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的腾讯新闻头条,在悉尼有一个男孩,因为遭遇校园霸凌,拒绝去学校。后来当地的一群铁骑士得知了事情经过之后,组织成200人的车队,护送他去学校。
这群铁骑士,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这个男孩不再害怕去学校,也希望可以通过这次活动,让社会对校园霸凌事件高度重视。
校园霸凌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这个小男孩一样,这么幸运。
校园霸凌实际上是指孩子们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校园中,发生这些同侪间欺压的行为,可能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
01
工作之后,看到一条在朋友圈疯传的视频,那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校园霸凌,已经成了一种不好的风气,而且随着这股风气的发展,变得越发不可收拾。
视频中,在江西吉安永新县,一所中学里,一个女生,被一群女生以羞辱的方式进行着报复。不是下跪被扇巴掌,还要求不停地向其道歉;不然就是撕扯着该女生的衣服,还让一旁的同伴拍视频……
她们之所以争执,细究起原因来,你可能会觉得可怕。
可能是因为某件小事发生了口角,可能只是因为说了某句话让对方不高兴,也可能是因为对方就是看她不爽,想发泄。
02
东野圭吾的《恶意》中,也提到过校园霸凌事件:
畅销书作家日高邦彦在出国的前一晚在家中被杀。
命案现场的发现者是作家的新婚妻子,及同样身为作家的昔日同窗好友野野口修。
加贺恭一郎参与此次案件的调查。经过一连串的抽丝剥茧下,很快的加贺根据现场的烟头以及死者的朋友野野口修的口供等等确定他就是凶手。
在彻查被害人与凶手的过去之后,警官面对案情、手法均平淡无奇的事实,却感到如坠万丈深渊般无边的寒意。
而关于野野口修杀害日高邦彦的犯罪动机,野野口修的每次口供都不相同,最后通过加贺的一再调查下,得知真相:野野口修的杀人动机是“总之我就是看他不爽”,源于这种恨意让野野口修杀死了日高并在其死后尽一切可能的让其身败名裂。
野野口修在中学时期也和学校一些混混一起欺负过高邦彦,也正是少年时期的那些怨恨一直没有发泄出来,最后积压久了,就演变成了现在这样的结果。
03
青少年的心理是很奇怪的,没有人能猜测出他真实想法是什么,你能理解吗?一个从小和自己一起长大的朋友,居然因为“总之我就是看他不爽”的理由而杀害他。
“我就是看他不顺眼,看他不爽。”有一句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校园暴力看似没有源头,其实是青少年的某种心理在作祟。
这和孩子的生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就拿野野口修和高邦彦的事情来说,野野口修的母亲曾经当着他的面用低劣的语气对高邦彦说话,这样的次数多了。野野口修自然也就觉得高邦彦这样的人,低自己一等。
而高邦彦又样样比自己优秀,不论是待人彬彬有礼,还是后来在写作上有很大的突破,成了畅销小说家。这对同样爱写作但却响应平平的野野口修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
所以,最后悲剧发生了,而他也将在监狱里度过余生。
04
经过百度百科资料求证,全球各个国家每天都会有校园暴力、霸凌事件发生。任何的欺凌事件都是不可原谅的。
因为这不只对受害者的身体造成伤害,更严重的是心理上的伤害,容易留下阴影。而且这严重影响了校园的风气。
一些欺凌者对此在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但是作为同学的其他旁观者却会觉得没办法帮助受害者摆脱痛苦而感到内疚。
甚至还会有另一种现象发生,受害者因为不想再被欺凌,献尽殷勤去讨好欺凌者,进而转换身份,由受害者变成了校园霸凌“团队”中的一员,去欺凌更弱小的同学。
而且很多时候,受害者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因为胆子小,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敢去告诉老师,所以就一直这样被欺凌,最后造成了心理影响。
05
校园暴力虽然涉及到社会责任和国家职责问题。但是,作为一个青少年,起码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事情不要忍气吞声,应该及时向老师或父母反应,也不要带太多钱在身上。在受到暴力侵害时,应灵活应对,不要刺激对方的情绪,一有机会,应及时报案。
2.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如交友要谨慎,少与行为不端的人联系,不要上网交友,更不要网恋或私自会见网友;出外办事不单独行动,要与同学结伴而行,以免发生意外。
3.养成谨言慎行习惯。在学校日常生活中,不要说刺激、伤害别人的话;在公共场合遇到可疑者时,设法避开;服饰要得体,不要过分暴露;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对陌生人交付现金以及物品;与他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尽量用和缓的语言和手段加以处理等等。
希望这个世界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