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到不能被忽略》读后感

最近在看一本书,叫《优秀到不能被忽略》,是一个叫Cal Newport的人写的。我对作者的第一印象不感冒,因为这种美国self-improve的写手多如牛毛,经济的牵引让这类书就像现阶段国内的自媒体,质量参差不齐,为点击量而常常胡说八道。但当我知道作者是美国常青藤名校的计算机博士,并已经成为美国东部某大学的教授时,我一下子就觉得这本书含金量应该不少,值得一读。因为作者至少不是以卖文为生,有出版的压力。

这本书提到的工匠思维胜于激情思维的观点对我有很大帮助。工匠思维的核心是让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好到别人不得不为此而买单,而激情思维的核心是做出我自己的激情所在的产品和服务吸引别人来买单;容易看出工匠思维是以别人为中心,关心别人满不满意,而激情思维更多关注的是自己,侧重于自己满不满意。从两者的描述上看,好像激情思维更吸引人,毕竟我们生活的中心是自己,为自己而活是越来越被大众认可的价值观,更何况个人主义盛行的美国呢。我也同意人首先应该为自己活,关心自己,呵护自己,但这些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你必须有能力能做到这些,这个能力不是你的激情和偏好能给你的,毕竟为自己活是需要钱的。而要达到这个前提条件,你必须要用工匠思维获得职场资本,才能获得职业自由度,或者获得传说中的财务自由。这个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律就是相互交换,你提供别人需要的,别人给你想要的,而不是用自己的激情强迫别人给你你所需要的。绝对的个人主义只有古代的皇帝才拥有,因此脚踏实地的用工匠思维为别人提供不可替代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明智和合理的选择。最重要的是,看上去工匠思维是为别人提供服务,但通过为别人提供服务对自己的训练最终你将获得职场资本,也就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和能力,这将给你的财物和职业自由提供可能。

我有激情思维的倾向,即便我欣赏工匠思维,认识到它的好处,决心脚踏实地的实践工匠思维,仔细分析我的一些行为,我发现自己实际上是激情思维的信徒。声称自己爱学习,也花大量时间学习,但却不能输出拿的出手的产品或服务,比如把学到的东西用自己的理解写成文章,或者用学西的知识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我总是欺骗自己,这个知识点,这门学科我掌握了,这本书我看过了,但是这些东西我实际上用过吗?对我的生活有帮助吗?活在想当然的虚幻当中,以为自己满意就达到目的了,很多时候自己满意不等于别人满意,别人满意你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给你带来益处。

工匠思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什么特点?有护城河。股票中很多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分析用在个人能力的评价上是惊人的一致。分析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会考虑目前的竞争者,进入壁垒,被替代的可能性,技术进步的冲击;这些考虑的因素也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能力的价值,掌握的技能和知识门槛高不高,会不会技术的进步淘汰这些技能。工匠思维并不是埋头苦干往前冲,工匠思维不但有大小,也有方向,要朝能获得职场资本的方向冲。

你可能感兴趣的:(《优秀到不能被忽略》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