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芳,您看过《三体》了吗?
《三体》是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在小说中星球坐标成了绝密的资料,三体人通过叶文洁的回复定位了地球的位置,而面壁者罗辑威胁三体说要暴露三体的坐标,三体人才愿意短暂和平共处。为什么三体人如此害怕罗辑?因为罗辑学会了坐标分析法,掌握了让三体人害怕的黑暗森林法则。
没理解?
元芳,您怎么看下方这个图片中的内容(不受颜色的限制)?
有人说是太阳,有人说是蛋黄,有人说是气球,有人说是句号,有人说是零蛋,有人说是馒头……
答案是:需要坐标系。举例,前面是三角形,后面是正方形,中间可能是圆形;前面是逗号,后面是感叹号,中间可能是句号;前面是母鸡,后面是小鸡,中间可能是鸡蛋。
结论:当你没有清晰的坐标系(轴)时,你只会用自己的感觉去描述它,当你建立坐标系(轴)后,你就有能力更加全面、更加客观地去描述它。
再看下一幅图,元芳您怎么描述它?
举例,如果你是医生,你会说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40多种致癌物,吸烟者的总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30%~80%……;如果你是学经济的,你会说香烟的生产和消费为中国带来很多经济贡献,没有烟草税收,中国的财政收入至少下降7%……;如果你是公司的销售员,你会说香烟是联络感情的工具……;如果你是妻子,你会说香烟是夫妻吵架的源头……
结论:当你有了清晰的坐标系(轴)时,你自身就有了清晰的定位,你就有了明确的立场。
如果说给物体按上坐标系(轴)更能描述的话,人生亦是如此。有了它,我们就可以自我定位、明确方向、自我觉察。根据自己20多年的人生经验,我正在使用的坐标系(轴)有以下几个:
一、生命电量坐标系:
时间是上帝给每个人最公平的礼物,无论你富有还是贫穷,无论你身居高管还是普通老百姓,无论你健康还是残疾,每人每天都是24小时,每人每年都是12个月。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珍惜时间如珍惜自己的生命那样,对自己负责,就要对自己的时间负责。
我在70后的生命电量中,你在哪儿?
感悟:在我剩下的人生时间内,多陪伴家人,多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实现人生梦想。
二、生涯四度坐标系:
人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我们要在生涯的高度、深度、宽度和温度上投入一定的精力,以期待取得成功。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根据当下自己的状态,有针对性投入精力和资源。
就拿我自己举例吧,我已到不惑之年了,这是一个人人都需要自己扮演重要角色的年龄。根据能量守恒的原则,如果生涯之高度、深度、宽度和温度各自10分的话,我的能量分配如下:
1)生涯之宽度8分:作为父亲,孩子正处高中阶段,需要自己陪伴她,与她聊学习、聊人生,作为她的灯塔给出温暖及指引方向。作为丈夫,妻子为了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自己需要拿出时间陪伴她,和她相互搀扶着走向未来。作为生涯规划和DISC的传道者,自己需要花时间学习和精进,并传授给更多的人。
2)生涯之高度9分:到了不惑之年,职场也将达到高峰。在公司内外你的影响力、你的实力已得到充分的展现。此时需要重新思考自己还有什么可能性,为即将60岁的退居二线、退休做打算。一个人如能从一座山峰走下来,然后再爬上另一座山峰,那真是够伟大的!
3)生涯之深度8分:我们需要学习匠人的心态。无论是古代的庖丁,还是当今日本被称之为“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他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能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岗位上练就一个出神入化的技艺,没有智慧、没有坚持是达不成的。而这种智慧不是简单意思上的聪明,而是大智若愚。目前我所做的就是系统地学习生涯知识,系统地践行生涯实践,系统地分享生涯心得。
4)生涯之温度7分:为实现人生目标,保持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降低自己物质的欲望,放生自己,给自己身心自由。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保重自己的身体是保持温度的前提。
感悟:我特别敬仰万科前掌门人王石,无论是事业主线高度还是生活辅线高度,都取得了非常自豪的成就,我只能仰望他。一个人没有大的胸怀,是不可能取得如此成就的!
三、时间管理坐标系:
美国管理学家维科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工具——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将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纬度,分成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的任务、紧急但不重要的任务、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任务。
我们每天需要优先处理紧急的任务,不及时处理的话会“死人”的。所以我们把既紧急又重要的任务称之为“青蛙”,每天通过吃“番茄”的方法来消灭它。因每个人的时薪是不一样的,所以对紧急任务要学会“4D法则”,即Do、Delegate、Delay、Delete。最重要的自己做,价值较低重要度又稍低的委外做。节省下来的时间需要去思考第二象限的任务。
而一个人真真要有成长,是要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这是事关自己人生目标的部分,需要采用收敛技术——思考、结构化、坚持。
感悟:我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是——成为一个成功的生涯规划师(咨询和培训)。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使用黄金圈思维——Why、What、How。
四、过去/现在/将来坐标系:
今天通往明天的是一条不可逆转的道路,所以要珍惜当下,未雨绸缪。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都属于过去Being的部分,如果每天都在过去挖的坑中努力地工作是没有成功和希望的。只有为未来投入,Doing未来需要的任务,我们才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感悟:所以一定不能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五、职场层级坐标系:
职场上我们晋升的途径是将自己从单纯的执行者向管理者过渡,从管理者向战略者过渡。执行者、管理者、战略者三者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执行者是人岗匹配,也就说个人的能力(特别是除专业能力之外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程度。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怎样与上级相处?学会DISC理论,对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非常有帮助。假如上级领导是一个高支配型,也就是一位非常直接、以结果为导向的领导的话,执行者要及时、主动汇报成果,借用领导的智慧来帮助解决问题。
管理者是人人匹配,也就是说与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能愉快相处。此时对于管理者来说,学会怎样搭建一个团队,而这个团队成员的差异性要远大于一致性,因为差异性越大,团队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管理者知人善用,学会做组合、打配合。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能让团队每个成员都能从团队中获得成长,就是常说的1+1>2的道理。
战略者是人企匹配,与管理者最大的差异是学会如何与跨部门团队相处。与别部门团队相处需要管理层思维,管理层思维就是老板思维。如果你是老板,你怎么让不同部门、团队共同完成任务?我的理解是以终为始(公司的最终目标为检验标准),协作与竞争。协助是为了共同完成公司的最终目标,竞争是为了保持成本最优化、效率最高化、人员最少化,同时也是权术中的一种平衡机制。所以在公司内,你要想成为管理层,你就得划出时间了解其他部门、团队在干什么,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败。
感悟:自己从管理者向战略者转变之路挺困难的,关键是思想深度不够和表达意见太直接。
六、价值兑换坐标系:
我们每个人价值的兑换都是将自己卖了,当然不是卖身,大部分人是卖时间,一部分人卖技术(知识、技能),少部分人卖资源(人脉),少之又少的人卖平台。
举例,从金字塔顶层开始看差异,2016年天猫双十一当天交易额超1,207亿元,马云卖的是平台;罗胖搭建APP平台《得到》,网罗万维钢、李笑来、李翔等高手为其服务,卖的是平台;DISC的李海峰、新精英的古典等都是资源(人脉)的高手,一门课程就能轻轻松松卖个一千万;易仁永澄专注目标管理这个细分领域的知识、技能,一期训练营能卖个几百万;而金字塔底层的一部分人,就是靠卖时间取得每小时10~20元的价值。
感悟:定位好自身的坐标之后,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去努力:从卖时间到卖技术,需要使用收敛技术,专注某领域;从卖技术到卖资源,需要使用发散技术,树立个人名牌、扩大影响力。
七、目标达成A→B坐标系:
任何目标、任务的达成都可以简化成A→B的模型。站在起点A,仰望终点B,思考以下问题:
1)除了我现在选择的a路,还有没有其它的路(b、c……)?
2)要到达终点B,我目前的能力、资源、时间、方法(x,y,z……)状态是什么?还需要做哪些增量?
3)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异?
其实不仅仅是终点B重要,起点A也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首先需要认识自己。一个人真的认识自己吗?不一定!比如说,两手十指交叉后你的大拇指是右边在上,还是左边在上?为什么?如果再来一次,大拇指的位置变化还是不变化?而做出这些行为的都是无意识的反映。一个人远超于50%的行为都是无意识机械反映的,而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管理自己的行为,因为我们都是成年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认识自己还不够,还需要了解自己。只有了解自己,才会知道当下自己的状态(能力、资源、需求等),才会更好地成长自己。
感悟:《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给我们目标达成指明了方向。
结束语:人人都需要给当下的自己画上清晰的坐标系(轴)。
自我教练问题:
1、我有哪些清晰的坐标系?
2、用哪个坐标系完成了自身的定位?哪个坐标系让自己有了觉察?哪个坐标系为自己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