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重点说三个字:说,学,习

论语众多注解中都认为说训悦,其核心部首是兑。

说就是言兑,悦就是心兑。

言和心是一对,表示意识思维的两种过程。

就好比“記憶”中两个字的偏旁,一个言字旁,一个心字旁。

人的意识思维活动的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组织。

简单来说,这个组织内有两个成员,一个叫做意,一个叫做己。

意就像我们的意识,己就像我们的潜意识。

意对应心,己对应身,人是身和心的结合。

意己就像君臣,就像CPU和硬盘。

意对己说叫做记,己对意说叫做憶。


粤语中,“兑”字文读音如同“对”【dui】,如兑换兑水等;但白读音如同“旭”【juk】,意思如同“动”。

粤语说“不许动”为“咪【mai】兑【juk】”

上古没有【j】声母,【juk】读音由【njok】演变而来。

粤西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nj】声母。

兑字为何有“动”的意思呢?

兑=召+儿

这个儿字底就像两条腿,你召它来它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为了加深理解,再举两个例子。

见=目+儿;

光=火+儿。

现如今“兑"字的这个"动"的意义几乎已经消失,但在古代,两字的意义有细微不同,否则,古人没必要造两个不同的字。

“兑”是不施加外力而自主的动,“动”是施加外力而使动。

你自己动一下,就是“兑”;你动我一下,就是“动”。

兑字本身是八卦之一,即兑卦。

兑卦对应泽。沼泽的泽。

沼=召+水,兑=召+儿。


说字常被解释为悦字,即快乐。第二句中的乐也解释为快乐。

都快乐为何用两个不同的字来说,圣人的话岂是为了修辞。

说并非快乐。这句话并非圣人用以激励大家在学习的苦中取乐。

悦就是心兑,即心动,所以有快乐的意思。

但这里是说,即言动。悦在心,说在身。


同样的,学和习不同。

学在心,习在身。

学就像看游泳教程学理论;习就像跳到水里操练。


习字古文習。上面是羽,即翅膀,下面是白或日。習字就像太阳长着一双翅膀。

学的目的是为了知,习的目的是为了识。

知和识也不同。

知在心,识在身。

知的是才,识的是能。

知的是艺,识的是技。

教练教你是让你学,教练练你是让你习。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兑卦。

八卦是八个符号,对应意识思维的八种原子级别的思维过程,佛家称之为八圣道。

兑卦对应的是感。

巽卦对应的是觉。

乾卦对应的是知。

坎卦对应的是识。

坤卦对应的是理。

震卦对应的是念。

艮卦对应的是思。

离卦对应的是想。

读论语为何要扯这些八卦的东西?

大家不要将阴阳八卦和道家和迷信直接扯上关系,因为研究周易的是孔子,老子从来不提八卦。

周易是五经之首,后世研究儒学而不顾阴阳八卦,那么孔子晚年韦编三绝算是白费心机了。

不是孔子搞迷信,而是我们误以为阴阳八卦是迷信。

说那么多,第一句话应该怎么“翻译”?

这种给定义的方式是西方学者惯用的方式,什么都喜欢搞得清清楚楚。

就像解数学题一样,中间过程你别啰嗦了,直接告诉我,结果是什么?

然而历朝历代学者注解古籍,往往就其中字词和用意发表各自见解,从不直接“翻译”。

别人问我,我无法给出直接的现代文翻译。但凡给出一个翻译,都无法和原文用意完全吻合。

就像老子说的,道是什么你只能意会,一旦给出一个定义,那么你所定义的都不是道。

古籍就像艺术品,如同蒙娜丽莎这幅名画,欣赏即可,如何定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说的是兑卦,即八圣道中的感。


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论语为何开篇第一句话说“感”呢?

这和仁有什么关系?

因为仁有两端,感和觉。

麻木不仁则有感无觉。

显然,第二句话说的是八圣道中的“觉”,即仁的另一端。

“觉”对应巽卦。

巽=甲+酉

觉字繁体是覺,学字繁体是學。

这两个字的上面部分相同,两只手中间两个交叉即“爻”字,中间一个“冂”。

冂:读幂。《說文》覆也。从一下垂。《玉篇》以巾覆物。《同文舉要》象布幕下覆。

简单理解,就是以外知内,猜一猜里面盖着什么?

爻:两个交叉,其中一个交叉是五字的本字,五本写作×,后来在上下各加一横,表示天地,五就是天地交汇。

天地交汇这个交叉就像两仪生四象。两仪就是阴阳,就是时间和空间,就是天地。

古人说立天之道指的是时间,说立地之道指的是空间。

为何两个交叉呢?一个交叉代表八卦,两个交叉代表六十四卦,即周易的易。

学字和觉字的字头表示的就是研究易,以外知内。

一个交叉如同一张平面的相片,我们的视觉本身只能看到二维,为何我们的意识能感知到三维,因为“易”,即通过两个时间点对应的两张相片找不同,如同电影中的视频是多幅相片按一定的速度连续播放使我们产生错觉。

扯得有点远了,之所以说这些,是为了解释为何:

巽=甲+酉。

八卦来自天干地支相配,巽卦由天干的甲配地支的酉而来。

天干地支都分阴阳,奇数属于阳,偶数属于阴。

天干地支相配,必须阳配阳,阴配阴。

然而甲是天干第一位,属于阳;而酉是地支第十属于阴,为何两者能相配?

因为甲比较特别,进位之前是1,进位之后是10。

而天干的第十位癸则相反,退位之前是10,退位之后是1。

艮卦=癸+戌

戌是地支第十一位,属于阳,癸本是阴但退位后为阳,因此能相配。

说回论语中的这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有很多版本,齐论,古论,鲁论等。不同版本中字句稍有不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就有不同的记载。

差别在“有朋”这两个字上,“有朋”是通行本,另外有“朋友”,“友朋”。

真相不得而知,抛开这些出入,不妨按同行本解释。

重点说三个字:朋,方,乐

1.朋

同门为朋。

朋不是朋友,古人认为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五贝为朋。

贝有两扇壳,如同门有两扇户,五贝则有十个扇壳。

门是什么门?为何有五扇门?

目耳口鼻身。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门就是通圣之门。也就是老子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个门如果用一个字来总结就是:觉。

外部刺激通过这个门进入我们的意识。由身外进入心内。

朋是贝,如同甲,甲是天干之首,统领十天干,代表一又代表十。推十合一即为士。

朋即大鹏。

朋是鹏的本字。

巽卦中的地支酉对应十二生肖的鸡,也就是鸟类。

鸟类之首是凤凰,西游记中凤凰生孔雀和大鹏。

其实凤凰就是儒家代表的周易文化,孔雀是佛教,大鹏是道家。

上古文化崇尚龙和凤,其实都是太阳崇拜。

龙对应的是太阳在时间上呈现出来的南北规律,凤代表的是太阳在空间中呈现出来的东西规律。

所谓东西规律,即太阳每天由东往西划出一道弧线,正午时刻达到最高点。

所谓南北规律,即太阳每日到达最高点的位置不同,一年下来,这些最高点连成一条南北朝向的线段;

其中夏至这天太阳最高,冬至这天太阳最低,春分秋分处于中间。

龙对应的是震卦的念,凤对应的是巽卦的觉。

东西为阡,南北为陌,阡陌为田,心田的田。

东西对应仁,南北对应智。

仁对应的是空间感性思维,智对应的是时间理性思维。


2 方

这个字虽然简单,但很关键。

很多人将方字和远字连在一起,其实方字应该和来字连在一起。

古文的远字本身就是指远的地方,而这里的方字是动词来的状语,表示来的方式,一起来。

《说文解字》:方,併船也。

简单说,方就是并,就是并行的放一起。

舫:船队。

纺:将丝线缠绕在一起。


3 乐

繁体字樂。

一般解释为快乐的乐,其实是音乐的乐。

樂字古文的中间是木字上面一个白,这是身字的古文,然后左右两个小葫芦,这个小葫芦就是玄字的古文。

玄即古人对天文学日行迹现象的记录。

每天在固定地点固定时刻观察太阳的位置,一年下来,这些位置点形成一个如同数字8的形状。

这就是玄。

为何两个玄?

两个玄就是老子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樂就是身有所觉心有所悟。

乐本事六经之一,后来失传了,只剩下周易,礼记,尚书,春秋,诗经,并称五经。

孔子提倡的克己复礼,说的其实是周朝指定的礼乐文化。

礼和乐是两幅药。

礼强调不同,强调划分等级。

乐强调和谐,强调平等。

何为平等?

先有等,等就是等级。如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再如五服等。

平就是不同等级该得多少就多少,不逾矩。

部长级享受部长级待遇,厅级享受厅级待遇,普通干部享受普通级别待遇。

规矩不乱就是平。

关于礼乐,易中天说的精辟。

礼就是社会上不同阶层如同音阶有高低,乐就是这些不同音阶组合成旋律和乐章。

和而不同,和对应的是乐,不同对应的是礼。

"有朋"是"不同","方来"就是"和"的过程,"乐"是"和"的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觉。

这句话就像说人的不同感知系统共同发挥作用,从而使人产生觉悟认知。

乐对和。

樂就像藥(药的繁体字),将不同的草方在一起煮,相互中和毒性,达到治病的整体功效。

第二句话说的是八卦中的巽卦,即八圣道中的觉。


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重点讲君子,知,愠。


君子的子字上古发音【gok】,与第一句中的兑【iok】和第二句中的乐【ngok】押韵。

子字在闽南语中声母【g】,在日语中【gok】舒化为【go】。


君子就是未来之君。

君子之道:正直,中立,平和。

仁对立,义对平,礼对中,智对直,信对正,乐对和。

如果把君父比喻为树干,那么树枝就是臣子。臣子之中有君子和小人,君子是太子嫡长子是未来之君。

众多树枝中那根将会成为新的树干呢?

仁对立就是说树枝要长在树节上,节外生的枝成不了气候。

义对平就是不节外生枝,保持平衡。

礼对中就是树枝要将能量集中在内,不开花结果。

智对直就是树枝要长得直,不要弯弯曲曲。

信对正就是树枝要垂直向上长,不能左右斜着长。

乐对和就是和其他同辈的树枝相连。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说的就是想成为新的树干的这根树枝的小心机。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最茁壮的树枝,从而成为新的树干。即成为新君。


这一句说的是仁。

愠往往解释为怨恨意义。

愠字和温字有相同的部首,还有氤氲的氲字等。

这个部首上面是日下面是皿,其实古文上面是囚,下面是皿。

昷,温字的古文,就是给囚犯送吃的免其饿死。

人的心里有天使和魔鬼两面,心对应天使,身对应魔鬼。

天使主知,即好奇心,对应乾卦;魔鬼主想,即欲望,对应离卦。

对待人的欲望,就是把心里的魔鬼锁入牢笼,但偶尔给他点吃的免于饿死。

君子虽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但完全不吃不喝居无定所呀。

给囚笼中的魔鬼送食,就是满足目耳口鼻身,就是给点感觉,就是仁。

温=水+囚皿。给水一点温度,否则就结成冰,但不能给太多,多了就沸腾成汽了。

孔子温良恭俭让中的温,温和的温,对应的就是仁。

氤氲的氤是气的扩散,氲是气的笼聚;所谓气雾氤氲就是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始终没凝结成烟尘而只是气雾。

氤=因+气,气的扩散

姻=因+女,女的扩散

茵=因+艹,草的扩散

洇=因+水,水的扩散

蕴藏的蕴本字缊,《说文解字》解释为乱麻,即丝线的笼聚,但不过度,过度就是绳了。

氲是气的适当笼聚,温是水的适当笼聚,缊是丝的适当笼聚。那么愠就是心的适当笼聚。

愠就是心里有那么点小旮沓,你要理解为怨恨也不是不行,只是为何不直接用怨字或恨字而用愠字。

总之,愠字如同昷字,与仁有关。

佛教说五蕴,这个蕴就像一扇门,门外是物质世界,门内是精神世界。

蕴就像感与觉之间的一个阀门,把它关了,即便身有感心也无觉。

这个介于感和觉之间的蕴,就是儒家所谓的仁。

儒家不说蕴,而说愠。

心魔被锁于牢笼之内,给点吃的,就是愠。

道家强调无为,无为即无感,对外部诱惑看都不看。

佛教强调空,空即无觉,对外部诱惑视而不见。

儒家温和,不搞极端,对外部诱惑适当看看,但不乱来。


然而理解这句话,断句很重要。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知道咱,咱也不生气,这不就是君子了?

太简单了吧,那人人都可以做君子,不用学习,不用修炼。

难道圣人是想提醒学者就这么简单也极少人能做到?实在费解。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应当既智且愠,君子应仁智双全。

仁是感性思维,智是理性思维。


君子是什么?

朱子建议读论语先读《大学》,理解了大学中的八目才好读懂论语。

八目分为身外四目,和心内四目。

君子是相对的称谓,相对小人而言。

君子小人一起又相对大人而言。这些都是说一个组织中的关系。

大人就是领导,就是君,君子是未来之君,小人是未来之臣。

用佛洛依德的术语:

意是君,即超我,如同CPU;

己是臣,即本我,如同硬盘;

吾是君子,即自我,如同内存。

我们的意识思维活动如同电脑的内存中运行的进程,介于CPU和硬盘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如同人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相互作用。


仁在内,故我仁与不仁,他人不可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