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书成课开天窗

最近一段时间参加了许多场培训,期间如有神助,为我开启了一扇扇天窗。

前段时间在琢磨如何把书中的内容转化为培训课程,上帝就让我遇到袁老师,甚至原订18号受邀参加谭哥公司年会,结果在前一天,谭哥告知因赞助商事宜推迟,我便可以完整学习袁老师“化书成课”的课程,其间诸多缘份自不赘述。

参加完今天“化书成课”的培训,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真正体会到读书不仅可以提升自己,还可以更好的帮助别人,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对培训的看法。

这些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接触过不少培训,差点让我对培训失去信心。许多培训师现场感染力很强,对学员来说却只如过眼云烟,而今反思,他们路子确实走偏了,当我跟袁老师学习了两次课程,接触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后,才发现原来这才是培训的救赎之道。

什么是建构主义呢?这种教学思想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讲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或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简单来说,就是授之以渔的方法,况且这种方法形成了较成熟的范式。

“化书成课”就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念基础之上,通过一系列成型的方法和�模式,�开展的针对性学习活动,最终让学员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要想实现“化书成课”,首先要明确的是,切不要照搬书中的结构,而是要结合培训需求和培训师切身经历,构建有意于学员成长的框架。

一本书中能够被转化成学习活动的内容无非有三种:一是完善的理论框架,二是流程步骤与方法,三是相关的经验与实际案例,把握这三点就可以实现有效的整合与删减。

其次要辨识课程的逻辑框架,这是有章可循的,具体见下图


化书成课开天窗_第1张图片
课程的逻辑框架

对于整体框架,可根据课程的类型以及呈现的方式选择相应的结构,比如实操类的课程一般采用流程式结构,其主要依据做事情的步骤和环节建立结构等等。一旦对上图五类标准了然于心,就可自动套用方法进行后续操作。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框架末端的结构设计,就是无法再继续分解的最低一层,这时最常用的就是ASK和PAS两种方式,一般以ASK为主。ASK是指态度、技能与知识,根据不同的情况可能选择其中1到3种,通过相应的方法传授给学员。

这些案例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设计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呢?这又有老师总结出的公式。


化书成课开天窗_第2张图片
�构建案例的方法

通过这些公式,就可以根据知识的所属类型设计有效的案例和互动效果,简单方便有效果。

化书成课的学习为我打开一条路,可以将手上大量的书籍转化为培训课程,迈开第一步后,后面的学习就变成更加简单。

不禁感慨,很多培训的确浪费了大量资源,不仅是参训者的时间和金钱,还让大家产生一种学到知识的错。而当我们真正参加了建构主义培训后,才算是真正把握培训的实质。

能够帮助个人和企业快速的成长,也许这本应是培训的意义所在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化书成课开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