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道理让年轻人少奋斗5年

作者: 杜书伍

这些道理让年轻人少奋斗5年_第1张图片

看过的日本人和台湾人写的书,都非常的好读,就好像跟一位朋友在聊天。这本《将才》就属于这种类型,杜先生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可以用大白话讲出一些深刻的道理来。

杜先生是一位企业家,这本书主要从职场的角度出发——职场人该如何在做好自己手头事情的情况下,让自己能够做到更好并且拥有更高的格局。每个人都应该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启发,不论你是初入职场的菜鸟,还是在职场中混迹多年的老油条。这本书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读的,所以看完之后应用到实际工作生活当中,一段时间后你将会有所改变。

豆芽现象

豆芽现象说的是,大多数发展快速的事物,都经不起大的考验。就像豆芽的生长一样,它的生长非常迅速,一夜之间可以长好几厘米。但是它内在是脆弱的,内里纤维含量不高大部分都是水分,一碰即断。就好像我们说一个人没有什么内在也会说他是“水货”,很“水”一样。相反的,有一种桧木一年才长一两厘米,但它的质地非常结实。虽是长得慢,却是粗壮又密实,能够抵抗大风大雨。

桧木长得是慢,但却不代表它虚度光阴。它的慢是不躁进,对前进方向的坚定投入,对自己的充分沉淀,随着经验的积累淬炼火候。并且学习到新的领域时,仍在思索如何以新的、更高的角度改进原本旧的领域。这样一来,在向上增长时,同时它也在逐步让自己的下盘更加扎实。

从豆芽现象我们应该反观一下自身,是否有时候过于急于求成?是否急于成长的时候却忘了要将自己的基础打好?有时候我也在想,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如果自己走得不够快,将会被抛在时代之后,所以最重要的是“速度”,导致有时候感到莫名的焦虑。杜老师说,其实我们在讲求扎实、渐进的原则下,并不是要抹杀速度,而是要在两者中间取得一个平衡。

因此,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不要出现豆芽现象,一旦有这个苗头,便该提醒自己要详加检视成长背后的内涵、稳健程度,并设法在速度之外,力求稳健与扎实度,维持一个“成长而不紊乱的成长步调。

资产与负债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人生,你现在拥有的资产是什么?负债又是什么呢?

很多人都会说,年轻是最大的资产。而相反的,正因为你现在年轻,能力不足,经验又不够深,所以年轻又是你的负债。那么我们如何用资产来偿还负债呢?杜先生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他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应该趁着自己年轻的时候,花同样的时间积累比别人更多的工作经验,而经验要积累得快,除了比别人更加努力工作之外,似乎找不到其他的方法了。

有的人抱着”我的经验和能力总是会随着年龄提升的吧“,而另外一种人是抱着”如果我通过提高效率,努力工作,同样的时间我会积累更多的“,这两种心态的人那种能够更快获得更多资产就可想而知了吧。

而有些人在年轻该积累的时候,过多地将自己的精力聚焦在追逐金钱上。因为每个人每天拥有的时间是相同的,那么花在自我能力提高方面的时间就会相对减少,自然能力提升的速度会比别人慢。而且很可能的结果是,钱财没有追到,能力也比别人差。因此,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应该把时间精力投入到自我提升方面,随着能力的提高,我们的资产也会相应更多的。

但读到这里我又在想了,是不是我们用来提升自我之外的时间都已经好好利用了?我相信90%以上的人都不敢说自己一天24小时除了上班上课8小时以外的时间都充分利用了。那么我们首先还是要学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学会管理时间,管理自己,让自己的时间不再浪费在一些不美好的事情上面。这样看来,那些把时间精力放在追求金钱上面的人好像还好点,至少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已经开始学习投资理财了呀。

所以,大部分的年轻人认为其负债(经验不足)可靠时间自然积累,殊不知这个“自然律”是可以打破的。来,问一下自己:倘使时光倒转,你会如何打破这个自然律?

公车理论

公车理论说的是,机会就像公车,它来了,你刚好在车站月台,你就是具备能力抓住这个机会。而很多时候是,你还没到站,眼睁睁看着公车来了又追不上,这就是能力还不够,只能看着机会溜走。

这个比喻,是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认清”培养实力,等待机会“是赢家的基本法则。机会是所有人的公车,不会为了你一个人而停。大部分都是已经具备实力,伺机而动;少数人可以做到实力和机会一起到来,或者实力本来差点,但是努力奔跑,让自己刚刚好够得上这个机会;而如果实力还不够,机会是不会等你的。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里面可以改变的就是我们自身的实力了。夯实的实力来自于我们平时扎实的基础建设。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越是专业化的东西、越有价值的能力,学成的难度就越高,需要投入的成本也就越大。如果你想要有比别人更加强大的实力,就必须比别人更有耐心去潜心历练。有些人耐心只有三个月,他能达到的就是三个月的实力;有的可以耐心熬五年,那他就有五年才能历练成的能力。当你有所准备,对相关领域有通透的理解,才不会在某些判断上产生忙点。这样,距离自己心中的成功标准,又靠近了一步。

回到公车理论,实力这一因素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因此,如果实力足够,机会却迟迟未到,不要气馁,机会(公车)总是会来的,需要一点点的耐心和继续积累实力的勇气。

最后需要提醒一点的是,我们还需要会识别正确的机会。有时候公车人多挤不上去,有时候来的不是自己想要去的目的地,这些都不是正确的选择。“机会”到底是什么?是突然空出的舞台(有形),还是主管突然交付的艰难任务(无形)?或者是长期积极主动负责而“创造’’出来的?以此角度来思考,你是否曾错失过机会而不自知?

资讯过多,让人肤浅

有一句话叫”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我们身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到处可以接收到各种资讯——主动搜寻与被动轰炸。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的信息来丰富我们的人生吗?可能未必,甚至很多都是信息垃圾,对我们造成注意力的浪费。

杜先生提出一个模式来处理我们每天需要面对的资讯,首先要界定资讯的优先顺序,将你每天面对的资讯分为”核心资讯“、”辅助资讯“与”其他资讯“。

  • 核心资讯是能够与个人工作或者生活产生立即、必要关联的资讯,是我们应优先投入时间去处理、思考,并与基友经验做深度的整理和连接;
  • 辅助资讯属于有些关联,但不能立刻出现即可效应的这一类;
  • 不属于这两类的资讯则归为其他资讯。

在没有核心资讯时,才可以依序接收辅助资讯和其他资讯。三者虽然接收优先级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需要我们都需要用心思考,理解。

坚守上述原则,一开始或许会为求扎实而显得缓慢,但积累到一定程度,则会逐步形成正面的循环效果,充分吸收、消化的速度会愈来愈快,也就自然练就消化大量资讯的能力。

能力的内涵

我们经常说某个人有能力,那么能力包括什么呢?这里面包含这三个方面:“专业能力”上突出,另外具备执行、处理事务的方法与经验(即“执行能力”);最后是学习,反省检讨的能力我们统称为“学习能力”。所以,专业能力,执行力,学习力构成了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做好事,并且不断提升进步的基本条件。

“专业能力”意味着你是内行,你比普通人多了很多人不懂的这个行业内的知识。

“执行力”层面比较广且细腻。首先,需要能够掌握不同事情的轻重缓急;通常执行事情时还需要我们要能够与别人能够很好的合作,就需要具备好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团队内作业,也必须懂得如何与别人更好合作分工,做好组织工作;与人打交道,免不了也要对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性有一定的了解认知,等等。以上都是属于“执行能力”的一部分。

至于“学习能力”,则是专业知识、执行能力两方面能否进步的关键所在,可谓个人能力的基础源头。学习能力除了包含态度上是否有心要学,以及是否懂得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外,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一点是,持续地自我反省检讨也是个人学习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不能时时自我反省检讨,学习的成效便大打折扣。

专业知识、执行能力、学习能力是能力的三大部分,一个人必须这三者兼具才可以称得上是“有能力”。学习能力是个人能力的基础;具有专业知识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避免走错方向;而执行能力强,才能让事物产生结果与价值。一个人也唯有三者同时注重、均衡发展,其能力才可真正地提升。

能力养成的五个等级

每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学习成长过程,根据不同阶段所反映出来的能力高低,大致可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不会、会、熟、精、通。

前三个阶段比较简单,只要按部就班掌握基本的东西,大多数人都可以从不会到会再到熟练的。但是从熟练到“精”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对这个领域内的工作有“深度”的了解。而一个人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养成习惯运用“系统性的思考”与“结构性的分析”,才能对事物能够产生深刻的理解。经由对事物深度的了解,便能够主动地改善事物,具有这样的能力才可称之为“精”。因此,一个人要从“熟”提升到“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仅要知道怎么做,还要了解事物背后为什么要这样做,借以掌握每一个运作背后的道理与根源所在,如此才有可能找出当中不够完善之处,加以改善。在遇到变化的时候,也能够轻松应对。

从“精”到“通”,则是一个较为漫长、难度较高的过程。就工作上而言,一个人能力要提升到“通”的等级,必须在同一个领域中,经历过两种类型以上的事物,在“精”于不同类型的事物之后,比较分析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加以去异求同,而在面对这一行业内的其他新事物时,便能够驾轻就熟地应对。一个人的能力提升至此,可称之为“通”,也就是融会贯“通”的意思。

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对于一件事物从“不会”到“会”,再到“熟”,进而提到“精”、“通”,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即使已经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也还有更大、更多的领域等着去学习,没有尽头。而每一次等级的提升,都有更多不同的条件必须具备,而非随着时间的进展就能自然地升级;而且,愈往高的等级,其升级所需的学习过程也愈为漫长。因此,一个人的能力可以提升到哪一个等级,是否会在中途便停止了,取决于此人是否清楚认知到这一能力提升的过程与所需条件,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动力与耐心去学习。

学习的方法

学习新事物最忌无方法,无目的。学习的方法杜先生给出了以下三个:
第一种是拆解法。当面对的是既成的、一套的知识系统,最好的方式是先将整套知识分拆为局部(子系统),了解个别部件(子系统)本身的内涵、整体与子系统间的关联,以及部件与部件之间的关联性,通透了解后,进一步再针对个别部件往下拆解、分解更小的部件。充分掌握事物的结构与层次,即能透彻了解整个事物的内涵。

第二种方法是并整法。当面对的事物未经整理成套,或是资料取得有困难时,即须由搜集资料做起。搜集资料的过程犹如瞎子摸象,一开始资料不足时,仅能摸索到少数部件,随着资料的积累增加,资料搜集到六七成后,即可尝试由已整理的资料,去推断事物可能的全貌。犹如一开始虽是摸到象鼻、象脚,但有六七成把握后,可尝试跳脱部位的层次,推论其整体为何。在此过程中,要交互运用归纳、推论及系统思考的技巧,练习去推论整体的轮廓与内涵。

学习的第三种方法,则是拆解法与并整法的混合运用。在通过并整法掌握事物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样貌后,即要跳脱个别部件的思维,往上提升到全体的层次,再通过推论,以“top-down”的方式重新拆解、架构其组成系统,对整体的掌握度即可提升到不同层次。

上述三个方法都易于理解,但三种方法运用的熟练度与火候,就决定了能力的高度。因此,将学习方法运用得愈熟练,甚至进一步将其内化成为习惯,即能提升学习能力,进而推动整体能力的层级提升。

学习与应用

学习的目的是能够将所学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当中。理论上我们在工作中学到的技能,是可以应用到任何地方的,但是你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大的障碍,这是因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世界切割成几块,而这几块是没有交流的。所以就容易形成学而不会用,变成“学”归“学”, “用”归“用”,两个没有办法联结的现象就出现了。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不断地在扩大自己的能力范围,强化能力的内涵;而当能力范围在扩大的时候,关注范围也要逐渐扩大。但是关注范围不能扩得太大,因为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太大太远是用不到的。所以首先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重要的是要先从自己的能力范围开始,然后再去画出所谓的关注范围。关注范围就是要画出你要扩展的学习重点,因为学习有优先顺序,否则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就像米粉撒太多、太快一样,最后是搓不成一团的。所以学习很重要的就是要有这样的观念和结构,才会知道要朝哪个地方去学习,才能够让能力的形成产生最大的效益。

因此,培养自己能力相对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要不断地整理自己的经验,使得你的资料库(大脑)丰富且有条理,不要像家里的储物间一样,有什么就丢什么,结果要找找不到。所以我们平常应该对自己经历的事物不断地整理,学到一样的东西,就把它整理进去。今天听一场演讲、看一篇文章或是看一则新闻,其中谈到的事物跟我的资料库里哪些资料有关联,当你把它关连在一起的时候,就是把新学到的东西加进脑海中,并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形成的资料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就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了。

什么叫作思考?思考就是一个事情跟我脑海里的事情有什么关联。这里分多种情况,比如新接触的知识,那我就加进去(脑中);或是听到的东西跟我的认知不太一样,但是我一听觉得很有道理,我就去寻找我错在哪里,这叫作更新;当有冲突而整理不进去的时候,这就形成问题,你有质疑但也觉得别人对的时候,这就产生了讨论。我把原来的拿掉,听进来的放进去,所以我们在听、读的过程,你的眼睛、耳朵所接受的讯息,其实是跟脑海的资料库做交流的。这样的一个机制,要能变成一个习惯。

看到事物就跟经验不断联结的习惯,会让你在看新闻、走路或是聊天都在做联结,变成随时都在学习的状态;而不是进到教室才打开(学习的)开关,出了教室就关掉开关。人应该是随时开着学习的天线,培养出这样的习惯后,自然而然看到东西就有反应,就会学到很多东西,这是第一个要培养的习惯。

知识的消化吸收

知识的消化吸收机制,就是在大脑建立神经网络的过程。当一个新知识被充分理解,也就做到第一个层次的阅读,读进去的知识只在脑神经元间形成一组单独的细胞集团,它并没有与大脑既有的细胞集团扣连在一起,未来需要使用时,很难被提取出来。仿佛茫茫脑海中充斥着许多孤零零、无家可归的细胞集团,很难被连结到,最后就消失得无声无息。

一边读一边思考,知识消化吸收能够达到第二个层次,就是新知识能够扣连到大脑既有的细胞集团,未来被提取的几率变高,知识就有了价值。两者要做到能够扣连,就需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这跟工作或生活有什么关系?”而且要深入思考“连结的逻辑是什么”;当原来的认知出现扩大、深化的感觉时,就是新知识与既有认知产生扣连,新知识找到了归依,被提取的机会也会扩增,这个动作称之为连结阅读。

第二层次也是拆书所用的方法,既是将书拆为己用。将读到的知识点与自己的经历结合,最后充分思考如何在未来遇到同样的情况要如何应对或未来有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到这样的知识。

而第三个层次的阅读,是能够把新的知识和原有的知识重新组成新的知识架构,产生全新的认知。达到阅读的效益最大化,对知识架构进行“重组”,达到通透与顿悟。会产生价值很高的智慧,需要火候才能练到很高的境界。

主题式阅读(整合阅读)

这种阅读方式很多人都不陌生,不同于无目的的阅读方式,是我们对某一个主题的探寻式阅读,可以让我们完整地了解一个领域的知识。

从看文章说起,一次读多篇相关主题的文章,从中修枝剪叶,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形成有结构、有层次、有重点的成套知识。以后需要用时,便可以将相关知识信息迅速提取出来。看书也是一样的道理,从一个主题入手,将这个主题内的所有经典类书籍都尝试看一遍,并作总结。从中思考不同作者间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的见解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样可以通过归纳总结让自己构建这个主题内完整的知识体系。

整合阅读是要能做到全盘了解、系统思考的基础,火候愈高,愈有助于更高层次的思考与规划工作。所以,演练整合阅读,就在培养整合能力;拥有整合能力,便能运用于整合各种范畴的事物。

懒而美

勤奋与懒这个话题之前奇葩说某一季总决赛中有过讨论,相当精彩。有些人一听到这个辩题,”有什么好讨论的?懒肯定是不好的啊。”

但事实上,懒也有美的时候。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有时候就是需要这些懒人,因为他们会去动脑,思考怎样用更少的精力更少的资源去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他们会思考如何用更有效的方法或发明更有用的工具来减轻人的负担。比如,自行车肯定就是那些不愿意靠双腿走路的懒人发明的嘛,双脚一蹬就可以走很远的距离。相反的,勤奋有时候也不是一件好事。一个人如果过于勤奋,什么事情都想要靠蛮力来解决,那就会陷入一整天都在做一些琐碎的事情,不去思考用怎样的方法来让自己更高效地完成任务。用知乎上流传非常广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但不得不说,并不是所有懒人都是应该褒奖的,很多人是真的懒。而要达到懒而美,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企图心,有责任感,即是让自己或者身边人、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的动力;二是需要有毅力,很多事情的改变并不容易,他必须能够有长时间的研究思考,方能有让事情进步改善的方法;第三个还需要有强的执行力,在这个新的方法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运用。

所以我们说,经由想要偷懒而对任何事物引发改善的念头,达到偷懒的目的,也促成事务的作业流畅,以及组织或社会的效率提升,从这个角度而言,懒惰胜过了勤快。

格局的自我培养

从长远来看,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如果想要往更高的职位,更好的平台去发展,具备足以担当大任的条件,就必须要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大将之才”,即格局要大。要有这样的大格局,成为大将之才,就需要从基层的工作开始培养自己有正确的思维、态度和观念,长年累月才能给后面的大格局提供充分的条件。

大将之才要具有的几个基本条件。
首先要能够客观的看待事物,只有客观才能做到中立、全面,不偏颇。倘若在判断一件事情的时候,夹杂个人情感、存有私心,那就会对决策有所影响、局限,格局便无法扩大。其次,是思考、判断事物时的平衡感。具体来说,就是需要能够纵观全局,全盘考量牵涉到的所有层面。除了看的面要广之外,还需要能够看得足够远,如此一来决策的品质才能提升。

客观、无私地进行判断,均衡、长远的思維都是培养自己具备大格局,成为“大将之才”的基本条件。所以这些观念从基层开始就要开始有意对自己进行培养和练习,直至让自己将这些观念内化成为习惯之后,对事物将会越看越清楚,逐渐强化认知力和洞察力,格局也会随之放大。

此外,大格局的培养,必须要有去克服、去执行的主动积极态度,而不是消极地逃避,或便宜行事得过且过。由于问题往往不是一次性能够全面解决,需要我们能有足够的耐心和强有力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持之以恒地克服每一关的挑战,方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练就一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毅力。

除了具备以上正确的观念与态度之外,还必须提升思考事情的深度与广度。我们常说,要以长远的目光去看问题。当我们能够形成长线去对问题进行思考时候,对事物的看法将更加全面、中立,整个人也会更加理性、睿智。

因此,用于思考的时间必须不断加长。思考是最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行为,思考时间加长并非要特地规划一个时段来进行思考,真正的重点在于养成思考的习惯,能够随时随地思考,走路、搭车、排队等以及所有的零碎时间都可以思考。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并且养成思考的习惯,思考的时间自然可以不断加长。(可以参考《不止暗时间》)

最后,还需要有能够从外部资源汲取知识力量的能力。阅读就是一种提高的方式,需要我们培养阅读的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知识的吸收才能不断持续。阅读相当于在我们从工作中累积经验之外多了个获取知识经验的渠道,所以利用好阅读对于我们打开更大的格局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压力管理

社会变化发展如此之快,无形之中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细想一下,我们的压力来源于哪里?据观察,压力往往来自于我们本身对事物的不熟悉、不确定感,或是觉得目标里我们太远难以达成。那么,缓解压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去了解,全面掌握事物的状况,并设法提升本身的能力。一旦“学会了”、“熟悉”、“清楚了”,对相关有了掌控力之后,压力自然会减少直至消除。面对压力,我们不应该逃避,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所以也缓解不了压力,因为不去解决问题我们自身的能力不能得到提升,压力依旧存在。

由此可见,压力也可以测试一个人的能力。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压力大小也不同,能力较强者,感受到的压力便较弱。一个人能够负荷的压力强度,也因此反映出他的能力高低或对事物的熟悉度。压力的存在,代表欲达到的标准高于实际情况;而压力的消除,代表能力较先前提升。

反过来说,一个人一旦感受不到压力的存在,就应该引起自己的注意了。因为这表示在能力提升与个人成长上,少了一股相当重要的动力来源,这样的环境虽然安逸,却无助于成长。就此而言,压力的存在有其正面意义,我们不应该害怕、排斥压力。

最后

千万别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对于生活与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思維理念和正确的态度,再加上足够的用心,都能把它做好。而我们的一生不就是无数个这样的瞬间组成的吗。

by:handsome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些道理让年轻人少奋斗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