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不是一座桥

今天是在剑桥第五天。阴雨连绵,呆在房间里,随便写点啥来打发时间。

没到剑桥前想到过游客会很多,到了剑桥后没想到游客那么多。以前觉得中国越来越像外国,什么都在西化;现在觉得外国越来越像中国,到哪里人都多。回想起2010年第一次到纽约,也是生平第一次看到外面的大世界,美国的朋友问我纽约印象如何,记得当时自己不假思索地用了一个英语单词“overwhelming”,并向朋友解释说,街上的人肤色各异、体型各异,人潮人海,面对眼前闪现的一切,自己完全是“overwhelmed”。在剑桥,这种感觉又回来了,突然很怀念几日前在杜伦的宁静时光。

不过,我很喜欢桥,也喜欢清晨和黄昏,还好可以躲过人群,去看桥。前日走在康河边时,突然想到桥是今年的新宠,记得2014年在澳大利亚旅行时最爱的是树,因为澳大利亚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那里生长的树算是都美得很有个性。多亏了都柏林的城市旅游图,让我发现了桥的魅力,在旅行时有了一个新的专注点。继都柏林之后的纽卡斯尔、杜伦、约克都有美丽的桥愉悦眼睛和心情,到了剑桥,又怎会错过徐志摩的康桥呢?

不过,康桥不是一座桥,康桥有好几座桥。康桥就是剑桥(cambridge),这应该就是翻译存在的差异了。Cambridge是一个地名,就像我乡下老家叫大桥村(村里的那个石板桥其实并不大)。剑桥是音译加直译,康桥也是音译加直译但因为其音其义在汉语里显得更为诗意,再加上浪漫诗人的浪漫故事,康桥更是有所特指。但剑桥和康桥都指的是剑桥大学所在的这个地方。

沿着蜿蜿蜒蜒的康河(River Cam)一路走,一旁是各所学院,一旁是草地和花园。时而可以走在河边,看到康河里的水,走过一座桥;时而又必须离开河边走到草地之外的马路上之后再回到河边,走过另一座桥。沿着河边走,一旁的建筑是历史,一旁的草地和花园是自然,天气好的时候,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各种颜色交相辉映,康桥的美就只可眼看,不可言传。离开城中心,离开人群,漫无目的绕着康河走,确实很惬意的。相信徐志摩在这里走过很多次,有时候一定还有良伴,每次走过的心境也许都融入了《再别康桥》,所以这首诗除了再现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三美之外,还有打动读者的特别情愫吧。

据说如今来剑桥的很多中国人都是奔着诗里的康桥来的,都要在康河的柔波里荡舟。这大概是徐志摩当初不能预料到的,他一句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了,给剑桥带来了多少的热闹。限于自己是一个人旅行,也只好轻轻地来,悄悄地过上几天闲散的日子,再轻轻地走。只是没有浪漫的故事,还不能完全体会诗人的心境,只能单纯地喜欢一座一座的小桥和康河里的柔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康桥不是一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