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词集 |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

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的豪放,是真豪放。未经历过战斗、不怀有如此渴望的人,我想定然写不出这样的细致、结实,见血见肉。

“怒发冲冠”,是一个人气愤到极点。从屋里冲出去,奋力拍打栏杆。急雨快停了,怒气却难以消散。抬起头望向外边,“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从第一句一直到这里,整个气氛都很激烈,很有张力,充满男儿血性。

而在这样的激烈气氛中,他想到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困苦艰辛,词调遂转而显得沉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和“八千”都是虚指,说自己这些年来征战的艰辛,所有的建功立业,无非也只如尘土一般随风消散了。

这两句话蕴含着很大的悲痛。我相信岳飞不会是个怕吃苦,或者后悔说不值得的人。他的感慨,是出于巨大的痛惜,这痛惜来自于他负一身英勇奇才、却无法杀敌救国。

但是他可能至死都不理解为什么屡战屡胜,却硬是从战场上被皇帝拉回来。皇帝不惜断他的粮,撤自己的兵,也要把到手的果实拱手让人,一心求和。但他的忠诚迫使他遵守这些自己并不认可的命令。

无论怎样,他的内心必然是极度痛苦而急切的。这一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给自己的警醒和激励,又何尝不是对皇帝和那些议和派大臣们说的呢?

血海深仇都还没有算清啊!“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渴望驾兵车铁骑,将敌军一并扫荡。这里的“贺兰山缺”我偏向于理解成泛指敌军大营,并不一定是指某个地方的贺兰山(在质疑这首词非岳飞所作的说法中,就有这么一条理由,说岳飞在征战岁月并未到过贺兰山,我认为不可信)。

后面两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不只是豪迈而已,简直粗犷奔放到底了。但是今天在读的时候,我忽然心头涌起一股心酸。

所谓悲壮,“壮”为形,“悲”才是意。“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确实豪壮。但他明知这豪壮很难实现,却依然全心全意准备着把生命献出去,依然斗志满怀、激情昂扬。这是最深最深的悲。

他的理想是什么呢?不过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把这一片被践踏了的山河给收拾好了,完完整整地交回到皇帝手里。

他也没想自己领兵起义,也没怪皇帝不理解不支持。只尽一个臣子的本分,把江山从敌人手里夺回来。

后来有不少人骂岳飞“愚忠”,不该帮着南宋王朝苟延残喘。我看了心里挺难过的。一千年前的人,他们连地球有多大都不知道,就请别指望他们像我们现代人一样讲什么民主和自我了好吗?他的价值观,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用他的整个生命去遵守、捍卫他的价值观。在我看来,这份坚贞单纯,难能可贵。

如今你我身边,还有多少人为自己的信念而誓死坚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忠君爱国也好,忠于自己也好,但凡我们有一点坚毅,有一点觉知,人生想必也能少些后悔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人的词集 | 岳飞《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