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不要随波逐流

养育孩子,不要随波逐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位负责留学咨询的美国人,专门手把手教中国学生如何申请常春藤名校,百发百中。他说:“哈佛大学每年会收到几万份学生申请,但是只有极少数人可以被录取,被选中的往往不是成绩最好的,而是最特别的。”他为中国学生做留学咨询,一年收费高达十几万元,主要是协助每个成为独特的自己,打造自己的品牌。他说:“你想从成千上万份申请材料中脱颖而出,就得让自己与众不同。首先确定你喜欢什么,然后专注于这件事,不管它多么微不足道,在这个领域发挥你的特长,显示独特的自我。”

美国某名校考官说:“中国学生的最大问题就是,此学生和彼学生之间没有差别。他们的SAT和托福成绩往往都很好,但是申请材料一模一样,特长都是弹钢琴、跳舞、绘画之类,毫无特色;论文更是写得千人一面,观点幼稚,表达平庸,显示出他们想象力的贫乏和思维的僵化,他们像是同一个工厂生产出来的机器人。”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我认为,这是来源于家长内心深处的焦虑,以及电视等媒体的不良宣传,还有成人那种攀比的心理。

别人的孩子因为背唐诗,三字经上电视了,因为画画,弹钢琴,跳舞得奖了,而自己的孩子还没背三字经,没背唐诗,没学画画,等等,心理开始焦急,我的孩子怎么落后了那么多,怎么瞧自己的孩子怎么不顺眼,我的孩子怎么就知道跑跳,蹲在地上看蚂蚁搬东西,看蚂蚁上树,竟干些不务正业的事,于是开始张罗着让其改邪归正,像别人那样给孩子报绘画班,跳舞班,等等,总之一心只向别人看齐的同时,却忘却了自己孩子的特点,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兴趣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支持。

看吧,儿童才艺比赛,凡事能够得奖的都是在才艺表演中融入自己的特色,和对作品的深刻理解的孩子,评委每看到这样的孩子都会说一句,坚持自己,继续努力,你会做得更好。

同样是弹钢琴,如果孩子出自内心的喜欢,他就会发自内心的去体会每首曲子所表达的思想与感情,通过自己的不断练习会与作者进行思想与感情的沟通,以达到表达的最高境界。而迫于父母的压力去学习的,也是努力练习,也经过一层层的考级,但是他的表演总是少了些感情深层的东西。

前天,看到一只特立独行的猫写的年薪百万的年轻人是怎样生活的,那些百万年薪的人,在扎克伯格的办公环境理都从事着自己喜欢和热爱的事情,加班从不觉得有压力,也不觉得累和苦,一天码数可以码七个小时,甚至还多。因为他们热爱,他们喜欢。对他们来说,工作就是他们的诗和远方。

作者还讲了他一个高中同学,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上重点高中,钢琴,跆拳道,唱歌样样出类拔萃,上全国最好的大学,最后出国留学,为了不浪费高分选了门槛最高的经管学院,后发现编程吃香高薪且最容易留在美国,研究生转向。

工作后却变得平庸,每天下班后,都感觉无聊,时不时感叹:“努力这么久原来不过是这样的人生。”“就这样了吗,我就要这样结婚生子老下去了吗?”

优秀的他却没有通过 Facebook 面试。因为他选择的不是他喜欢和热爱的,在人生的开始他便在父母安排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

如果不是对某件事由衷的热爱,生活便不会轻松。任何行业,努力至多帮你存活,不会帮你出类拔萃,只有发自内心的爱会。

从此,我开始思考,养育终极目标是帮孩子找到真实的自己,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幸福快乐的生活。

于是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别人家孩子的优秀,告诉自己不要着急,让自己慢下来,开始接受孩子的一些让别人不屑的事情。

  开始陪他一起,看蚂蚁搬东西,看蚂蚁上树,不过这次我耐心的给他讲了蚂蚁的家族和分工,就这一讲,开启了孩子对昆虫的探索,于是我给孩子买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孩子在惊叹和惊呼中把它读完,完全没有了以前给他买书,他理都不要理的样子,我也开始带他走进山里,带他看蜜蜂,看蝴蝶,,,,带他去博物馆,孩子的世界开始宽广起来,开始爱上读书,爱上学习,说以后要做一个像法布尔一样伟大的昆虫学家。

    以孩子的兴趣,来开启孩子的认知世界和学习热情,将会让教育事半功倍,同时也能造就一个出色的幸福快乐的孩子,因为他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尊重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懂得自己最终的追求,这是每个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养育孩子,不要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