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谈,闲话写作

四月,梅雨的季节,放晴的天数似乎用一个手都能数得出来。整个人仿佛也是湿漉漉的,提不起精神。堆积的工作,发霉的心情,慵懒的状态……感觉好像全世界都在和自己作对。

随笔杂谈,闲话写作_第1张图片

想要写一些文字发泄一下,想要创作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人物,他的喜怒哀乐由我决定,他的言谈举止由我书写,他的一颦一笑由我刻画。然而真到了动笔的时候,却挤不出半个字。很想问问,那些大师们是怎么将一个个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鲜活得仿佛要从字里行间跳出来一样。为何我们写出不那么有感染力的文字,望着空白的文档,闪烁的光标,只能是空余一声叹息。


这段时间尝试着在读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希望能学习一下国外名家们对于小说的创作技巧。不过说实话,看着有些吃力。小说的时代背景很强,很多情节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形态和历史人文去理解。这对于历史学渣的我来讲,还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回想起上学时,听到过这么个说法: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也正应了这句话,读这样的小说,逼着我不得不去了解普法战争,了解巴黎革命,了解关于当时法国的一些社会形态和人文历史。通过对那些时代背景的了解,再回到小说的阅读上,多少能增加一些对作者描写意境的体会。

说实话,这样的阅读很辛苦,苦到甚至有时候想就这样丢开算了。可能一篇小说读下来,需要花费多半的时间来查资料。但也正是这样的过程,让我更加体会到了为什么说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莫泊桑对于人物的刻画并不是浓墨重彩很夸张的那种,反而是尽量趋于自然的描绘。结合当时的生活环境,有时可能是一段心理活动的独白,亦或是一个场景片段的描写,就能将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的表现出来,不带一丝拖沓的文风。一代短篇小说巨匠,文学功底可见一斑。

随笔杂谈,闲话写作_第2张图片
莫泊桑小说集

谈到莫泊桑,个人对他印象较深的一个作品是《项链》。小说仅以一条项链为主线,通过它与多重人物关系捆绑,辅以心理活动的描写,将女主人公贪慕虚荣公追求享乐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篇小说入选过中学课文,具体是哪个年级的课本就不记得了。还记得当时学的时候,其实半知半解,只当故事来看,老师教的也多半是考试相关的内容。而今再读起来,发现莫泊桑在一个多世纪前对于这种故事矛盾的描写,哪怕是到了现如今依旧能够贴合某些生活场景。多少人被爱慕虚荣的心理作祟,最终就像小说中的主角马蒂尔德一样,尝到了自己酿下的苦果。

随笔杂谈,闲话写作_第3张图片
莫泊桑

经历过父母离异、学校除名、社会动荡、应征入伍……这些种种的人生苦难,都成为了莫泊桑一生创作的重要素材。或许,文学的创作就是这样,从生活中取材,发现点滴,再将之进行升华,最后引发读者的共鸣。

可能有人会说,我的人生不像这些大作家一样,生在乱世,有着种种坎坷的经历。的确,普通人的生活很难有策马奔腾驰骋疆场的波澜壮阔,也少见轰轰烈烈至死不渝的凄美爱情。那么,多读书吧!去体会这些文学大师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悟,对自己也多少会有一些启发。你看,只是下了几场雨,刚好又遇上了一本难啃的书,我就牢骚了这么多。相信更有天赋的你们,通过阅读和感悟,一定能创作出更好的文字。



昨日在新认识一个书友,正在读林徽因,文章的笔触无不透着一股少年心性和时光静好的味道,看着自己也觉得年轻了。说实话,林徽因的作品我读得并不多,也许最让人能记住的就是那首《人间四月天》了。诗中字里行间对爱的那种赞颂,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吧。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随笔杂谈,闲话写作_第4张图片
人间四月天

生活终究还是该充满阳光的,雨水洗涤过的空气也更清新。在这个四月的时节,写下这几句诗刚好应景。把它献给每一个爱阅读爱写作的朋友,愿你们爱生活,也爱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杂谈,闲话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