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校园阅读问题简析及可行性建议

当前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形成科学而又系统的校园阅读解决方案,很多学校仅是举办较基础的阅读活动,例如:告知班级负责人要做班级图书角、开展图书漂流、举办阅读分享交流活动等等,而这些活动由于受到资源、运行模式、激励体制等等的影响最终多数只流于形式,图书角的书还是那么几本、图书也随着漂流逐渐失去了影踪、分享交流无非也就是个读后感……

怎样才能协调好阅读资源与组织方式之间的关系,让校园阅读的开展更富有成效呢?下面从学校、教师、学生三种角色出发,来分析校园阅读具体应该如何进行。


当前校园阅读问题简析及可行性建议_第1张图片

一、 学校对整体阅读情况的了解和管理

学校需要对年级与班级的阅读情况有整体的了解,定时定期将学生阅读的情况汇总,通过考察各不同因素对于阅读的影响情况,制定相应的阅读引导方案。如:每3周由班级负责人汇总学生的阅读档案,主要采集学生阅读书目、阅读速度、阅读收获等等。然后以年级为单位汇总到学校,学校根据汇总情况可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于不同种类书目的偏好,并因此制定相应的引导策略来弥补学生的阅读短板。

而且学校以专题阅读的模式结合区域特色、校本文化与时事热点阶段性的开展校园阅读会使老师的阅读教学引导和学生的阅读学习更具现实意义和文化色彩。比如:某校办学特色重点是科技创新,那么可以围绕“科技与未来”、“创新与生活”等等开展专题阅读。

二、 教师对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引导

教师在校园阅读中的角色倒不如用导师这个词更贴切,因为教师在学生阅读中更多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喜欢阅读并从阅读中获益。总结一下教师需要做的基本围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引导学生阅读方向这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做好,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与否再就要看学生自身了。

如何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书目本身具有吸引力之外,一些激励机制就显的尤为重要。例如:每当学生读完一本书、分享一段读书笔记、参加一次阅读活动,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而当积分积攒到某个数值时,可以让学生享有某种特权或者获得某个物质奖励。

有了阅读兴趣这个前提,接下来如何帮助学生们找到合适阅读的书目呢?学生即使处于相同的年龄阶段,也会因为家庭教育环境等因素造成阅读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之因人而异的性格和兴趣爱好,每一位学生适合阅读的书籍也不会完全一致。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测试来了解不同学生阅读能力的大致情况,并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加以引导,为每一位学生推荐适合自己的书目,这样阅读教学一定会事半功倍。

如果学生已经开始主动阅读,这时候教师的引导就极为关键了,毕竟大多数学生认知水平还未及成熟,阅读书目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的,不易于拓宽视野。而且选择书目时学生可能并不会考虑自己的阅读能力水平,如果接连遇到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可能会产生挫败感,导致阅读兴趣的逐渐丧失。因此,教师的对于学生阅读方向的把握上要更全面客观。

三、 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成长

建议学校帮助学生或学生自己配制一个“阅读成长档案”。当学生看完一本书,做完阅读笔记,与同学探讨完一个阅读话题,都会记录到自己的档案中。学生可以看到自己阅读成长的每一步,不仅仅只是读过一本书这么简单,档案就像一个日记本,让学生了解过去的自己是如何通过阅读成长为现在的自己。

随着班级和年级阅读情况的统计汇总,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同学中处于什么样的阅读状态,并根据自己与同学们的阅读情况对比适时对自己的阅读计划进行调整。比如:通过年级汇总,同年级同学的读书量平均每月4本,而小明发现自己上个月只读了两本,那么小明自己会意识到自己的阅读速度需要提升。当然,读书在精不在多,以上仅作为一个说明示例来帮助大家理解学生需要经常了解自己阅读情况。

这么看来,校园阅读似乎很繁琐,学校看起来也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其实不然,如果可以结合合适的平台和方法,不但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教师的负担和学生的操作难度,而且对于阅读情况的采集整理和数据统计来说也会变得格外清晰明朗。学校的阅读开展成果也会随之“跃然纸上”。合适的工具作为支持,往往会让看似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校园阅读也一样。专业权威的校园阅读平台未尝就不是一种高效便捷的选择,不过在选择校园阅读平台时一定要多考量其学术背景、资源优化整合等等因素。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前校园阅读问题简析及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