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性测试中有哪些小tips可以让你愉快地超车?

可用性测试是用户体验里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观察有代表性的用户完成产品的典型任务,从而界定出可用性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产品用起来更容易。

可用性测试具体可以分为招募对象创建任务编写脚本正式实验展开访谈分析数据输出报告几个阶段(下图是典型的使用性测试时间表和流程)。下面我们将会结合可用性测试的时间轴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小技巧,让黑车司机也能和老司机愉快地飙车。


可用性测试中有哪些小tips可以让你愉快地超车?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洞察用户体验》

场景布置:测试场景应尽量接近于人们实际使用产品的场景。比如使用柔和的灯光、放一把舒适的椅子,放置一些简单的绿植,让参与者能够在自然的状态下表现出接近真实的行为。舒适的环境能有效降低用户的警惕性,有心理学研究指出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的情况下,人的工作记忆广度、注意广度(Carol A. Miller,2014;Ron Miyaguchi)等方面会有负面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最终测试的结果。

指导语:以简单通俗的用户语言来介绍任务目的、任务内容等,简单来说就是尽量避开专业术语,“说人话”。另外,在讲述任务的时候,不能说出有关线索词进行引导。比如,“您有天在商场看见一台联想小新Air13手提电脑在搞促销活动,这是图片。请在产品目录中找到它并把它放置到购物车进行购买。”购物车这个词就是明显的线索词,这样的引导会干扰到测试者的真实结果。

保持中立:在和测试者的沟通过程中,除了要抑制言语的反馈更要注重抑制非言语的反馈,如表情肢体动作语气等。心理学中的“实验者效应”就是描述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法如表情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在测试者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研究者不经意间对出现正确反应时点头、微笑以示肯定,而对错误则摇头、皱眉以示否定。这些细微的动作,不管积极还是消极都可能让用户认为“我这样做可能是对的”的判断或者“我是哪里做错了”的自我怀疑,从而影响最终结果。

任务顺序:通常在可用性测试中任务和任务之间都是默认为独立存在的,但其实实际操作中任务之间可能是存在促进或者依存的关系,这就需要研究者在测试前对他们进行优化排序,尽量符合用户的惯常操作流程。以拍照为例,人们拍照一般的流程就是拍照片——查看照片——保存/删除。

任务备选:在确定需要测试的功能之后,可以额外多定2-3个次重要的功能任务给完成整个测试但时间仍然充足的测试者,让他们在多余的时间里继续进行测试。

数据记录:虽然很多书都将可用性研究定义为定性研究,但其实可用性研究不仅可以进行定性记录,也可以进行定量记录,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将需要记录的参数进行细化和准备。下图是我通过整理《用户体验度量》和《洞察用户体验方法与实践》这两本书以及其他网上资料在可用性研究可能涉及的测量维度进行了分类。


可用性测试中有哪些小tips可以让你愉快地超车?_第2张图片

开启赞赏

你可能感兴趣的:(可用性测试中有哪些小tips可以让你愉快地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