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5

成长续


自己吃饭了,就开始挑剔了。一次早餐时,儿子喊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你们每天吃这个(爷爷做早餐,面条和稀饭循环)不腻呀?!”奶奶回复“有吃的,就不错了!”我和老公没吭声,也没法吭声。但我心里想,除了引导他的习惯,又多了一项工作------做饭。如果说儿子的话语是导火线,有一次感冒的抽血检验结果是决定因素-----儿子营养不良。看到这个结果,我吓着了。从那以后,他的饭菜也是我日常的事儿了。从不进厨房的我,开始想着法子做合他胃口的饭菜。时间从不辜负任何人,一段时间的努力,儿子体质有很大的变化,虽然瘦但精神好!为了儿子,我也改变了很多。800米长跑从小到大都没及格过的我,努力了几个月,一口气跑5公里是常态。为的就是身体力行告诉儿子,什么叫“坚持”、什么叫“风雨无阻”、什么叫“努力就有回报”、什么叫不“虎头蛇尾”。我为了这些概念,我坚持跑步两年,收获了很多。现在来看,我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健康的身体、苗条的身型、饱满的精神。这些儿子都看在眼里了,对坚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我也成就了“榜样的力量”,偶尔“教训”他时,他无言反驳。

要是再重来,我会在儿子小的时候就做好必要的行为规范。例如吃饭这件人人都会但最容易忽略的小事儿。就像喂奶一样,什么时间多少量,要有频点。吃饭必须在固定的椅子(位子)上,不能走一步喂一口,边玩边喂。小哥在“你玩玩具,负责张嘴就行”的常态里,吃了几年,现在吃一顿饭30分钟是常事。我和老公劝说、愤怒、抓狂、嘶声力竭催都无济于事。曾一度怀疑是我厨艺不好,每次做饭之前,先摆渡,恶补厨艺。现在就算我是儿子眼里的“厨神”,他吃饭还是提速不了。小哥还一再说“妈妈,你做的饭太好吃了,你去摆摊卖盒饭,保证小朋友都爱吃。”摊儿肯定不会摆,只是告诉我自己,我做“饲养员”是合格的,吃食不快,不是我的错。还是轻声细语聊“吃饭不能东张西望,也是要聚精会神的。”不吼不催,氛围好点,吃饭偶尔也会快点。当妈妈不用学,当一个好妈妈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修炼(练)的路无尽头。妈妈好好学习,儿子天天向上,我继续努力!

饭桌上的氛围要好,及时提醒注意。人有时要佛系一点,别抓小“辫”老揪着。幼儿园是“放羊”,除了玩还是玩。上一年级了,想着是不是要提前练习一下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于是,我就提议小哥写“每日一句话”。开始不知道怎么写,就引导他把自己想说的说明白就好了。类如,今天看(读)了什么书,学到了什么(道理);看到了什么颜色,我很喜欢;看到了什么人,听到了什么诸如此类。这样固定格式,写了两三周时间。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内容------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会怎样做。一年级开始看的绘本,寓言故事,老夫子漫画等简短的内容。坚持了一段时间,慢慢分句,分段,没过多久就会写80-100字的豆腐块了,小字本写了6-7本了。到了二年级开始写看图说话就没什么问题了。语文没上过培优班,每次考试虽然不拔尖但都还过得去。一直就想,小孩子只要兴趣不减,其它的不能逼太紧。所以英语和数学就完全没有做额外的相关训练。现在想来,英语停掉了是一大错误。小哥幼儿园上的国际班,接触了欧美的外教,发音和语感比我好。上课也比较认真专注,基本功还是有。要是幼儿园毕业,一直没间断学,会比现在更好。再说了,语言作为一门工具,越早越好。我们不能低估孩子的模仿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并且深挖的潜力也是巨大的。

就这样放羊,放到了3年级,我似乎才醒过来,英语要学了,才权衡了线下的培优班和线上的一对一欧美外教班,试学试听后,小哥自己选择了纯外教的线上课。他的理由是,外国老师含蓄的强化传达自己的错误,是他比较接受的。我觉得他考虑的点不错。尽管线上贵很多,但还是尊重小哥的选择。上了一年多,我个人觉得小哥很棒,跟外教老师轻松交流。尽管表达欠佳,但是能听明白老师的问题,也能让老师明白他想表达的就很棒了。每次监听课,看到他和外教老师开心互动,笑哈哈,我就无比满足。考试分数能否第一我不太在意,我看中他学习英语的劲头。自己阅读绘本,自己看英语视频。这些都乐此不疲,坚持不懈,日复一日,相信有一天积累“量变”时,他就会突飞猛进。我有心观望每日打卡,随时关注不要“跑偏”。我建立家庭打卡群,每日跟儿子一样,读英文打卡,单词打卡,一日不落。我不落,儿子也不甘落后。就这样,我们母子拼着走,卯着劲追。读完英语故事打卡,小哥会关注妈妈今天读的什么文章,有时候还要讨论。我喜欢他这劲头,我当然不会“放弃”这交流的好机会。我深感亲子关系胜过一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2019-05-15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