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眼花缭乱”的基因检测,有必要做吗?

第32章 “眼花缭乱”的基因检测,有必要做吗?_第1张图片
基因,人体微观世界执行者 作者:珜守约

        德国只有8200万人,但是截至2018年,已经有104人获得过诺贝尔奖,是排名全球第三位的国家。很有趣的是,德国人注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宪法禁止学前教育,不允许过早、过分的开发儿童智力。而恰恰相反,中国人却热衷于“因材施教”,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准备各种各样的培训。尤其当“天赋基因检测”在市场的包装下出现后,可检测的结果包括:音乐、文学、表演、美术天赋,速度爆发力,舞蹈表现力,智力水平,性格类型等方向,让不少的家长抱着把孩子培养成下一个“爱因斯坦、拜伦、莫扎特、贝多芬、梵高、刘翔、姚明…”的心态,给自己的孩子做天赋基因检测,想根据基因的结果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培养,试图来完成新时代下的“因材施教”,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天赋确实存在着生物学基础,比如在《第08章 天才病马凡综合征,也是“巨人杀手”》中提到的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因为基因突变导致拥有一双先天的大手,在钢琴演奏上形成天生的优势。但是,聚焦于试图寻找孩子在艺术、智商、情感、运动等多个方面的“天赋”的基因检测,却完全不具备它所设想的作用。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过去的一些结论不准确,样本容量过小,仅仅是科学研究的范畴,结论多属于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并不可靠,而且很难得到验证。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32章 “眼花缭乱”的基因检测,有必要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