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伤寒论》)是中医药学最重要、
最具有代表性的两部著作,要继承和弘扬中医,首先要认清两书的主要学术特点和内涵。而由于历史诸多原因,对两书的认识并不尽人意,如历来人们认为张仲景据《内经》撰写了《伤寒论》。通过考证已证实,《伤寒论》原序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23字,不是张仲景所写,而是后人增入,提示了《伤寒论》与《内经》有理论体系的不同,值得探讨。实际理论体系的不同,不仅靠文献考证,更主要看两书的主要内容。本文试图对比研究两书部分内容,探讨其理论体系的不同,供同道共讨之。
一、《内经》乾坤大《伤寒》六经小
一般认为《内经》撰成于春秋战国,章太炎先生认为《素问》作于周末,在始皇并天下前,理由是:“《黄帝内经》之名,本出依托,宋人已知为七国时作,今案《素问·宝命全形论》: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馀食(新校正云:全元起本`馀'作`饱',略从之。)莫之知也。始皇更名民曰`黔首',或有所承,要必晚周常语。《礼记·祭义》: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亦七国人书也。观饱字之误为馀,则知本依古文作飽(笔者注:古写饱字很像馀,见《康熙字典》),故识者知为饱,不识者误为馀,是知《素问》作周末,在始皇并天下前矣。《灵枢》旧称《九卷》,亦曰《针经》,亦曰《九灵》。黄以周云:《素问·针解篇》之所解,其文出于《九卷》,新校正已言之。又方盛衰论言:合五诊,调阴阳,已在经脉。经脉即《九卷》之篇目,王注亦言之。则《素问》且出于《九卷》之后者矣。黄说甚确,由今案验,文义皆非淳古,《灵枢》前乎《素问》亦不远也。”说明《内经》由《素问》、《灵枢》组成,皆在周末前撰成,后世统称为《内经》。《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于医经类,为医经七家之一即《黄帝内经》十八卷,当即《素问》九卷、《灵枢》九卷。《汉书·艺文志》把医经定义为:“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现今看到的《内经》,其内容是极其丰富,涉及古代的易学、哲学、巫术(祝由)、阴阳五行、医学解剖、脏腑经络、生理病理等诸多理论思想。在医学,注重于五脏六腑及其经脉经络的运行,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八纲、气血营卫、五行六气、五脏六腑等理论来阐述,并用《易经》天人合一理论阐述防病治病。临床识病,通过四诊认证,兼
用八纲、五行六气辨证、脏腑经络辨证。简而言之,《内经》的撰成,是出于汉前几代众多人的医学理论文集,其特点是详于理论、针灸经络,“所重乃在经脉出入,疾病传变”,而略于方药。
《伤寒论》是由张仲景依据《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于东汉建安中期撰成。《汤液经法》在《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归类于经方:“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的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其主要内容是,阐述常见的急性(天行)病和慢性病是何方证用何方治疗,张仲景撰用并“论广”这些方证,同时由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撰成《伤寒论》。而不再用五脏名称,更重要的是,阐述病因病机不再用五行六气、经脉流注,主用八纲辨证,兼用气血、津液、荣卫、正气、外邪及原始的脏腑生理概念。
其六经的主旨,不是根据病邪、病因的不同来总结治病规律,而是根据外邪致病后人体反应出的症状特点,用八纲辨证分类来总结治疗规律。其特点是详于辨方证,重在据证治病,而略于防病养生。
二、六经概念不同
《内经》的三阴三阳(六经)是经络脏腑概念,其概念、理论论述散见于《内经》诸多篇中,而比较典型的集中于《素问·热论》篇,其主要内容是:“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背强(明·李念莪注:太阳为三阳之表,而脉连风府,故伤寒多从太阳始。太阳经脉,从头项下肩,挟脊抵腰,故其病如此。)。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咽,故腹满而咽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显而易见这里的三阴三阳是脏腑经络概念,《内经》的三阳病,可用汗法,《伤寒论》的少阳、阳明禁汗。症状描述也有明显不同,显与《伤寒论》的六经有着根本的不同。王叔和、成无己以《内经》注《伤寒论》多源于此。章太炎批评王叔和强引《内经》注《伤寒论》“一日一经”传变之谬亦即指此。
《伤寒论》的六经(三阴三阳),全书并未言及经络内容,只是由六经提纲来确定,即太阳病的判定即为第1条(《伤寒论》赵开美本序号,以下同):“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用八纲分析之则为病位在表的阳实热证;阳明病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用八纲分析,即病位在里的阳实热证;少阳病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即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阳实热证;少阴病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即病位在表的阴虚寒证;太阴病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即病位在里的阳虚寒证;厥阴病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即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阴寒虚证。这里可看出,六经病实际是由八纲归类的证,不是经络脏腑的概念。
对比研究可见,《内经》的六经是指五脏六腑的六经,三阴三阳也即五脏、六腑概念,而《伤寒论》的六经是八纲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内经》脏腑经络有表里(内外)、开阖枢等概念,虽亦有八纲(寒、热、虚、实、表、里、阴、阳)概念,但无半表半里概念,而《伤寒论》突出了半表半里概念,此见于《伤寒论》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把半表半里病位理念加于八纲辨证中,是张仲景的发明,正缘于此,由八纲辨证发展为独特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
《伤寒论》与《内经》最主要的不同是运用八纲,且在八纲中加入了半表半里理念,形成了六经辨证理论,即创建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因此,《伤寒论》但用八纲(六经)辨证,重在治病,而略于预防、养生。通过对比研究可知,两书的内容、学术特点有着明显的不同,可证张仲景并没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即不是据《内经》撰写《伤寒论》,而是据《汤液经法》撰成了《伤寒论》。张仲景撰用《汤液经法》的主要方证及八纲,并加入半表半里理念,创建了六经辨证理论,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