大秦帝国之献公归国

【上一篇】大秦帝国之战国纵横1


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烂摊子总会有人来收拾的。流亡在外的公子,有些人惦记的是屁股下面那张金板凳诸如晋惠公和晋怀公之流,而有些人心心念念的却是自己破败衰落的祖国,为祖国母亲的凋零痛心疾首,秦国的烂摊子也只有这样的人去收拾才不至于更乱下去,或许还能如晋文公一样称霸。其实他的一生与被晋惠公和晋怀公迫害的重耳极为相似的,都是因为父祖的原因而被迫流亡国外,重耳流亡19年,他流亡29年,也都是国外的势力扶持上位的,归国后都是干掉了幼主上位的。相似不代表都相同,不管晋文公回不回国,那时的晋国算得上是安稳强大,只不过是缺少个主导内政的国君而已,因此没几年晋国就称霸了,还甚至几代都是霸主;然而回国后他却面临的是一个超级大烂摊子,回国当国君可不是啥灯红酒绿美女绕膝的享受生计,甚至还不如留在魏国老婆孩子热坑头,只因为一个信念他才毅然而然的归去了,而且他的耳边总是响起一个声音:“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大秦需要你!”说了这么多,你不禁想问这个拯救大秦的救星是谁呢?

这个拯救大秦拯救中国历史的大救星就是——那位好事鬼神的秦灵公之子——公子师隰(音习,义为低湿的地方,《诗经》有“山有扶苏,隰有荷 华”之句)。年少时他的父王爱好祭祀鬼神,专门和河伯、山神、土地等鬼神打交道,本想把他们哄好,让这些地头神保佑自己得点地得点水得点山,结果出了浪费了大量的香火钱和惹得人们怨声载道之外,自己也终于被河伯他们招过去喝酒了。好歹秦灵公他坚信儿孙自有儿孙福,总有一天自己的儿孙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所以他一生对自己的子孙也不管不顾,一则时间不够,二则子孙太多。他一生自己乐呵祭祀,子孙就让他们自己独立生活,还真有点像美帝那边让孩子自己早点独立。可怜的公子师隰也不相信自己的命,但又不能不爱惜命,为了保命一个人独自去魏国流浪了,自己的叔祖被几个庶长(这是个大官,不是庶长子,看了《甄嬛传》和《锦绣未央》的想必大家对于古代嫡庶之分了解的更深了)捧上了金凳子上。他小小年纪就流浪在魏国,毕竟是一国公子有朝一日归国成为国君也未必不可能,师隰身边渐渐周围聚集了很多追随之人,都坚信有一天能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大秦帝国之献公归国_第1张图片
献公师隰  最爱肉丸子上传

当时中原最强大的莫属魏国了,魏文侯运用李悝、段木干、子贡、吴起、西门豹等人推行中央集权,打击贵族当权,魏国国君也不再墨守成规,推行利国利民的变法,以法治国,国力大盛。而此时的秦国国力疲惫,贵族秉政,政权不稳,打仗屡败,丧权辱国,甚至有灭亡危险。没有攀比就没有伤害,师隰虽然惊羡魏国的繁荣强大,却像极了一个穿着旧衣服的女孩子一样站在穿着华丽的女孩子的面前而感到自惭形秽。两国的国情一对比,这深深地刺痛着师隰的心,直接回国夺位肯定少不了刀光剑影,而且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不回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祖国如此困顿低落下去于心又不忍。怎么办呢?总不能借酒浇愁吧!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学习,人不学不知礼嘛。公子师隰并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学习,这种学习也只能做个掉书袋罢了,他要学习的是魏国强国的经验,不仅如此还密切注意秦国国内的局势,以待时机。就这样过了29年,人已到中年,两鬓也已斑白,还熬死了叔祖和堂叔两代国君,国内局势越来越糟。师隰发着呆细细想来:“难道我这一生要客死异乡,满腔抱负无以施展。虽然在魏国的生活是衣食不缺,魏国国君对我也不薄甚至说的上是甚是优待,那毕竟我是前朝国君的废太子,政治上的利用价值极大,哎,该何去何从呀?”

大秦帝国之献公归国_第2张图片
战国七雄  最爱肉丸子上传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他终于等待这一天了,他的堂弟继位后由堂婶儿主持朝政,那叫个天翻地覆呀,重用外戚和宦官,又怕得罪公室成员,那就大量赏赐来笼络人心吧,这样一来不仅内政紧张还使得国库空虚,那么只能转嫁到地主和自耕农的身上,加重赋税,使得国内民声载道。机会终于来了,连魏武侯都提出要帮助他去夺位,但是肯定是有私心的,想秦国变成一个亲魏政府,师隰并没有立即表态。本来是一个特别高兴的事情,但是魏武侯来这一手,令他百感交集,不禁思考起来:“我在魏国被善待了近30年,此前国君也不曾提出送我归国夺位,肯定是奇货可居,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把我拿出来使用,必定得用在刀刃上,此时魏国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正是使用我的时候。魏国这几年可没少欺负我国呀,如果我被魏国军队送回去,我岂能被国人所容呀,这还是小事,魏人送我归国成为国君,肯定诸事将受到魏国掣肘,我想实施新政必定是可不能的,这对秦国不利,我万万不能去做。如果拒绝魏国国君肯定对他来说我就失去了价值,甚至还有性命之忧,该如何是好呀?”魏武侯的使者还等着答复,不可能迟迟不给答复呀,经过这一番后,公子师隰想到了一个字“拖”,首先问候了国君父子,感觉多年来的照顾和好意,称不愿魏武侯再为了他而分散力量,自己打算一年后独自归国,到时候一定亲自向魏侯辞行。这下魏武侯很不高兴,但又不能把他宰了这样就失去了气量,见他答应归国,目的已达到,便赠给他车马和大量金银珠宝。

这一年里,师隰为了归国做了各项准备,首先得派人回国搞破坏,找了几个能言善辩的马仔去联络和他堂婶儿不和的大臣,并到处散布一些他回国的施政纲领,另外魏武侯给的钱也花在了刀刃上,用大批金银珠宝交接豪杰义士,暗中又争取了秦军的将领。人嘛?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看到如此好的公子却不能回国当国君大家都觉得不公平,况且他的叔祖和堂叔在位期间没什么作为,一个使得国力羸弱,丢掉河西地,一个就只能自保加享受,现在又来了个小兔崽子和她妈就知道胡闹,已经到了国将不国了。“国乱思良相”,现在秦人急需要一个有作为的君主,公子师隰那些施政纲领还是比较有用的,秦人都希望推翻捣乱的小兔崽子一家,让公子师隰回来推行新政解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筹划了一年,此时公子师隰的威望达到了顶点,时机已经成熟,此时不回更待何时呢?然后向魏武侯辞行,感谢魏国的照顾,而且盟誓说一旦夺得君位,只要魏武侯在一天就不与魏国为敌(魏武侯快要气炸了,你就知道你会比我厉害,但也不好发脾气,毕竟魏武侯还是个有气量的人,不然就当场把他宰掉了)。回国路还算是顺利的,才走到河西就被庶长改立为国君(真不知道是大臣第几次立秦君了),他就是秦献公,可想而知到那秦出公他妈急得像什么了,幼儿还不懂啥,派大军去镇压,可殊不知军队很多将官得了秦献公好处,居然倒戈抓住了秦出公母子,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就是他们一个被河伯吃了一个常伴河伯身边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秦帝国之献公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