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遭遇瓶颈怎么办?what can I do?"

图片发自App

个人感觉写作路上必经的三个阶段概括起来就是1、文思泉涌期,2、灵感枯竭期,3、持续产出期。

第一阶段多半发生在各种灵感碰撞大爆炸的时候,灵感的短暂性井喷激发了个人的写作欲望,于是前期会感觉有写不完的话题,发不完的感慨,止不住的新点子;

不同于前一阶段,第二阶段发生在前期储备灵感耗尽时,灵感就像粮仓储备粮食,刚开始看见粮食那么多,就肆意的挥霍,有时还嫌这米不够软糯,那饭不够Q弹,挑肥拣瘦的,等粮食快见底的时候才恍然发现吃老本的日子就要到头了,看着满地狼藉内心后悔不已,这时候摆在眼前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断粮,要么出去找粮去。

第三个阶段往往是发生在挺过了第二个艰难时期,而且还必须是深刻反省且总结教训之后,并通过努力摸索出了新的生产方式以达到持续自给自足,自此也就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图片发自App

而我此刻恰巧到了上述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写作的瓶颈期,曾经宣称我要将瑜伽文坚持到底的信誓旦旦在啪啪打脸,此刻的尴尬是写了一段时间瑜伽灵感没了。

另一方面是感觉自己过去写的东西都不成系统,无法在脑海里拼凑出清晰的思路线条,多半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也多少自己第一阶段随性的写作风格留下的诸多弊端。

或许是琐碎的日常事务阻断了自己一次又一次试图迸发的灵感,又或许是惰性的小人正在复苏,不过在这咱不只问why还应寻how,学会找泉眼,重新采水。

这次自己找到了问题的根本,过去的写作太没有系统性,瑜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从起源到发展到传播再到应用,面面俱到的讲或许一辈子都讲不完,可为啥我写了二十几篇文章就觉得词穷了呢?

答案是不成系统,做任何事情一但不成体系,注定演变成平庸,倘若把写作当成盖楼房,构建之前先做好蓝图规划,画好设计图,组织施工,在开工之前有条理的准备好这一切,直到什么时候该打地基,什么时候砌砖,什么时候筑梁,什么时候封顶,有计划的把骨架搭好,其他的也都是锦上添花的工作。

图片发自App

你如果只想盖个小平房,那后续只需要简单的刷墙即可,如果你是想要精装修,那就得下点功夫,墙面应该刷哪种漆,这个沙发是不是符合整个房间的装修风格,家电应该买什么价位的?等等,样样都得亲力亲为,这一切做完也得要段时间了,等装修完后续觉得还有需要再慢慢补充,所以房间布置成了一辈子做不完的事情。

而我现在恰巧缺的就是搭骨架,脑袋里没有一条清晰的脉络,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如果是在模凌两可的思路下搭了一个看似完整的框架,后续的新想法随时都会把此刻的框架推倒重来。

这两天我一直在想这些问题:

1、我为什么要写作?

2、我为什么要谈瑜伽?

3、完整的瑜伽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4、我写的东西能否让人觉得有条理?

5、多少人觉得我写的东西有用并愿意持续关注?

逻辑性、完整性、条理性、引人性等等都将是我文章所要达到的目的。

所以我花了两天时间把瑜伽脉络梳理了一遍,类似于目录的东西,每个大类包含好几个小类,每个小类型又可以发散出很多个引子,每个引子又可以延展出多篇文章,写完之后突然觉得还有这么多方面可以写,不同角度,不同类型,针对不同受众群体都可以创作出别具风格的文章。

想到这里又开心了,如果把这整个体系写下来不就是一本书了,和自己的初衷不谋而合,当初的我不就希望未来的某一天能出一本自己的专著么,哈哈,不是异想天开,一切皆有可能。

那还等啥呢,开写吧,吼吼

图片发自App
"初心碎碎念":上结识了一个有类似经历也同样写瑜伽文的朋友小筑,最近看到她的文章频频上首页了,很是佩服,有时候我俩会交流写作心得,相比之下,我的文章太过一本正经了,很难第一眼抓住别人的眼球,标题很重要,看小筑的文章标题有种点开想看的冲动,而反观我的大多数标题,有种议论文的感觉,泪奔,写作路漫漫,勤学习、广积粮才是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遭遇瓶颈怎么办?what can I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