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和成熟,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开通并且致力于维护新媒体渠道。当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累计的用户数也在不断增长时,作为新媒体的运营这个时候应该将运营的经历放在培养用户习惯上。
但是,大家都知道,习惯这种东西是很难培养的。要很长时间的提示,并且用户也愿意接受的前提下,才能慢慢累积和加深印象。例如早睡早起、按时健身、定期排山或者阅读等等。所以,这个时候运营人员就需要一些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用户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习惯了行左靠右、看书从左到右的横向阅读等等,当这种思维形成一个固定的行为模式之后,大家慢慢的都会按照这种模式去执行。这种习惯可能并非我们与生俱来,而是慢慢的成长通过内外部环境而培养的。那么,如何去有效的培养用户的习惯,从而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呢?
1.首先创造一个外部环境或者提示来激活部分用户的需求
2.创造一系列可以执行的客观条件
3.当用户按照这种提示来操作后进行一定的奖赏。
就拿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美妆产品为例,现在越来越多的女生都变得更独立自信,当“世界上只有懒女人,没有丑女人”的观点慢慢流行起来后,越来越多的女生慢慢的种草各种化妆品。口红几百只、眼影几百个完全都是正常的事情,可能部分女生还会坚持不化妆不出门。
那么,这个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呢?
首先,肯定是外部环境暗示,更多女生想让自己变得更美丽,通过良好的“颜值”来吸引更多人注目
其次,越来越多的美妆产品是客观条件,可以让用户更快的享受更好的用户体验,只要简单的装扮就能变得更美。
最后,化了一个美美的妆,不管是出门约会、看电影、吃饭还是逛街,可以让自己更自信,也能收获更多异性甚至是同性的目光,让自己的更开心,进而越来越肯定,坚持化妆是一个值得坚持的好习惯。
从此后,不管是陪谁外出,去什么场景,都条件反射会让自己简单的化妆变得更精神。
了解了用户习惯之后,慢慢的就可以开始研究如何培养用户习惯。一个企业想要更好的站在主导的地位去创造和培养用户的习惯,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不管每次实践的效果如何,一定要敢于去尝试和犯错,并且做好每次的总结,多次的迭代和尝试总会总结出一些正确的“套路”
下面,就简单的结合一些运营大神总结的经验来说明一下:
1.需要找准时机,深度的挖掘用户的需求从而激发用户的渴望。
2.提供可执行的客观条件,优化整个用户体验
3.即时做好奖励,让用户能快速体验到这个习惯的好处并且加深印象。
一、找准时机挖掘需求:
部分产品的市场可能是非常饱和或者说竞争非常强烈的状态,那么在用户已经习惯其他产品的情况下如何快速来了解并且喜欢我们的产品。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都会说,抓住用户的痛点就能下手了,问题是如果其他同类产品也能解决用户痛点或者是你的产品也同样无法解决用户痛点,这个时候这种方法就不适用了。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去重新回归场景,寻找用户的“空窗期”见缝插针。例如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就是定位非常精准的,每首歌后面可能每个人有不同的故事,体验百般生活或者分享生活,让用户能得到自我情绪的抒发,也能更好的去体验歌曲背后更多的故事。
虽然听音乐是听的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可能也只是简单的想听听偶像的声音,并不是一定要评论,但是,你先找到一个让用户培养习惯的入口。在我们进行暗示和激励用户行为的时候,一定要用比较细、实的理念出发,太大或者太空泛可能让用户都不知道你的亮点和入口的具体切口。
比如服务号“健康猫商城”,如果寻找的用户空隙是“大牌正品商城”你们觉得能很好的激起用户的购买需求么?反正我个人是没什么兴趣。但是如果用一句“低价正品品牌鞋服、运动器械、电子产品、保健产品等全品类运动产品商城,爱运动爱健康爱生活”
对于那些比较爱运动、关注个人健康的人来说,需要购买运动健身产品的时候,可能通过正品低价的按时就进入看看了。
那么,有哪些方式可以协助我们运营人找到“用户空隙”呢?
大量科学实验显示,几乎所有的行为习惯的“暗示”都可以归为以下四类:
情境、时间、情绪状态、前奏行为
暗示类型1:情境。意即用户所处的具体而生动的场景、环境
从用户使用产品的典型情境出发,思考的更具体、生动、细致一点,就不难找到激发用户习惯的第一步:用户暗示语。
比如刚才「网易云音乐」的例子:听歌写评论
或者「健康猫商城」的例子:爱健康爱运动爱生活
暗示类型2:情绪,意即触发用户使用产品时的心情状态
通过情绪为入口的暗示一般比较适合比较感性化的产品。比如直播类APP、K歌类APP。比如“全民秀才艺”、“人人当主播”、“玩转你的美”……
这些千篇一律高度同质化的slogan形同虚设,怎么能暗示关联产品呢?
暗示类型3:时间,意即适合使用产品的特定时间
比如,「罗辑思维」自媒体始终早上六点的一条语音(现改成了7点)。
又比如,「十点读书」,光名字就非常清晰的进行暗示了。
此处就培养用户习惯的“暗示”进行解说,不对具体产品功能、内容进行任何质量高低的评价,更无任何推荐的意味。
当然,一天也就24小时,不多不少,如果产品没有特别的使用“时间”特性,我们还可以从“紧挨的行为”入手,也就是前奏行为。
暗示类型4:前奏行为,意即做完一件事情后紧接着很可能会做的事
比如,我们绝大部分人早上起床后都会刷牙、洗脸。相对于洗脸,刷牙就是个前奏行为。如果你正在运营一款刷牙后用的产品,就可以以“刷牙”作为“暗示”
二、提供可行的客观条件:
当用户接受并且开始慢慢的理解“暗示”的时候,紧接着我们就一定要考虑整个执行过程中的用户体验相关的问题了。用户体验属于产品经理侧重考虑的范畴,本文不再深入探讨。
三、即时奖励:
用户按照提示并且执行了之后,剩下的部分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时的“有效”奖赏,可以激发用户对新习惯的渴求感。例如喝茶、喝可乐和喝咖啡。并不是他们真的有多好喝到非喝不可,而是每次喝完之后心里的快感能让用户觉得非常值得。
目前业界我们最为多见的除了现金,还是现金,或者现金的变种(比如代金券、购物抵扣积分)等等。除了一些简单的奖励之外,要让用户深刻体验到产品带来的价值,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的。
对于运动类产品,当用户做完运动后,最能诱惑他的“奖励”可能是什么?业界的运动类产品最多的就是彰显跑步里程,消耗的卡路里,赠送积分(现金抵扣劵)等等。这些奖励对用户的激励可能只是表面的,同质化越来越强的状态下,这种激励可能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烈的效果。
心理学告诉我们,对于年轻的男同胞们,底层动机是为了“强化自身的形象”,这种情况,产品使用结束时,用户是希望自己能比别人跑的更快、更健康。
对于用户那些强烈的旧有习惯,我们不能追求“一步到位”消除、改变,只能逐步“替换”旧有习惯的方式,逐步环环分拆、瓦解、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