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言”背后的心酸,感受自知的冷暖

“敢言”背后的心酸,感受自知的冷暖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冬少爷

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天气:晴

01

记得刚来那会儿,有人告诉我,这里好比是江湖,江湖的水会很深。那个时候听到这些话,觉得有些夸张,也有些多余。读者看文,作者写文,平台推文,大众审文,这不就是文字一系列的简单程序吗?可是如今,好像人们给文字注入太多的东西,比如名和利。

一张励志的图片头像,一段让人感动的台词。她的经历在文字的粉饰下,不仅成功的唤起了很多人的同情心,成为了很多人学习的榜样。可是仔细观察,似乎疑点重重,每段文字的结尾,以及主页的资料说明。都在刻意的向人们展示她的“伤口”,隐晦的祈求他人的赞赏。

02

文字水平一般,打赏数却是高的惊人。文章在发表与删除之间,来回的“转换”。评论他人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一句评语可以反复在不同文章里“适用”。所有不同声音的评论,都被她删掉了。没人敢质疑,因为一旦你没有足够的勇气,会被人用道德的枷锁牢牢套住。

所有的疑点,非常“遗憾”的印证了我的分析。原来她的头像图片是盗用的,文章部分是抄袭的,小号有很多,所谓的“励志故事”也有可能是假的。令人讽刺的是,就算是这样,还有人表示愿意“被骗”。支持鼓励我的人有,但不多。指责评击我的人也有,更多人认为我在多管闲事。

03

过了一段时间,在其他的一个群里。那个人又在外平台,使用同样的套路。被人发现以后,不但没有悔改之意,反而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可悲的是,揭发“骗子”的那个人,面对和我一样的场景。在群里,很少有人为此站出来发声。“看破不说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渐渐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共识。

“日更”话题最热的时候,缘由是两位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咖”,双方你来我往式的针锋相对。在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简友们都说这是“炒作”。围观的人越多,越有热度和人气。但我的看法是,就算是炒作,也要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文字需要百花齐放,以及自由和民主。

04

那段时间,几乎是一边倒的为“日更”摇旗呐喊,浮夸式的“歌颂”。于是,我写了几篇有关日更话题的文章。我的看法是日更有利有弊,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不应夸张过份宣传它的作用。两位大咖应该要有一定的表率作用,而不是为此“撕逼”。

写完以后,引起了简友们的一定讨论。在有关日更的辩论赛中,简友们的投票,让我们赢了比赛。同样让人讽刺的是:力挺日更的大多数是写作班的学员,对日更持保留意见的声音几乎被淹没。然而投票虽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也间接表明了“看破不说破”的原则。很多人不想惹事,所以选择沉默。但他们也会用手中的投票,来清晰的表达他们立场。

后续的效应是漫长的,也是意想不到的。因此无意之中,似乎得罪了一些人。理性一点的会和你“激烈探讨”,失去理智的则会明里暗里的骂你,怼你,喷你。这不是夸张,而是真的存在。明里暗里之间,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05

他应该是一个“大神”,一个不一样的大神。写过很多“优秀”的文章,出过很多的书,有很多的头衔,还要拍电视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仅在群里打广告,私下里更是一对一的打广告。大号用完,再用小号。最让人受不了的是,还公然打着“公益”的名义,来宣传他自己。一篇文章前后发表了三次,他的笔名不止一个,而是很多很多,多的超乎你的想象。

因此,我在群里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好像彻底的惹怒了他。用各种难听的话骂人,更用发红包的方式“笼络人心”。后来,被其他人举报了,举报者另有其人,我知道是谁,但不能写出来。那位宁大神以为是我,于是乎更加的“恨”我了。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识了”他。现在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他了。

除此之外,在有关专题改革,互刷现象,付费话题,文字群的弊端等等,我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文字的形式发表出来,供大家讨论。如果你以为是歌功颂德,甜言蜜语。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呵呵,相信经常阅读我文字的朋友,已经感受到了。

06

我经常提起的一句话是:不忘初心,努力前行。既是激励自己,也是鼓励他人。我觉得文字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和用心。我不会让你一定要接受我的观点,或者支持我的看法。也不会直接否定不同看法的简友,更不会为针对某人或某个专题,无故的去评击和指责。我只是把想表达的东西写出来,至于孰是孰非,我们一起交给时间就好。

即使我可以把有关,有关文字的那些问题,或者“现象”写出来,却没有办法,或者找不到办法,真正的去解决,或者改变什么。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无奈和悲哀呢?可事实如此。个人的力量属实微不足道,众人拾柴,火焰才会高。就像别人说的,没有给你一分钱,又何必这样“认真”呢?还有人说,你啊就是太耿直了,这样会得罪很多人的。

在这里,认识了很多的真心朋友,也领教过了所谓的江湖和套路。很多人欣赏“敢言”的这份勇气,但你却不知道“敢言”背后的压力和辛酸。前几天,我问一位简友,你在群里冒泡越来越少了。他说: 沉默是大多数,过好现实生活 ,少玩点 。

07

在一年多的时间,我学会了很多,文字以外的东西。我感受到了真诚,善良,单纯,努力。我见识到了虚伪,套路,你争我斗,尔虞我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一面。见证了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所谓“七十二变”。

我不会奢望去成为别人眼中的作家,也不会天真的以此去赚钱生活。在这里付出太多太多,离开有些不舍。我热爱文字,会一直写下去。只是我想告诉你们,包括我自己,以后要学会“看破不说破,以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你的初衷和敢言,会被很多人嘲笑为“你在自不量力的主持所谓正义”,他们一定会认为你是带有某种“目的”的。

08

当然,不要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言论。我手写我心,你自己懂得就好。在这里,我要感谢那些私下里,用微信或简信鼓励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所谓的“评击”,你们只能使我更加的强大。

文章的结尾,送所有人十个字:好好的写作,开心的玩耍。

你可能感兴趣的:(“敢言”背后的心酸,感受自知的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