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把我吓哭了

你们把我吓哭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周把一篇自己写的公众号旧文黏贴到“”上,点完发送后顺手向“首页”投了稿,经常玩的朋友都知道,这属于标准动作,投完稿就等着被编辑拒绝然后呵呵。

关了,打开Keep,对着今天要做的几组动作开始比划,心想投稿被拒,颜值和身材可不能悲剧。

做到“开合跳”的时候手机有新消息提示,我已经全身大汗,可不能停啊,还有支撑平移+支撑抬臀等着虐我呢。我控制着呼吸,一节一节的做完,躺在瑜伽垫上看了一眼手机,上的小红点显示着78这个数字。

中毒了?这是我的第一反应,点开发现“你的文章《我为什么建议你买房》已被加入专题《首页投稿》”,当时是22:30分,接下来我就见证了如何把我吓哭的全过程。

中有不同的专题,基本上都会有一个主题定义,只收与其价值观相符的文章,有的专题很傲娇,有的专题则是照单全收,我一直拿捏不准这些专题编辑的三观,所以很少投稿。

被首页投稿收入后,紧接着什么“有道理的文字”、“大智慧”、“投资理财”、“技能学习”十多个专题都把我的这篇文章收录了,我看着最新收录的那个专题“程序猿的生活”哭笑不得。

真正恐怖的是接下来的48小时,几乎每分每秒都会收到对文章的喜欢或者评论,无论是深夜几点都有人再看,我算是见识到了首页推荐的作用和粉丝的强大。

文章被推到首页后一个小时点击量就超过了5000,评论里也炸开了锅,有赞成的有反对的,评论者自己都开始互相攻击,我是不敢看了,简直是吓哭了,见义勇为斗歹徒咱都不怕,舆论力量可是真可怕。

没过多久,点击量超过了13000,群里的小伙伴把我的文章分享到了群里,编辑给我的文章打赏,我把打赏的钱发到微信群里,平时自己写的字也就他们在看,这篇文章我早在公众号发过,也没见有几个人转发跟点赞。

深夜00:17分,编辑又把我这篇文章推荐至首页,也就是打开的界面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篇文章,这算是彻底沸腾了,评论数已经超过了200条,点赞也超过了200多条,我这才点开评论一条条的看下去。

你们把我吓哭了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评论基本上就是两极化,认可的人会举自己和身边人买房的例子,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越来越好的;不认可的人各种理由都有,最可笑的一条是:“我一看你的标题就知道你再忽悠人买房,大家都小心啊”。我看着这条笑了半天,还有两个人因为我文中的一句话互相起了争执,两人各执一词吵出了20多条评论。

看完评论我想起来自己前几天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同一件事,他人与你的理解绝绝对对不一样,无论你运用多么精准的语言,多么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行为动作,举出多么古老悠长或新鲜生动的案例,都无法让他人百分百的理解你的立场和出发点,只要这个人在社会上存活着,就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只要有交流,就会有‘我认为’,所以不要奢求别人理解你,但你可以去理解别人,只要你足够强大。”

想到这句话后我心态好多了,虽然被激烈的争论吓的快哭了,不过此刻已经恢复了平和心态,我没有去回复任何评论,也没有追热点再发一篇文字,关了,追着写字楼(我的猫)玩,卧在那边快瞌睡的写字楼立刻来了精神,我俩就开始围着桌子奔跑。

群友问我被推荐至首页的感受是不是很爽,有没有网红的感觉,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看到冯仑先生的一篇文章《向凤姐致敬》。

你们把我吓哭了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凤姐是五年前因为征婚而火起来的,凤姐“征婚”有两个笑点。一个是凤姐说自己很有文化,平时主要看《故事会》《知音》,所以至少要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才够格来应征。大家听了都哑然失笑。另外一个是大家觉得凤姐的形象很难恭维,她的身高、面相、五官,特别是牙齿,让大家觉得这个形象和北大清华似乎挂不起钩来,于是网上、媒体上都是一片嘲笑声,甚至对她有一些诋毁和侮辱。但凤姐好像有一副盔甲,无论别人怎么射箭、怎么拿刀砍,都伤害不了她。

而现在的凤姐去了美国并且在纽约生存了下来,她找到了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英文水平也提高了不少,而且在凤凰新闻客户端发表了文章《我在美国也没身份,但我支持川普当总统》。

我从未追过凤姐这个热点,无论是她刚出名还是去了美国,我对她的大致评价就是哗众取宠,直到我有次看到她的一句话有了触动,她说:“每次上台前我都非常认真的化妆,虽然节目组和摄影师都会刻意去拍我如何出丑”。

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开心会笑难过会哭,评论他人时我们总会站在自己的主观制高点,任意挥洒评论,我们认为这并没什么不妥,一条评论就是说的再难听也死不了人,那么一百条呢?一千条呢?一万条呢?更多呢?我们评论他人的时候自己是否体验过这种感受呢?至少在这些点上,凤姐比我们强大,她的淡定、坦然、包容、坚定都值得我个人欣赏。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冯仑,都写了一篇文章对凤姐致敬,我们还有什么可矫情的呢?

(避免争执,这篇不投任何专题,自己看着玩)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们把我吓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