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北京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谈谈英语学习

根据新闻,改革后的方案是这样:英语考试从2018届考生起,英语听力分值保持30分不变,与统考笔试分离,实行机考,一年两次考试,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总成绩分值不变。


简单总结一下:

1.2018年起,听力一年两次,分值20%。

2.2021年起,增考口语,分值33.3%。

这说明,过去我们熟悉的重读写轻听说的模式必须改变,此外,听力采取机考,口语还没出细则,但我猜测也会是机考,因为中考已经开始实行。


关于中考里听说机考的具体细节见报道http://www.sohu.com/a/192997946_483286,关键点摘录在下:

1. 题型新、要求高。从关键词、语义到逻辑和同义改写

2.“人机结合”评阅。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话,或许押关键词和语调口音等属性达标就很关键。

3.试题的选项呈现顺序是随机打乱,对抗干扰能力也有了要求;可以去CATTI口译考场体验一次。


如果高考仿照中考的模式,那么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要求更加偏重实际应用场景。第一道大题为听后选择题;这个还是以往我们熟悉的用耳朵捕捉关键词。第二道大题为听录音后口头回答;这类注重语义,或许也还是以往常见的对话交际,有点像雅思的Part one,简短对话。前两道题似乎还是中低级水平,不是拉分题。


第三道大题为听录音后记录信息和听录音后口头转述信息。在听的层面,这道题在细节和语义之外增加了逻辑和语法,要求用听根据逻辑词和结构,捕捉句子主干和段落大意。如果要出国、看coursera自学或者在国内上外国专家的课程,这个能力就很实用了。这道题的考查形式很高级,可以参考专八min-lecture和CATTI口译综合能力的summary,一般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要求。但估计词汇量和长度有所降低。


在整理的层面,要求熟悉基本逻辑展开套路和记笔记能力,不熟悉逻辑,就无法整理清楚框架,细节就不知道该往哪里填。记笔记能力,这是要学口译吗?简单来说就是纵向排列、少写多划。学习时要学习省略元音、口译符号等速记方法。


在输出层面,除了准确性发音和语法,还考察了词汇量和表达多样,注意大纲说的是“转述”而不是“复述”、这也将对于语言的考察提升到了对比语言学的层面,中英文的区别之一是中文喜欢同一个词反复出现,而英文习惯用不同的词汇、句子结构来反复表达同一个意思。词汇层面的学习可以搜索雅思“同义替换”;而在句意层面,可以参考英语专业在大学一年级常做的基本能力训练:同义改写paraphrase,比如“认真准备可能会得好成绩”就约等于“名列前茅的学生大部分都有学习踏实的特点”。


第四道大题为朗读短文。这个就是单纯的说,没有听,要求发音不能有导致误解的口音。发音的学习方法就是我之前写过的综合朗读技巧:180802 英语发音技巧之总结篇https://mp.weixin.qq.com/s/a1zVMzSLRLQWt3oNdUIz2A。学习方法是了解连读、弱读、同化、停顿、语调等理论应用的条件、判断应用何种技巧,练习组合发音。


此处存一个疑问,目前我试用过国内的讯飞、腾讯、微软等推出的语音识别功能,但大部分情况是一字一顿的单词发音才会被识别,如果加上朗读技巧(特别是连读和弱读),那么会被识别为错误;但是同样的发音在Siri、托福机考、echo就能顺利通过。看新闻里的描述,评卷也是采用训练语料+机器学习的方式,不知道具体是偏向单词发音准确即可还是注重朗读技巧呢?或许第一届学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吗?


此外,考试方法的改变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新要求,这大概只有在教师水平顶尖的一线城市才能实现吧。师生都需要语音学音系学知识,一定时间的原语沉浸式学习,特别是要有超强领悟力或者一对一的靠谱纠正。不论是否推广到全国,教育公平该如何保障,都是一个难题。想想北上广学生进入大学谈笑风生,其他非省会学生还不敢开口,从那个时候走出来的我也是有点难过。


总之,相比改革前,新高考方案更注重发音标准、听力逻辑和语义改写,更注重实用听说中的讲座类和朗读类,对能力的要求更高,分数占比也大幅增加了。这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新要求,也反映出教育局对国际化的认可。对于家长来说,如果自己当年没学明白听说,现在只能祝愿娃能有幸遇到懂听说、一对一纠音的靠谱老师,最终取得好成绩。(如果有兴趣欢迎留言,看要不要发挥所长,搞一个发音训练营)。


您可能还需要:

180802 英语发音技巧之总结篇

180808 英语听力学习之总结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结合北京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谈谈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