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互联网上谈论付费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在互联网上谈论付费时,我们在谈论什么_第1张图片
我前段时间买了一套软件, Ulysses,是一个很好用的写作工具,具体功能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价格是446元。对一个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年轻人来说,这个价格还是比较贵的(能在饭堂吃两个月的饭啊!)。但我依然愿意为之付费,因为它满足了我对写作工具的要求,让我能够更好更方便的进行写作。这一个月多来,我在Ulysses上积累了有几万字了,这远超我过去几年的写作量的总和。

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老话“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样,付费购买好的工具、好的服务、甚至好玩的游戏,都是提高我们生产力、提高我们工作效率、放松我们身心的绝佳途径。自互联网发展至今以来,秉持着“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已经有五十多个年头。然而互联网进入中国后似乎变了味儿,由于人口红利、科技和资本的力量,中国互联网得到了爆炸式的发展,很多用户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席卷进了这个巨大的浪潮之中,他们惊喜的发现这是一个免费的新世界!于是恶劣的消费习惯就此形成。

我前年年底换了新笔记本,MacBook Pro,价格是17899,很多人觉得不可理喻我买这么贵的笔记本干嘛,然而我有我自己的考虑。我之前用的本子是ThinkPad的T61p,08年的机子,刚出来时价格近5万元(一个朋友用旧了送我的,我自己当时肯定买不起……),用了6年才换,就算我换了新本子,那台T61p给我一个妹妹用,插个内存条依然能完爆目前市场上五六千的笔记本。现在换了mbp,至少用个四五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会卡顿,不会等开机等很久,处理工作相当流畅,大大提高了我的效率,就算你玩大型游戏也不卡,老滚5效果全开打的飞起,心情也会好得多。如果你买个五六千的笔记本,卡顿就不说了,没过两年就得又换一台新机子,成本反而更高。

我有些个朋友,平时吃个饭能花几百上千块钱,但是一提到购买软件或服务,都会摆出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什么?网上的东西还要钱?他们充其量能买个QQ会员,或许这是他们唯一为虚拟产品付费的机会了。一听说网上哪里有免费的电影资源便蜂拥而至,留下一句楼主好人一生平安。

我曾经也一样,会在网络广阔的大海中寻找免费的资源,常常为找到免费的游戏、电影和电子书而窃喜不以。我是较早用iPhone的一批用户,08年就开始用iPhone3G,当时为了越狱后的免费游戏简直不遗余力,什么红雨黑雨都是手到擒来,Cydia的资源包都塞满了。然而到了现在,我更愿意在APP Store里花钱买应用,在kindle里买电子书,购买各种软件和网站的增值服务。一个是现在毕竟工作赚钱了,有那个经济实力,再者我也不愿意再花几小时的时间去一点点的找免费资源。毕竟时间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有这个时间,我可以干更多更有价值的事情,钱买不来时间,但钱可以节省时间。

免费当然是一种商业模式,企业提供免费的服务,然后通过更多的附加值把一部分免费用户转化成付费用户,才能有资本不断地改进产品。要不怎么说游戏里的免费玩家也是游戏公司为付费玩家提供的一项服务呢?有了免费玩家的存在才会有付费玩家。

同时,付费也是一种价值观的认可。我刚刚买了守望先锋,因为我长期是暴雪的脑残粉,6月8号魔兽世界的首映我也已买好电影票,我知道暴雪是一家非常不错的游戏公司——要不怎么坊间会有“暴雪出品,必属精品”的评论——所以我认可它的价值,愿意为其付费(更别说我在炉石里买的那些卡包了……辣鸡暴雪!毁我青春!)。我买印象笔记的高级用户也是一样,我觉得它做得非常好,用起来顺手,但我需要更多的增值服务,所以我果断买下了一年的会员。我希望我贡献的这一笔资金,能让它不断发展,在未来变得更好用。那一旦它不好用了怎么办?停止付费呗。说实话这是个单向选择的过程,主动权还是在消费者手里的。

很多人把付费视为洪水猛兽般避之不及,但其实付费推动着互联网世界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就像池建强说的一样,为那些美好的事物而付费。那么你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们在互联网上谈论付费时,我们在谈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