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之江山,何日成一统?

餐饮之江山,何日成一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互联网模式资本运作的餐饮品牌,在短暂的喧嚣中一个接一个的轰然倒下,一个又一个的所谓“奇迹”,所谓“顶级食材”+“产地厨师”,甚至连顶级大师倾力打造的外卖盛宴,都挽救不了这些品牌的破灭命运。为什么?

      西少爷肉夹馍,曾经号称中国互联网餐饮第一品牌,开业一年多,合伙人之一被踢出局,自创新西少。上海吉乐福创业做快餐,打造精致中高端快餐,发展两年多,被收购。大师之味,集合数名餐饮领域顶级烹饪大师,低价呈现顶级食材,运营一年多,宣告倒闭。黄太吉、叫个鸭子、雕爷牛腩,伏牛堂、隆小宝、还有最新的淘汰郎小火锅,O2O模式的开创引发了餐饮行业的一波又一波的创业热潮,然而这其中,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各位创始人基本都是从各大互联网行业里走出来的所谓精英,甚至还有淘汰郎的创始人居然是下围棋的?完完全全的餐饮门外汉,现在在争相去抢占餐饮行业的一口羹,但是有一篇评论说的很实在,这些人无非就是拿着传统经典美食,换了个包装,加了些所谓的互联网手段,再拉一些风投,请一些大咖站台,然后就可以快速圈钱了。黄太吉的煎饼不论口感,买的人大多图新鲜,叫个鸭子也被曝经营不善,雕爷牛腩噱头整的足,然而店堂内食客寥寥无几,伏牛堂过了最初的火热,也步入平缓期,创始人又靠着众筹获得资金,然后自己跑去继续上学,平时在原产地吃米粉等一两分钟算久的,然而隆小宝可以让食客等数小时,淘汰郎刚刚开始,但前景并不明朗。

      互联网思维让每个有点儿想法的同学都蠢蠢欲动,然而凭借着自身的学科知识、专业背景、行业人脉、风投资金、超前创意,真的就可以掩盖和弥补餐饮门外汉的身份和对餐饮本身的一窍不通了么?

      所谓“民以食为天”,说的并不是快,也不是贵,更不是优惠多。天,就是天,在古人的眼中,天地为先,大过父母,大过帝王,帝王也不过是上天之子。能将食比作天,看见其重要的无可取代。然而上述以及市场上的其他品牌,追求的仅仅是怎样吸引人眼球,而并非肠胃。看重的是怎样去掏食客囊中的银子,而不是怎样让食客们吃的舒心。凭借的不是对食物本身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食客需求的关注采纳,仅仅只是依靠所谓的大数据,或价格战,或新奇特,或高端定制,却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够更多的关注食客本身对于该品牌的满意度。

      随便搜一下O2O餐饮,互联网餐饮,一大堆新出品牌,各种介绍,各种宣传,然而任意挑出一个再做深度调查,基本都是负面消息。其实,用新的方式经营,这本是件好事,然而餐饮行业的最关键问题就在于,吃的东西,不好吃,食客不满意,你做再多宣传,请再多大咖,也无济于事。

      全聚德,百年老店,价格一直上涨,然食客只多不少,无论再有多少烤鸭品牌出现,也撼动不了业内老祖身份。老孙家,百年老店,无论换多少代传人,口味始终如一,海内外闻名。这说明是否受欢迎,与价格关系不大。炸酱面,很便宜,无论哪家店吃都差不太多,但是也都人满为患。到陕西,随便找一家店吃凉皮、肉夹馍,都要排队。这说明,生意是否好,与品牌关系也不大。在这里,我想很诚恳的跟所有认为新时代了,餐饮行业应该变革,甚至豪言餐饮行业重视口味、服务已经out了的朋友们说一句,在餐饮行业里,永远最重要的就是口味和服务。

      诚然,新时代我们追究品味、时尚、快节奏,这些思路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互联网的精英们恰恰忽略了最不该忽略的一点,就是产品本身。享受美食,提升用户体验很好,但是不能以牺牲产品本身根本品质为代价。这样说并不是这些品牌东西不好,只是没有掌握精髓。比如我最近尝试的生煎包,完全不能叫生煎包,形不如形,味不对味。吃的高级师傅烹制的高级牛腩,咀嚼吃力,味同嚼蜡,甚至不如家中老者的家常炖牛腩。

      说了这么多,也许很多人会问,你否定了大多数品牌,那么你说什么才是好的?我想说,没有任何一个餐饮品牌,或者说没有任何一种食物,离开了老百姓的检验能够很好的存活下去的,单纯依靠大数据,依靠风投,依靠炒作,依靠大咖站台,依靠所谓的互联网思维,那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的。想要在这个行业内站住脚,必须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客户重于一切的心,产品品质恒传承不变和服务精准到位常态化的心。

      中餐,传承了数千年,已经被无数人验证了无数遍,无法标准化经营,所谓的标准化,无非只是在选材、用料、配比、操作和出餐上做订量化处理,然而,数千年来,中餐最大的魅力所在,并不是标准化,而是极致化。外国人,管做饭的叫厨师,而在中国,叫手艺人;在外国,做饭做菜,都有各种工具称量,各种刀具各种炊具分工,而在中国,一把菜刀一口锅,两把勺子一块布,适量少许分不清,菜谱相近艺不同。想要真正的在这条路上顺畅的一直走下去,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餐饮之江山,何日成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