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头发蓝眼睛的孩子也一样

黄头发蓝眼睛的孩子也一样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闺蜜在澳大利亚,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周末越洋跟我聊了近3个小时,共同探讨关于一个白人孩子的故事。

      男孩,4岁半,大班,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相处困难,经常动手打小朋友,倔强、易怒、容易发脾气,喜欢大喊大叫;家里有大两岁的姐姐,经常被他打哭。

        从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来看,有可能是原生家庭出现一些状况,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在陪伴时有类似行为,例如对孩子的关爱很少、经常会发火、打骂、家庭成员在沟通时习惯使用喊叫等错误的沟通方式,处理问题时简单粗暴。

        通过询问,了解到孩子的父母都是白种人,离异,分开时姐姐的抚养权判归母亲,男孩的抚养权判归父亲;孩子的父亲有犯罪行为,曾被判入狱,母亲通过法院申请变更男孩的抚养权,并要求幼儿园未经监护人同意,不得由父亲接走孩子。

        和孩子母亲交流中,闺蜜了解到,几个月前孩子从父亲那回到母亲身边,原因是父亲性格暴躁,有暴力倾向;母亲担心父亲没有能力照顾、教育孩子,所以要回了男孩的抚养权,回来后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幼儿园表现差不多,甚至更严重,例如几点睡觉、在家干什么基本都是由男孩自己说了算,和姐姐一起玩时,经常会攻击姐姐,一旦有事情不合心意,便会大闹,妈妈也很无奈,不知道怎么办。

        儿童与成人的心理有很大不同,成人的世界中,可以通过语言沟通和交流,而儿童不具备表达自己行为的能力,还有很多行为是潜意识,无法表达,所以他们所感受的焦虑,只能用行动和不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游戏是儿童最重要的表达媒介,在玩耍和游戏中,孩子们通过模仿的方式,表达愿望、展示学习到的生活经验,成人不能仅关注孩子的表面现象,应该将所有原因和表征都纳入考虑、分析、解读,才能够判断和解释孩子行为的意义。如孩子们在游戏时,通常会玩一会积木,放下积木又去做别的,很短时间又会换一个玩具或游戏,家长会认为孩子没有耐心、专注度不够;其实孩子如何游戏,为什么突然改变游戏内容,以及选择什么样的东西来表达游戏的内容,所有这些元素都有内在联系的规则,只有家长充分利用游戏时孩子的表现,从分散的游戏元素中,找到孩子想表达的意愿,理解孩子表现的原因和理由,理解这些行为的意义,才能完全、正确解读孩子行为的表达。

        这个案例中的孩子,原生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好,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孩子在没有关爱的环境中生活,极度缺乏安全感,在暴躁的父亲身边长期受到压抑,处于焦虑状态;例如他会经常要求自己说了算,很固执,对家长和老师都不信任,和同伴相处简单粗暴,这些行为都可能是过度焦虑的表现,而他也习惯通过攻击行为来宣泄焦虑情绪。

        不同于儿童期的青春期,强烈的焦虑情绪可能会变得更加外显、尖锐,因为这一时期孩子自我已经开始发展,所以他们的表现常常会伴随着挑衅和暴力的抗拒,家长会感受到孩子明显的叛逆行为,如顶嘴、争执、对着干、拒绝沟通等等,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如果负面的情绪能得到成人关注,那么焦虑就有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释放;如果家长感觉孩子严重焦虑时,应该积极寻找引起他们焦虑的原因,并且运用专业方法帮助孩子及时缓解压力,降低焦虑水平;当孩子的焦虑得到缓解,对成人的信任感会增加,更能真实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也更为亲密。

儿童教育注意事项:

        一、“负向关注”是错误强化:

        对孩子来说,获得别人的关注往往意味着“我更受人欢迎”,当他发现“我一打别人老师或者家长就会关注我”,会把成人关注他的行为当做了一种 “奖励”,有可能希望通过频繁的攻击他人,获取更多关注。

      孩子出现攻击行为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师解决的方法是“置之不理”!取消关注,不予理睬,当“奖励”消失,孩子发现行为吸引不了成人关注,无法达成愿望时,会选择逐渐放弃“负向关注”,攻击行为会减少或消失,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孩子的攻击行为。

        二、通过模仿攻击行为从而具有了攻击性:

        案例中的孩子,前两天和小朋友因为一把椅子,把对方打哭,老师问他为什么会打小朋友,他理直气壮地说:“因为他坐了我的椅子!”老师问: “你有告诉小朋友这是你的椅子吗?”他一脸茫然,显然看到对方坐在他椅子上时,直接过去打哭小朋友抢回椅子,根本没有沟通和协商;在原生家庭中,有可能他看到父母的交流方式就是大声喊叫,父亲有暴力行为,习惯用武力解决问题,孩子通过观摩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式,每当有类似的情景出现时,孩子很容易采取攻击行为,因为他只会用唯一的这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一旦错误的方法成功后,孩子获得了经验,就会复制攻击行为,更有可能去反复攻击他人。

        a.不要轻易对孩子施暴,如果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孩子学习并模仿这种行为,在以后的生活中,只会使用暴力来解决所有的事情。

        b.如果父母因为冲动而打了孩子,一定要在事后解释自己的行为,做好善后工作,并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同时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三、孩子感觉到被关注、被爱着、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当孩子认为自己不被人喜欢(尤其是不被父母喜欢),会认为自己非常卑微,没有价值,遇到挫折时就很容易出现攻击行为,习惯动手解决问题。

        a.给孩子一些自主权,如对孩子多一些信任、包容和关爱,给孩子自己可以做主的机会,让孩子表充分表达自己愿望等等。

        b.和低龄孩子做游戏:扮演游戏是最好的合作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和感受。

        c.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尤其是低龄孩子更害怕父母争吵,因为他们不理解为什么父母会吵架,会简单的认为都是自己的错,所以父母吵架时,孩子更多的感受是自责和内疚。

        无论什么种族,地处哪里,孩子的教育都是家长最关心的,也是最容易引起家长焦虑的原因之一,家长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根据孩子年龄特点,个体差异等相结合,才能帮助、支持孩子健康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头发蓝眼睛的孩子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