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吴思思 0130

一、实验内容

将大板的“按键控制数码管”改成适合小板的程序。(每按一次独立按键,数码管的数值增1)

二、大小板的差异


实验二 吴思思 0130_第1张图片
大板


实验二 吴思思 0130_第2张图片
小板

经过对比发现,大板与小板有三点差异

1.位选的控制不同。大板为3-8译码器,有3个控制端口,而小板直接由4个端口控制4位数字的位选。

2.独立按键不同。

3.大板为共阴结构,而小板为共阳结构。

三、代码修改

1.位选信号改为四位,根据电路可知P2.0-P2.3依次表示数码管的从高到低位。

sbit LSA=P2^0;

sbit LSB=P2^1;

sbit LSC=P2^2;

sbit LSD=P2^3;

2.独立按键使用Init1即sbit Init1=P3^2;

3.由于小板为共阳结构,每一位的段选信号低电平有效,将大板段选代码化为二进制并取反。确定二进制位置与abcdefdp对应方式。并不是正方向对应而是第一位代表“dp”,第二位代表“g”,第三位代表“f”,第四位代表“e”,第五位代表“d”,第六位代表"c",第七位代表“b”,第八位代表“a”。例如显示数字“1“时,需要bc亮,即“1111 1001”。修改代码为u8 code smgduan[17]={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9,字形码

实验二 吴思思 0130_第3张图片
字形码设计

4.动态数码管显示,switch函数中case(0)代表显示第一位也是最低的那位即P2.3由前方定义可知P2.3由LSD表示,故此时LSD应置0表示显示。以此类推,switch 函数修改如下:

switch(i)

{

case(0):LSA=1;LSB=1;LSC=1;LSD=0; break;

case(1):LSA=1;LSB=1;LSC=0;LSD=1; break;

case(2):LSA=1;LSB=0;LSC=1;LSD=1; break;

case(3):LSA=0;LSB=1;LSC=1;LSD=1; break;

}

5.小板置1为无效,故消隐应修改为:P0=0xff; //消隐

6.main函数中K3按键改为Init1与上方对应。

四、完整代码

/**************************************************************************************

* 为确保数码管显示正常,请将JOE跳线与VCC短接  

***************************************************************************************/

#include "reg52.h"

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

sbit LSA=P2^0;

sbit LSB=P2^1;

sbit LSC=P2^2;

sbit LSD=P2^3;

sbit Init1=P3^2;

u8 code smgduan[17]={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9,字形码

u8 number[4]={0,0,0,0}; //用于显示计数值的4位数

/*******************************************************************************

* 延时函数,i=1时约延时10us

*******************************************************************************/

void delay(u16 i)

{

while(i--);

}

/*******************************************************************************

* 动态数码管显示

*******************************************************************************/

void DigDisplay()

{

u8 i;

for(i=0;i<4;i++) //依次显示第1-4位数字

{

switch(i)

{

case(0):

LSA=1;LSB=1;LSC=1;LSD=0; break;

case(1):

LSA=1;LSB=1;LSC=0;LSD=1; break;

case(2):

LSA=1;LSB=0;LSC=1;LSD=1; break;

case(3):

LSA=0;LSB=1;LSC=1;LSD=1; break;

}

P0=smgduan[number[i]];//发送第i位数字的字形码

delay(100);          //延时约1ms

P0=0xff;              //消隐

}

}

void main()

{

u16 n=0, m=0; //n用于存储记录按键次数的值,m用于临时变量

u8 i=0;

Init1 = 1;      //读取IO口前先置1

while(1)

{

if (Init1 == 0)        //若按键Init1按下

{

while (Init1==0);    //等待按键Init1抬起,确保按动一下,计数加1

n++;              //计数加1

m=n;

for (i=0;i<4;i++)  //依次将计数值n的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数字赋值给number[0-3]

{

number[i]=m%10;

m=m/10;

}

}

DigDisplay();        //调用显示函数显示计数值

}

}

五、结果


实验二 吴思思 0130_第4张图片
最终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实验二 吴思思 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