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平台邮件分类项目总结

这个项目是做产品工作以来完成的第二个项目,同时担任了项目经理。

从14年12月开始,到15年6月上线,共计7个月。

先做总结如下:

【产品设计相关】

1:对于类别的确定:

 我的方案的找来TOP 100 的邮件数据,通过数据归类,同时参考谷歌的方案——得到了最终的分类类别。(这是工程师的思维)

CY的方案是从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出发——得出应该设立的几种分类(这是产品的思维,但是容易落入主观的陷阱中,比如设立的各个分类中邮件种类数量不均)

2:对于分类标签的数字化表示,在整个项目的运行过程中有3处需要用到。

(1)人工训练标记

(2)Smail与分类引擎数据传输

(3)分类引擎结果返回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这三处几乎可以说都使用了独立的标号系统,这样就会造成一种混乱,发生问题时也容易混淆。其实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从一开始就统一确定下来。全流程使用统一的标号标准。

3:新功能上线时,如果因为技术原因,不能覆盖到全部用户,要懂得合理的取舍,必要时可以放弃。需要评估放弃或舍弃时产生的影响大小。

POP用户无法执行分类,最终处理方式为:邮件全部收取下来,不对POP用户进行分类。这样做损失了POP用户的使用体验,但是避免的丢信问题(这是更大的危机)。

4:需求文档版本变更时,需要写明变更内容(在邮件正文中)。


5:每一个功能的开通/关闭,都要要求开发人员在后端记录日志。有数据可以查询。


6:当涉及到内测/AB测试/灰度测试的时候(部分人开通,部分人未开通)能够进行逻辑隔离,就不要进行物理隔离。(逻辑隔离风险小,灵活性高,物理隔离风险大,灵活性差)


7:每一个改动/功能/阶段性目标上线后,要及时观测相应的指标/变化量是否正常。


【项目管理相关】

1:项目评审时,需要考虑到核心业务指标(收入/活跃度/用户体验——数据化),并将项目目标与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2:答辩PPT中如果有流程图,用透明背景。


3:效果评估指标和评定标准要一开始就确定下来,并贯彻始终。并且发邮件给所有人,解释清楚是什么和为什么。

在这个项目中,用到了好几个指标,一开始是各类别的分类准确率,和分类邮件覆盖率,后来又加入了重要邮件准确率和次要邮件准确率。最后重要邮件和次要邮件准确率由由用户移动率替代,比较混乱,前后用了很多不同的标准,没有办法从始至终的评价效果。

4:要多使用SVN来进行代码管理和文档管理。不要都保存在本地。


5:重要的/经常会查阅的wiki/文档说明要及时保留。

比如LW的各个fid的定义文档。

6:在定制项目计划/进度的时候,要考虑到各个子里程碑之间互相的依存关系,A事件的启动是否依赖B事件的完成。


7:对每一个执行细节都要了解清楚,通过开会/当面进行沟通。

在完成4轮内测后就认为可以开始发送邀请信执行用户内测了。但是这中间还需要若干工作,当时并不了解,包括:LM把程序安装包给SHB,SHB安装后,ZH更新Smail规则后,前端才可以上线。在考虑进度安排时,并没有给这些工作预留时间。导致了一定的延期。


8:对进度时间的安排,要留有余量。

对内测用户发送邀请信的时候,由于公司线上系统故障,导致发送邀请信延期。

但这个时候,如果push一下合作方,说不定他们可以给出其他解决方案。但是如果不进一步推进的话,由于惰性等原因,对方并不会主动提出帮忙解决。(LW最后手动操作发送了所有邀请信)。

9:每个新功能对用户发布前要自己先进行测试,无误后才可以提出上线要求。


10:当项目因为某些原因(自身团队或者合作团队)需要延期较长一段时间时,需要及时主动向汇报人(如XJP/super)发邮件,并确认问题的重要性,影响范围和解决方案,遇到的 难点等。


11:当开发说,由于XX等原因(内存共享什么的)机器无法准备好的时候,需要坚持再要求一下,进一步多问几个问什么,不要被对方完全牵制住。

SJ说由于占用机器内存的原因,希望再单独调用服务器进行部署,于是还需要等待新服务器到位。最后证明,并没有占用太多内存。

12:邮件列表list单独整理一份放在本地,每次发邮件的时候保证无人被遗漏。



你可能感兴趣的:(诚信平台邮件分类项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