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随时随地感动,但请不要盲目随波逐流

最近在《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这本书里读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

2009年以前,英国税务海关总署为解决民众迟缴税款的问题想了许多方法,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通知信函,尝试了多种多样的沟通手段,一遍又一遍的强调迟缴税款的严重后果:高昂的利息费用、滞纳金以及吃官司。但这些方法仅对小部分人有用,对更多的人根本不起什么作用。2009年初,在请教了INFLUENCE AT WORK公司后,英国税务海关总署对标准版的缴税通知函作了一个小小的修改:把按时纳税的真实人数(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写上去。

就是这个几乎零成本的小改变,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根据试点研究,迟缴的税款总额大约有6.5亿英镑,使用新通知函之后,征收上来的税款达到了5.6亿英镑,清缴率达到86%。而之前的一年,迟缴税款大概是5.1亿英镑,最后征收到2.9亿英镑,清缴率只有57%。

为什么成千上万的人会因为标准通知函上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改动,就乖乖寄来了支票呢?

书中分析,答案就来自于一条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之中,科学的说法是社会认同原理,通俗点讲就是从众心理——人类的行为会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周围的人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令他们深深认同的人。

当然,从众不单单是出于攀比的心态,它源自人们心中三条非常简单却非常强大的动机:尽可能高效率地作出正确决策、获得他人的认同、用积极正面的角度看待自我。英国征税通知函上那个看似很小的改动,之所以产生了如此显著的收效,正是因为它同时满足了这全部三条动机。

在这个忙碌的、信息量超载的社会,“大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是一个降低未知风险、高效处理信息的捷径。事实上,这样的事情我们每天都在做:比如网购总要先看好评率,比如吃饭总要挤人满为患的餐厅,比如看电影总要先查一下豆瓣评分,再比如看完范雨素总要想办法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动……

这几天《我是范雨素》很火,这篇文章我看了看,说不上有多好,有的地方甚至能明显看出编辑加工的痕迹。文中写的事情也许都是真事,但看完总觉得是自说自话,有的地方完全是个人的蹩脚的道德评价。比说她说第一个雇主是土豪“如夫人”(多别扭的一个称呼啊),说人家“不要尊严,伏地求食”。看到这段我很不理解,既然自己老板都“伏地求食”,那你是一个什么位置呢?哪里来的底气对老板指指点点呢?

不否认,这篇文章之所以感动了许多人,原因就在于作者是一名育儿嫂,也就是在大多数人印象当中属于城市底层的保姆,再加上她的经历,很容易让人看完文章不自觉的迸发出一种同情感:生活这么苦啊!这么苦还在坚持看书写文章!这么苦还在追求梦想!

就像前段时间走红的那位“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农民女诗人,据说之前已经写了很长时间的诗,走红却完全是因为媒体报道了她的励志人设:农民、脑瘫、高中毕业、坚持写诗……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套路:原来这么苦啊!这么苦还坚持诗歌创作!这么苦还在追求梦想!

一个人这样说,两个人这么说,千百个人还是这么说,以至于有人偶尔站出来稍微发出两声质疑的声音,马上就有人站出来:你知道人家多么不容易吗?你知道人家生活多么苦吗?你知道人家多么努力吗?你在这说风凉话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是不是想蹭热点炒作自己?吧啦吧啦吧啦吧啦一通乱咬。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不是人民币,我没有理由无条件喜欢你,这原本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范雨素是很苦,可谁又不苦呢?范雨素是很励志,可归根结底也不过是千千万万农民工的缩影而已。要说特别,大概也就是她能在苦逼的生活中还保留一份兴趣爱好和精神寄托罢了,这样的一种生活当然值得尊重,但要说多么感动,还真不至于。

之后又有媒体爆出,范雨素不堪大批记者围追堵截,逃至寺庙躲避,并托人捎话出来,说自己的社交恐惧症差不多变成抑郁症了,请大家不要再打扰她。说实话,看到这条新闻我莫名的有些难过,不仅仅因为范雨素,还有那些随时随地感动却又盲目跟风随波逐流的社会大众。我向来不赞成所谓的感动这个感动那个,毕竟我们并没有走进这些人的生活,单凭几千字的“事迹材料”断定一个人高尚还是卑鄙,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最起码是违反逻辑常识的以偏概全。

最后想说的是,与其麻木的随大流刷存在感,不如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毕竟,感动永远是别人的,生活才是自己的。

(关注作者公众号:小刘谈公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可以随时随地感动,但请不要盲目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