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学罗伯特巴乔,忧郁的站在罚球线上

不要再学罗伯特巴乔,忧郁的站在罚球线上_第1张图片

有些时候做一件事,前期非常努力准备了很长时间,最后一个环节没做好,结果以失败告终。自己惋惜的同时,也痛苦的接受着来自各路人马的安慰。

相信以上场景每个人都很熟悉,比如考驾照,联系的时候都很顺利,结果上车考试的时候压线了,考试自然没通过。精心的准备了一个上千万的项目投标书,前期用户也沟通了,开标时比竞争对手高了几万块钱,结果最低价中标,错失了一个大单。

我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供配电设计,熟悉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要考个职业资格证,也就是注册电气工程师证书,刚工作一年的我也在大家一片吆喝声中报了名,最后成绩离合格线只差一分,当时也特别懊恼,原本就得不到和差一点得到,结果一样,但感觉差之千里。第二年我又报了名,这次也是按部就班的复习,但是专注程度自然较上一年要高,不想再重蹈覆辙,复习标准自然不仅仅是过合格线,而是要高出合格线几十分,结果自然顺利通过了考试。本来可以一次搞定的事情,我花了两年,时间和精力成本自然要高出许多。

小事差一点成功,可能悔恨一时,大事差一点成功,必然悔恨一世。

喜欢足球的人都知道巴乔,1994年世界杯意大利与巴西的决赛中在最后一刻罚失点球,错失了世界杯,留下了伤感的背影,造就了“成也巴乔,败也巴乔”的传奇。2006年世界杯决赛,法国对阵意大利,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红牌罚下,最终法国点球惜败意大利。世界杯决赛已经是足球界的最顶级赛事,差一点举起大力神杯,球员觉得的可惜,他们的球迷更是惋惜。如果巴乔在一场联赛罚失了点球,齐达内在一场杯赛中被红牌罚下,也是差一点就成功了,故意没有人至今还记得那个点球和红牌。

成功是经历和经验,这个过程必然是:试错-修正-再试错-再修正-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会使得自己更加了解自己,定性的感知了自我的自制力、执行力、领导力发展的程度及优缺点。下一次做事时,会特别注意并进行改进。小事的成功,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成功了叫成长,失败了是经验。做大事的过程也是一样的:试错-修正-再试错-再修正……成功。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力达成既定目标,关键是积累的过程。

“《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为了拍好《阿凡达》,前后准备了近10年时间,期间为了能够完整把握3D效果,他参与了另一部3D电影《地心历险记》的制作。好莱坞的另一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为了追求《盗梦空间》的完美效果,他准备了10年。为了使自己真正拥有驾驭宏大场面的能力,他在《盗梦空间》之前连续接拍了《蝙蝠侠》系列的《开战时刻》和《黑暗骑士》。”-----摘自《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

做任何事情都方法,只不过有的人做过了并做到了,有的人做过了但没做到,最终自己打败了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再学罗伯特巴乔,忧郁的站在罚球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