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觉醒day4#《改变》在乌托邦中挣扎沦陷

day4.2016-01-22 by FelixPeng, Guangzhou

书名:《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作者:保罗 .瓦茨拉维克  约翰 .威克兰德  理查德 .菲什

翻译:夏林清 郑村棋

版本信息: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第1版

说明:以下为读书摘录,[斜体]为个人札记。


第5章乌托邦症候群

经过彻底研究之后,我可以确定地说:乌托邦是我们这个世界之外的是为。——纪尧姆.布德

我们一味追求不可能的事物,却使那些可能得到的东西变成不可能。

——罗伯特.阿德里

过度简化者对于一个问题可以熟视无睹,而跟他相对的另一极端——乌托邦主义者——则是无中生有:问题明明无解,他却坚信有解决之道。

试图以乌托邦来改变现状,所导致的后果往往使问题陷于胶着状态,甚至愈变愈糟。人们面对问题时,如果自认为已经找到(或可以找到)最终的、最完美的解决办法,很容易就陷入极端主义。人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当然就会努力去实现他的想法,否则他就是对自己不忠实了。因此而引发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乌托邦症候群。有下列三种形态:

第一种类型可以称之为“内射式”[这词。。无法直视]他所呈现的,是更直接属于精神病的、而非社会性的现象。因为这些现象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当事人苦于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而觉得是个人有所欠缺所导致的结果。如果那个目标是乌托邦式的,那么这个设定目标的动作本身便导致一种情况,亦即目标无法达成,他不会怪罪于目标的理想性,而只能怪自己无能。

这一困境可能使人“推出社会”——忧郁、退缩,甚至自杀。

第二种类型“满怀希望地跋涉,胜过抵达目的地!”他们觉得,目标既然十分遥远,这一趟旅程也将备为艰辛,而长途旅行是需要长期准备的。至于是否能够达到目标,或一旦达到目标,是否值得如此长途跋涉的恼人问题,则暂时可以不必细究。

不管哪一种情况,重要的是旅程,而非抵达终点。这种旅人从来不抵达一个目的地,只是到处飘荡。那些永远的学生、完美主义者,以及每次在成功前夕开小差的人,即是最好的例子。

第三种乌托邦症候群的形式是“投射式”的。这一形式最重要的成分是一种道德的、主持正义的立场。抱持这种态度的人认为自己站在真理的一边,肩负着改变世界的神圣使命。他们最初是通过各种方式企图说服别人,认为只要说得足够清楚,所有的好人都将见到真理。于是,那些不认同真理,或对真理置之不理的人,就被视为坏人。推演到最后,则变成必须消灭这些坏人,才能维护全人类的利益。

[宗教战争、意识形态战争。。]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神经官能症患者的生涯计划中,必定有这么一条,即认定如果自己失败了,一定是错在他人,自己没有任何责任。

乌托邦症候群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就是轻视历史的教训,对历史的用处更是嗤之以鼻。

乌托邦症候群诸多方面的共同点是,患者认为他们所根据的前提比现实还要真实。我们指的是,当一个人(或团体、或整个社会)试图按照自己的前提去建立自己的世界而遭遇挫折时,并不反省自己是否有不合情理之处,反而去怪罪一些外在的因素(例如社会)或自己的笨拙。他们无法忍受说自己的前提可能出了问题的想法,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些前提即是真理,说最真实的。

为了掌握“改变”的种种不可捉摸的特性,有一件事显得非常重要,就是必须区分事实以及关于事实的前提。

乌托邦症候群所展示的诸多现象的最底层,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实与潜能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说,人们根据某个前提而认为事物应当如何,这与事物的“本来面目”是有所差距的。

从理论上来说,人们可以借着改变现实,以符合他们所持的前提。但是很可能在同样多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事物的实际状况根本无法加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认为他所假设的“可能”(即“应当如何”的状态)比现实还要真实,虽然他力求改变,也等于是缘木求鱼。因此,正是这个“应当如何”的前提成为了问题。需要改变的是这个前提,而不是事物的“实际的”状况。拿掉乌托邦式的前提,实际的状况或许还可以令人忍受!因此,这里牵涉一种“改变”的错误处理方式:即试图以第一序改变来应付那种第二序改变才能解决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 新年觉醒day4#《改变》在乌托邦中挣扎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