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消融

昨晚打扫房间,拖地的时候看着拖把上沾满的灰尘,在瞬间明白了什么叫“尘埃本具,时时勤拂拭。”

小时候每次表姐来我家,晚上玩的尽兴的时候,就会被大人们打断,“都几点了!快去洗漱睡觉!”那时我在质疑,为什么人要睡觉呢?为什么不能像手电筒一样,累了充电,自动回复活力。
上学后,每天中午有一个半小时的自由玩耍时间,中午放学跑着回家,迅速5分钟吃饭完,再马上跑回学校和小伙伴做游戏。吃饭的时候回想:为什么人不吃饭会饿呢?要是也能像电池充电那样多好。

吃饭,睡觉,这样平常的事情,即使我质疑他们也还是乖乖照做。因为不旅行该做的事儿,身体会给出最直接的反馈。当融入社会后,个人身份和处理事情的复杂性逐渐增加,每一件小事儿,你在遵循怎么的规则去做选择?

为诚之行,必具其方,即教也。

《大学》《中庸》先说人人都可“诚”,那如何“诚”?这也是有方法的,就是被教啊!
圣人教你你要这么做,按照说的去做时,就发现特别的难受。就如同知道跑步至少30min后才能燃烧脂肪,但在15min中时呼吸开始急促,心理开始打小算盘:要不今天少跑几圈吧。

有一天冥想的时候,脑子想的都是纷纷情欲和未做完的待办事项。明知道这段时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却也放松不下来。中途差一点把冥想的音频关掉。但也就是一刹那想到“正因为现在平静不下来才需要冥想。”心态调整好了之后慢慢找回状态。

所以,做的每一个行动是根据什么?舒不舒服?开不开心?好不好玩儿?当觉得“我”很重要时,“我的感受”也变得很重要。但“我”真的重要吗?
如果自己不去确信,不实践,不看不听不想不写,那么,自己的思考和碎碎念,到底又有多重要呢?

难受,纠结,伤心,不适,不开心,嫌麻烦,这些只是自己的主观的感受而已。

大话西游中常被人们记住的是那句“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 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而我想记住的是另一个桥段。唐僧在至尊宝没有同他一起取经之前,在监狱中给至尊宝唱歌,至尊宝听得不耐烦打算转身走开。

“当你明白舍生取义的时候自然会回来唱这首歌的。”

Something is larger than ourselves。那些足以让渺小的个体以生命去祭献的宏大命题。

找到那些比自己感受更重要的事情,是生命个体面对孤独最好的途径。而接受死亡最坦然的方法,是去寻找那些永垂不朽,并献出自己,让自己最后成为那不朽的一部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的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