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学校双选会的那些事

引言:不经历几次双选会,不参加几次校招专场,怎么能给自己客观定位?

正是秋冬招聘会热火朝天的季节。参加了某建筑类高校的冬季双选会,学校的组织紧凑有序、细微周到。今年居然有700多家单位参加,同时吸引了众多周边高校、甚至周边城市的高校学生来参加双选会,可谓规模宏大。

参加学校双选会的那些事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企业间的交流

1、当央企遭遇央企

学校送招聘人员去学校双选会现场的大巴上,座位背后有一男一女正在聊天。

男的说,前几年纺织行业遭遇了寒冬,国企纷纷倒闭。国家搞一带一路后,整个纺织行业才刚刚有了起色。现在市场上活得好的、活跃的,基本都是私人老板,其中山东有一家,浙江有一家,再就是新疆有……

女的问,那你们单位是什么性质?

男的回答说,我们是央企,经***,股市代码是******,都可以查到的。你们是什么单位?

女的回答说,我们是中**局。

男的立马说,那你们也是央企,规模比我们大多啦,这几年人员情况怎么样?

女的说,人员流失很严重,一般新员工合同签3年,3年到期后大部分员工就辞职了。

男的说,恩,现在的孩子都不想吃苦,不愿意跟随项目去深山老林。

尤其是员工们作为独生子女这一代,父母对孩子职业导向影响很大,在我们单位,离职率也很高。

2、我奶奶想我啦

我们的邻居摊位是浙江的一家地方道桥施工企业,因为一开始应聘的学生不多,我们两家就聊起来。

浙江单位的人事主管小A说,这几年招聘形势不好,很难招到如意的人才,孩子们就业意愿不是很强,就那么拖着,不想就业找工作。现在孩子们家庭条件好了,尤其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都不愿意跟着项目到山沟沟里施工。为了充实一线人员,我们的人才招聘标准已经从211降到了二本甚至三本。另外,员工的流失率越来越高,之前招到一个家是辽宁的小伙,招聘之初,问他离家那么远不想家吗?小伙干脆利落地说,男孩子学土木已经做好了四海为家的准备。不成想入职两年后辞职,辞职理由是`我奶奶想我了`。奶奶咋过了两年才想起来想孙子呢?孩子们辞职的理由哦五花八门。

参加学校双选会的那些事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学生们的求职心态

1、用力过猛,便不想再用力

有个硕士研究生,本科在我公司所在城市就读,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二本院校,硕士考进了这所行业知名的211高校。

或许考研用尽了他的洪荒之力,他再也不想吃苦,再也不想去一线工地,从发电子简历起,就不停地询问,可否让他留在公司总部,不去一线?

小伙子基本了解公司经营情况,所以就职我公司意愿性挺强。但必须让我做出承诺,入职后不去一线留总部。

我回应说,一个技术型员工,不从一线做起,不了解、不熟悉公司基本的主业务流程,又怎么可能在总部做好监督指导的职能?

小伙坚持说,那你得告诉我,我去了一线,公司有没有规定,一年还是三年必须回总部?

我微笑着坚决地回答,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一个人的学历,只不过是入职的敲门砖。在单位里,一个人的"才能"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不是员工自己说出来的,别人说你行才是真的行啊。

(嗨,小哥,你不自信啦!单位怎么可能把一颗闪闪发光的金子长期埋没不用?)

2、我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有一家图书公司,开特色书店,特地在招聘现场带来一小黑板,上面写着"咖啡","读故事","新书导购","文具导购"等等岗位需求。

因为图书公司新开的书店地处城市近郊,也算是留在这所城市了。

所以即便是起薪不高(2300-2800),至少是和图书打交道,至少是在室内,还可以学习磨咖啡,还可以带着孩子读绘本……所以,学汉语言文学的、会计的、物流管理的姑娘们结伴前来应聘,不问专业,不问学校,只问"你什么时间可以来上班?"

有个小姑娘前来投简历,我是学金融学的,可以来书店吗?

招聘人员问,你想做什么呢?

小姑娘迟疑地回答,我不知道啊。

招聘人员说,那好吧,你什么时间结课过来实习上班?

小姑娘说,我们学校是12月份,可以吗?

招聘人员说,可以啊,我给你记下,到时候给你发短信。

当一个学生读了大学四年,也没想明白自己想干啥、能干啥时,只能随波逐流,被人推着走。

三、双选会互动

1、你在招聘会上转了几圈了

已是下午一点半,有个小伙子前来投简历。

招聘人员问,同学,你都转了几圈了?

小伙说,哈,我还没转完呢……

……

(嗨,那位同学,知道否?你一出口就可以判断你的应变能力?)

2、你投了几份简历了?

另一小伙子来投简历。

招聘人员:同学,你投了几份简历了?

小伙子说,我投了3份,一个是**,一个是**,另一个是**……

……

(嗨,同学,流水账式的回答?!验证了你是否具备分析总结的能力哦。)

3、工资!工资!

有个小伙子边走便高声打电话:"爸爸,我又投了一份简历,这家单位说转正后工资给开到一万多呢!"

(嗨,同学,门槛工资真的是你入职的第一要素吗?)

4、设计 or 施工

"你们是设计还是施工?"

"我们是施工,不过我们是城区道路施工,因此叫市政工程施工。"

"哦,不用天南海北地漂?"

"不用,就在城区。"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搞设计很累很枯燥,搞施工很苦很有挑战性,这个,要认真考虑。)

、先解决诗和远方,苟且暂回避?

95后的学生已然走向社会前台,有钱才能解决基本生存问题,有环境才能有品质生活,有闲才能拥有诗和远方。

各家公司斗智斗勇,纷纷迎合年轻95后的心态。

参加学校双选会的那些事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参加学校双选会的那些事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那么职场的奋斗呢……

人生的价值体现呢?

非得有苟且才有诗和远方吗?

这是一个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参加学校双选会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