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什么值得想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妈宝男”这个词走红了起来。顾名思义,“妈宝男”指代的就是什么都听妈妈的,什么都以妈妈是对的,什么都以妈妈为中心的男人。
他们在本该独立的人生阶段还依然过度依赖妈妈,仿佛未断奶的成年人。”我妈说“”我妈认为“等常用句就像生活百科全书一般指导着妈宝男做出人生的每一个决策。当然这个概念对女性也同样适用,她们叫“妈宝女”。
妈宝现象被认为是造成亲密关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它威胁了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两个基础--信任与安全感。“妈宝”们总拿母亲当挡箭牌,人生路线完全依照母亲的意思来走,会让关系中的另一半对他们产生欠缺独立思考,无自信、无信誉,无主见、无责任感等负面印象。“究竟Ta妈妈是我们爱情里的第三者?还是我才是他们母子情里的第三者?”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妈宝现象的主体并不局限于妈妈和儿子这一单一的亲缘关系:被“宝宝”依赖的对象不仅包括原生家庭里的父母,也有可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长辈、老师、身边的朋友、或者是亲密关系中的另一半。这种过度依赖他人的行为常常会在生活中给“宝宝”周围的重要他人例如同事,朋友,家人,另一半等带来焦虑,迷惘,抑郁以及无助等负面感受。
一. 心理学对依赖行为的解释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样过度依赖他人的行为显示出部分依赖型人格障碍(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特质,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不是为了给他们贴标签,只是为了和大家分享、科普他们的行为特点。具体的诊断标准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以下简称DSM)中会有很严格的界定,请大家因人而异,切勿对号入座。
根据DSM,依赖型人格障碍是由成年早期开始显现的、因为过度的需要他人照顾而产生的顺从、依赖行为,并且这样的人会常常表现出对分离的恐惧。若要诊断,病人需要满足以下五种(或以上)的行为标准:
1) 如果没有过量的来自于他人的建议和确认,自己便难以作出日常生活决定;
2) 需要他人为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担当责任;
3) 难以表达对他人的反对意见,因为害怕失去支持和认可。
4) 难以独立开始一项计划或独自完成事情(很多时候是因为缺乏自信心,而不是缺乏动机或精力);
5) 为了得到他人的关心和支持而过度的去取悦他人,以至于无偿地做令自己不开心的事
6) 因为很担心不会照顾自己, 导致独处时常感到不开心或无助。
7) 当一段亲密关系结束时,急切地想要寻找另一段新的关系从而获得照顾和支持
8) 不现实地沉湎于害怕被他人遗弃、只得自己照顾自己的担忧中。
研究显示患者本身也会被这种依赖型行为困扰,这种困扰包含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他们会感受到自己行为带来的压力,会经常表现出情绪上的混乱,变得消极或对他人具有侵略性,会因为无法做出人生抉择而变得无力与焦虑。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也补刀说,这些消极的预期也可能产生其它无能或不愿采取行动的负面预期的结果,包括自卑,长期的失败,悲伤和身体疾病。
二. 依赖行为产生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依赖产生的具体原因尚未完全探索,因为具有依赖行为特质的人往往在依赖客体的影响下保持着一种生活稳定状态,从而不会去主动寻求心理或者精神上的帮助。例如妈宝们会因为遵从妈妈的指示,而获得妈妈安排的工作,妈妈买的房子,妈妈安排的结婚对象等等。就业,财政压力和婚姻等这些会对生活造成真正精神压力的困难都因为依赖于母亲这一行为而淡化很多。
就现有研究显示,产生依赖行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依赖行为可能是成形于原生家庭的一种“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塞利格曼(Seligman)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可以解释为“经历某事后学习得来的”无助感,有习得性无助的人会在明显有能力去改变的境遇中表现出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
依赖行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一种“习得性无助。”换句话说,就是指由于之前在处理事情的时候由于他人的过度干预或者直接取而代之的去作出决策,人会认为自己无法控制或者没有能力处理这件事情;进而今后遇到类似境遇时,即使自己有能力去完成,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消极的态度和无为的行为。
举例来说刚上一年级的韩梅梅写完作业并用心地整理好书包,然后妈妈以她认为更整洁有序的摆放方式重新整理一遍,嘴里嘟囔着:“这点事情都做不好,我来给你装。”妈妈为韩梅梅整理书包并对她进行言语上的否定让韩梅梅认为自己是不能完成整理书包这件事的,进而产生了以后都不会自己整理书包而需要妈妈帮忙的消极思维模式。
我不禁感叹Poor Han Meimei, how are you?
一些学者提出,权威型或者过度保护的养育方式会导致孩子发展出一些依赖型人格的特质。这种家庭对孩子一般都会有有很强的控制欲且不鼓励孩子的独立或者情感表达; 父母过多的包办下至生活起居,上至升学择业父母决定吃生煎包还是萝卜糕,读文科还是理科,娶静静还是嫁明明,让孩子习惯以及习得了需要他人在生活中为自己做主,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决定、下的判断是不正确的。
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出台了独生子女政策,配合着“一胎上环,两胎绝育”的口号,绝大多数的家庭迎来了家里的独一无二的宝贝。由于政策的限制,不可避免的让家人把所有的期待与目光都放在家中唯一的孩子身上。父母制定出个性化的成长计划,要求孩子按着自己的期望,沿着他们制定的路线“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过度的干预孩子的生活,制定孩子的人生,让孩子适应了没有主见、不承担责任的生活,自然而然就养成了依赖的习惯。
也有学者认为儒家文化对依赖行为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儒家文化圈地区,由于受到儒家传统孝道影响,子女被要求无条件的尊重和顺从父母,所以在做任何人生抉择的时候都需要征求父母意见,甚至要得到父母首肯才可进行。虽然子女可能并不能认同父母的意见,但是因为孝顺文化的要求,也只能妥协自己的需求被动接受。所以,依赖的行为特质要放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才能更全面的被理解。
三. 面对依赖行为,该怎么办?
也许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位“宝宝”,或者你本身就是本文所提到的“宝宝“。
作为朋友的你,或许想帮TA,让其独立、有主见、脱离父母的控制,成为有担当的人,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但是总被“恨铁不成钢”、“扶不起的阿斗”等观感打击得溃不成军。
作为宝宝的你,又何尝没有发出过”宝宝心里苦“这般的感叹呢!也许你一出生就被迫接受父母的安排,想改变现状,却又被各种现实的境遇所牵绊,进退两难,无可厚非。
所以,面对依赖行为,首先需要“同理心”
关心“宝宝”的人和“宝宝”自身都有各自的立场,如果双方都能换位思考——”宝宝们“感受到朋友需要帮助他们变得更好的这份善意、朋友们体会到“宝宝“处境的两难,不要过度的去责备和迁怒这种依赖行为,或许能让“宝宝”对依赖的行为产生更合理的处遇态度。
其次,若想克服依赖行为,“宝宝”必须想改变
克里斯多夫(Christopher)博士指出,具有依赖特质的人“宝宝们”通常不会主动去寻求帮助来改变他们的行为依赖特质;因为他们只有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后,才会回头思考与这些特质相关的行为和思维模式;而悖论的是,这样的人如前文所说由于他人对自己生活的过度干预,在无形中已经解决了那些生活中真正会带来困扰的问题。所以在心理实践中,主动寻求帮助的依赖人格个案很少。
根据Dr. Christopher的总结,对依赖型行为有效的心理治疗方式包括:
1. 心理咨询
一对一的个性化心理咨询最大限度保障了案主个人信息的隐私性,是克服依赖的一种治疗方法。咨询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案主变得更主动、更独立,并且学会与他人培养出健康的关系。来访者可以尝试在设置好的目标下扮演一个在决断力和社交技巧方面更为积极的角色,以期减少案主对他人的依赖。建议在咨询关系开始前就设定好咨询的次数,提供给案主短期治疗的方案,避免案主对咨询师产生新的被动依赖关系。
2. 人际关系治疗
因为依赖特质的人通常会带着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走进咨询室,所以人际关系的治疗也被认为是有效用的。咨询师会帮助案主探索他们长期以来与他人互动的模式,并且以此为切入点来理解依赖特质形成的原因。这种治疗方法的目标是让案主看到他们为依赖行为所付出的代价,并且协助他们培养一种更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决断力的训练和学习确认自己的感受等技巧常常被用于提升人际行为。
3. 小组治疗
当案主有很强的动机要改变,那么一个具有更大互动性的咨询小组就会在改善他们依赖行为方面帮上不少忙。如果案主在决断力、做决定或协商等社会交往方面有些能力上的不足,相信一个支持性的“做决定”小组就再合适不过了。
4. 家庭和婚姻治疗
一些案主在有父母陪同着去见咨询师,而家庭咨询的目的就是“找到病根、对症下药”,从而“药到病除”解开家庭关系的结。家庭的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到咨询当中,对咨询的成效起着中关重要的作用。家庭咨询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父母的参与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婚姻咨询则对亲密关系非常有帮助。咨询不仅能缓解寻求依赖一方的焦虑,也能让被依赖的一方如释重负。
5. 药物治疗
因为案主有时会呈现出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状态。所以, 有少量的案例证明服用抗抑郁和抗焦虑的药用对依赖的行为有帮助。值得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并不被推荐,因为案主可能会因此形成对药的依赖,并且服务药物的效果也并不十分显著。
写在结尾:路漫漫其修远兮。宝宝们克服依赖的行为是个极具挑战的过程,他们改变依赖行为的信念可能会反复,他们也许会在挣扎后选择回到之前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去。就好像戒烟一样,改变一种伴随了宝宝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旧的行为模式一定是痛苦的。请多给宝宝们一些鼓励和支持,即使他们想暂时的停下来歇一歇。身边人的不抛弃不放弃是宝宝们建立更健康的行为模式的最有效的良药。宝宝们,加油!
1.Henry, P.C. (2005). "Life stress, explanatory style, hopelessness, and occupational str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 12: 241–56. doi:10.1037/1072-5245.12.3.241
2.Jones, Ishmael (2008, revised 2010). The Human Factor: Inside the CIA's Dysfunctional Intelligence Culture. New York: Encounter Books. ISBN 978-1-59403-223-3.
3. Roth, S. (1980). "A revised model of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48: 103–33.doi:10.1111/j.1467-6494.1980.tb00969.x.
4. Wortman, C.B. & Brehm, J.W. (1975). Response to uncontrollable outcomes: An integration of reactance theory and the learned helplessness model. I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L. Berkowitz, (ed.). Vol. 8.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5. Sullivan, D.R.; Liu, X; Corwin, D.S. (2012). "Learned Helplessness Among Families and Surrogate Decision-makers of Patients Admitted to Medical, Surgical and Trauma Intensive Care Units". Chest 142 (6): 1440.doi:10.1378/chest.12-0112.
6.''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J. Christopher Perry, MPH, MD. Stern, TA.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Comprehensive Clinical Psychiatry. 1st ed., 2008.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合作请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