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活开了

李安的“父亲三部曲”,我是倒着看的。《饮食男女》最先,《喜宴》其次,《推手》最后。看完之后觉得,按照顺序来似乎才不会那么窒息。典型的中国式亲情,琐碎的叙事,平凡的人物,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思。然而我们总是要追求一些思想的转变,才不枉证明自己是个奋力挣脱封建烙印的“新女性”。

《推手》的故事性相对较弱,部分台词有些急吼吼地抱政治大腿的姿态(比如餐厅老板骂父亲那段)。我相信这并不是李安的本意,而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避免的折中——正如中国式的李安在电影中追求的中国式平衡。

在我心里,“中国式”,简直与含蓄,沉默,隐忍,欲说还休,你进我退,拉拉扯扯黏黏糊糊维持一团和谐是同义词。如果说曾经我对这一切是欣赏甚至着迷的,那么如今我开始觉得无聊甚至腻烦。然而令人悲伤的是,我只能下意识地直接讲真话,并不委婉地避免潜意识里那个“中国式”的自己。就像我一边恨夹在中间的儿子为什么不能敞开与父亲和妻子沟通,恨陈太太\父亲跟自己的儿女较什么劲,一边却又理解儿子的开不了口,理解老头老太太们不服老又死要面子的心。最后两位老人站在阳光里,表情尴尬,空气暧昧,内心有点愉快——其实这一切明明可以不用那么曲折。我不清楚这是不是happy ending,因为再聚首是因为经历过无奈,只能接受与儿女的分离,接受垂垂老矣之后发生的所有事情。老人已经没有选择。

我把选择看作希望,有希望才算是“人之所以为人”地活着,而当你手里不再拥有选择权的时候,你就只是一个维持生命迹象的生物。所以,《推手》里的父亲,在我看来是个个人魅力很强的悲剧角色。

到了《喜宴》,父亲的角色似乎更纯粹了些,不管曾经的地位如何,他没有更为切实的个人标签,他只是一个求后保家的父亲。如果放在今天,知道自己儿子是同性恋,还想让假儿媳给家里生孙子,恐怕要被亿万网友唾骂了。现在的我们更会认为生育只是自己的权利,想生就生,不生就不生,谁干涉我们的权利谁就找骂。可是在父辈眼里,生育更是一种信仰,那是神圣的,不容撼动的。或者换一个说法,那是生活的希望。所以最后儿子为父亲的希望妥协,父亲为儿子的幸福妥协。可怜的是薇薇,她没早点混互联网,不然可能在天涯姐妹们的帮助下既拿绿卡还不用生孩子,最后自拍卖画当网红,嫁给有钱人走向人生巅峰。

婚礼和闹洞房是影片令人津津乐道的地方。好事人起哄,群体附和,再怎么捉弄新郎新娘都不过分,场面热闹又低俗,喜庆却尴尬。李安一语道破实质(可还是想说他突然出镜让我有点出戏),用在今天和闹婚礼有关的新闻全部恰到好处。

当父亲走到《饮食男女》,他的形象一下子变得立体了。他是著名大厨,是三个女儿的父亲,是深爱亡妻的丈夫,也是勇敢追求幸福的男人。一家人在每周一次的晚餐中才会交流,我们会以为这样的亲情过于生疏,家庭氛围一定压抑。可是父亲说过这样的话: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李安借父亲之口,把中国式亲情的要义又一次点透。是啊,孩子长大,父母变老,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的种种细节中可以彼此联系在一起,靠的就是深植的血缘。不说透,不挑明,背后的语言是信任和懂得——哪怕你不懂,我也相信你会信任我;哪怕你不信任,我也相信你会懂我。

二女儿是最先提出离开家的人,结果她是最后一个离开家的人,甚至晚于父亲。有时候要承认,往往看起来最决绝最洒脱的人,反而是最重感情的人。世事岂能预料,但求无愧于心。就好像遇上那个人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会爱他一辈子,他已经这么好了,我怎可能爱上别人?然而,岁月会让你知道,一辈子的心愿,真的只是一个心愿。

这样下来,似乎看到了导演的心路,由原先冲突之下的无奈退让,到冲破混沌追求真心的勇敢,或者,更是与生活达成和解后的圆融。我想,这是一个有正能量的归宿。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