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最开始的感觉就是真的好厚啊,不过细读之后会发现是三本装订版,书中的语言非常浅显,幽默,而且是通过最生动的故事和分析,教你如何——坏话好说、狠话柔说、笑话冷说、重话轻说、急话缓说、长话短说、虚话实说、废话少说、把话说到心窝里。
越是深刻的道理,越用精练、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
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值得阅读。我读的很开心。
第一本书:
刘墉先生以“沟通”为主题,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并通过详尽的案例加以佐证。为什么要进行沟通呢 向什么方向进行沟通 如何突破沟通的障碍 这些问题都一一被解答的同时,我逐渐明白了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沟通是双向性的,在工作、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工作中,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无时无刻都需要沟通,要把工作做快做好,沟通必须是畅顺而有效的。但是,沟通并不是简单的事儿。
有效的沟通也需要技巧
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其次为达成共同的协议,需要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最后解决问题。通过看这本书,我深刻感到沟通的好处,沟通可以解除误会、达成合作、加快办事效率、带来积极收获。
沟通的关键包含真诚的态度。要想通过沟通打动听者的心。首先沟通要发自内心,真心诚意,态度谦和,一丝不苟。只有这样对方才会在交流中会接收到你的诚意,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使对方在情感上引起共鸣,重视你们之间的交流,才会有下一个阶段的互动分析、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沟通无处不在,好的沟通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学会好的沟通海提升自身形象和人格魅力,现实生活中身边的魔术师这点做的很棒!
第二本书:
这本书谈的是些微妙的东西,比如从接电话的第一个“喂”开始,抽象到教你养气的方法,甚至引申到为什么有人“能在马背上得天下,却不能在办公桌后面治天下”,
看完本书突然发现一个简单的“喂”字的作用竟然如此之大,这些类似的说话与人沟通的技巧可是我过去遇到却从没注意的事,也许影响过我的生活,而我却浑然不知啊。
刘墉先生举了一堆例子,甚至分析“风水”、动作、群众心理和行为语言。以此证明我说的不是玄学,而是科学。
书中以“沟通”为主题,生动有趣通过故事形式讲述了诸多沟通技巧。
有些人特别被上级赏识,可能因为他说话的语气。不同的语气会给人不同的感觉;有些学生特别被老师喜欢,可能因为他听课时的坐姿。
有时候你的坐姿可以透露出你在想什么,是否认真听讲;有些业务员的业绩特佳,可能因为他知道挑选座位。不同的座位截取到的信息便不同。有些公司给人很好的第一印象,可能因为接线小姐会说“喂”。
声音轻柔或响亮,都会给人不同的第一印象;在大家不注意的地方下工夫,才能给人说不出的好感。要偷偷地下工夫,才能说到心深处!
原来,细节的地方这么重要!
第三本书
其实,很不喜欢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去完成。
不过没有这种约束,自己又很容易中途放弃也是真的。
文中,刘墉老师说:“教小孩也可能言多必失。孩子要写作文,你先问他题目是什么,然后发表一大堆你的想法,只见孩子瞪大眼睛看着你,举着笔,不知怎么写了。是你上学还是你孩子上学啊 你为什么不让他发挥孩子的创意,让他海阔天空地去写作呢?
很震撼,因为小时候遇到过,长大后自己也这么做过,哈哈,再次之前并不觉得在做一件不好的事情呢。
据心理学家统计,许多由爱讲话的父母带大的幼儿,不但学话不比别的幼儿快,还可能慢得多。为什么 因为当那孩子才把头转向电视的时候,大人已经帮他开了电视;当那孩子才看一眼奶瓶的时候,奶嘴已经被塞进口里。神通广大、观察入微的爸爸妈妈,随侍左右察”眼“观色,你一言我一语,哪里还需要孩子开口说话。他不用说,就有了,他怎么可以快快地学会说话
看到这段话,我深有感悟,我们大人们总是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到孩子的身上,殊不知,有时反倒会扼杀了孩子的丰富的想象力,你不信任孩子,总是尽可能的去帮孩子完成各项大小事务,那孩子的成长空间又在何处 一人的成长不正是从那一次次的犯错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不断成长吗?
作为一名幼师,虽然就去帮忙过两天以后再没有去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着实偶的浪费,不过身边却有很多长在岗位上的幼儿教师们。
我不禁想,她们是否也做了类似的事呢? 我应该和她们极力推荐这本书。
除此之外,最简单的一个字,给人的感觉都完全不同。还有,在演讲的时候,不管内容如何,先得有一种气势,懂得起承转合。还有如何做手势等,都是需要培养和训练的。
这和这两天的的大咖分享旧不谋而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