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密集看了一位大佬的文章,觉得非常之好,现在记录一些重点,以便以后回看
创新的层次
创新的层次分为:
·解决问题的创新(iPhone在接听电话时,当手机接近耳朵,屏幕会自动锁住并黑屏)
·用户行为的创新(微信语音)
·商业模式的创新(App Store)
这三个层次并不是递进的,并行才是关键。
有人也许会问:第一个层次还好懂,第二个层次已经是产品经理的事了,第三层次个简直起码是部门经理的事,和我们设计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这里最想跟大家说的一点就是,职能只是一种分工,高级的设计师是完全应该推动产品的,甚至参与到格局的战略上,否则永远只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家,结果能做的只能解决个简化登录的创新,到时候世界都变了,生物科技登录都出来了,给个T4、T5你又有什么用呢?
创新在前,设计在后
产品的升级趋向碎片化。每次产品的升级,可能只是一个局部的调整。但是为了突出这个局部,产品总会要求设计师去搞些“创新”的体验模式去吸引用户。这对设计而言又出现一个难题,局部的走得太快如何平衡整体的统一?甚至夸张一点,有时候连设计对象是什么都改变了。产品渐进式创新带来的粗犷式探索,和用户体验是有矛盾的。
设计在后的几个原则:
·不要轻易让创新在没有用户基础的情况下改变设计:创新应该一步一步慢慢来,沉淀形成用户诉求后再进行较大创新
·创新的同时,设计准备厕纸擦屁股:本身就针对主信息架构的创新,并且你想引导用户时,既要延续习惯,又不能让产品倒退
·将最美丽的一变,留给新版:将风险放在改版前,用数据验证
·你可以设计未来,但不要为未来的东西做现在的设计:渐进式创新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而围绕着这种不确定性去规划设计就更加没有必要了。
设计师在渐进式创新要做的,就是为产品设计出一个可以自由拓展或者收敛的架构平台,制定体验规则,让产品自己跑起来,在创新的过程中能进行低成本的探索。这反而最能体现你的设计水平。
例如从技术层面上,将服务打包成功能,并能通过后台对此功能进行开关,达到插件化的架构;另外,对于NativeAPP而言,将一些商业模式还不清晰的模块,尽量通过Web技术实现等等。设计语言的应用将会是当中的关键。
设计“无神论”
《听腾讯产品经理从12306和“写简历”聊用户体验》将用户体验分成四个层次:
表现层:视觉设计师、前端开发
信息层:交互设计师、PM(产品经理)
程序逻辑层:开发工程师、运维工程师
决策层:PM(产品经理)、各种老大
如果你说服不了产品,不要认定产品“不懂审美”。你们的共同语言是“用户”。所以设计过程中有任何地方想不通,请不要找“业界人士”交流,这最终只会变成相互吐槽。你应该直接真实地和你的上下游交流,因为你们共同创造用户体验。
一、尊重规律,摆脱设计中的“人性”
1. 违背规律的目标设定:
产品定位几乎无法伴随用户成长。当消费者成长了,他要做的是将更换品牌,而不是希望过去使用的品牌和自己一起升级。我们在失败之后一般都会总结哪里做得不对,往往忽略了目标设定本身就是错。但,这是人性,老师说。
2. 用工具定位设计目标
其实设计师最多余的是“思考设计的差异化”,尤其当这个差异化与产品定位并不相关的情况下。懂得运用工具和规律来做设计能确保能避免“人性”的干扰。(如kano、双钻模型等)
当遇到所有的不理解,你要:
1. 定位(工具)
2. 规律(血腥案例)
3. 分析(老师说:弱趋势软趋势硬趋势...)
4. 让他做出和你一样的决策
二、设计出发点
正确的出发点,往往会带来正确的决策。
1. 设计不是为了成为行业“最好”
专业是一种能力,专业与你的工作目标无关,但与达成工作目标过程有关。看人不会比较“专业水平”,而是比较他所解决的问题级别,也就是所谓影响力。如果他能解决问题,就一定是专业运用的得当。
2. 究竟是专业成就产品,还是产品成就专业?
设计该如何变革,为服务过程中的体验产生用户价值?答案就是服务设计!
透过设计用户体验地图,分析所有涉及的用户触点,解决当中服务痛点。这是一种与用户共同创造设计思维方式,当中并没有强调专业,甚至没有强调介质,而交互设计本身就局限在人机交互的范畴。
3. 没有设计,只有解决问题
“…我想跟大家说,其实没有设计,只有解决问题。我们很害怕的一点是,很多人把设计想得非常高,觉得这是一个很高尚的职业。其实我们每天都是在解决问题,而不是从事设计工作,只有把问题解决好了,才是做了一个好的设计,但不是为了去做设计而去解决问题。这是本末倒置的。 ”
——张小龙演讲:没有设计,只有解决问题
重点:
1.设计的目标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体现专业(例如为自己晋级与跳槽提供案例)。
2. 设计的定位就是产品定位,不是你的理想(这点很难,要学用工具克服)。
3. 设计过程应该与用户和团队共同参与,不在设计内部闭环(非行业)。
4. 设计专业是达到设计目标的思维方法与工具使用,而不是设计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