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希望你是忙着活的那一个

前几日闲来无事重温了《肖申克的救赎》这一影片,虽已不是第一次看,但是这部影片带给我的震撼和鼓励是无法否认的。

之前我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好的一部影片,却没有拿到奥斯卡奖,甚至还为它可惜。不过后来我渐渐明白,这些名誉,奖项,光环对于它来说都不重要。

因为奖项是一时的,但电影和影人对于观众的影响,却是永恒的,不是吗?

影片的大概内容在这里我就不说了,相信大家早都熟烂于心。(当然,对于没有看过的同学,小笙在这里强烈安利!!!)

其实看完整部影片,我沉思,却又莫名感动。我不仅喜欢安迪的坚强,也喜欢他的理性和隐忍。

我相信,没有几个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大部分人总会经历从人生的巅峰降到人间的地狱。在这个时刻,安迪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坚持,还有理性和冷静。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遭受到重大打击时,大家总是需要经历一个缓冲区来适应当前的状况。

可是安迪没有,在他被误判无期徒刑,送进了肖申克监狱时,他没有争吵,他没有暴怒,他没有颓废,同样,他也没有沉沦。他总是很平静,很理性。

如果当我身处一个充满了丑恶和肮脏的陌生环境,我不觉得我能做到安迪的五分之一。

都说环境可以影响人,长久的身处一个恶劣环境里,被影响随之改变好像是理所当然的,如果能不懈坚持,那必然会产生强烈的震撼效果。

我想,很少有人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完全不受环境的影响,保持自己那一份纯洁。

正是因为很少有人能做到安迪这样为了达到目的坚持二十年,安迪做到了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安迪这一形象的出现恰恰满足了人们内心的渴求,这部影片才会这样的受欢迎。

我记得影片中有一个小细节,安迪为了扩建肖申克的图书馆获得资金,风雨无阻的向政府写了六年的信,终于得到了第一笔款项。安迪说,他还要继续写。

这恰恰也为后面安迪20年挖穿了别人认为600年才能挖穿的洞埋下了伏笔。


在电影中,让我感触最深的的场景是:当安迪不顾后果的在监狱的喇叭里播放出《费加罗的婚礼》时,镜头缓缓划过了正在广场上放风的犯人和狱警们。

所有人感动得静立当地,这一刻,他们抛却了残忍,狠毒和怨怒这一切丑陋的面孔,他们沐浴着从未让我觉得如此温暖,如此自由的阳光。

莫扎特的音乐铺洒在这些人身上,虽然他们大多都不懂这音乐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这丝毫不妨碍那些美妙音符将他们都洗涤过滤得纯净无比。

这些音符直冲云霄,飞得比任何一个人敢想的梦还要遥远。就像一些美丽的鸟儿扑扇着翅膀来到褐色牢笼,让那些墙壁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在那一刹那,肖申克监狱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自由的光芒。

我想,即使他们逐渐被体制化,但是那一刻,他们不顾后果,所有人都无比的向往自由的到来。


安迪:“要么忙着死,要么忙着活。”

是啊,人生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忙着死,要么忙着活。

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20年的鹦鹉,主人死后有人打开笼子想要放它走了,可是它已经习惯了笼子里的生活,它已经不记得自由是什么味道了。

我想它只是在新环境面前没有选择,它只能接受,既然被动接受,那么它就必须承担这个后果。

有一个人曾经告诉过我,我希望你现在好好学习,并不是要你成绩可以多优秀,只是希望你将来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当你身处不同的境遇,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在选择面前,你想要为了工作、追求理想、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奋斗,你在抱着希望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

如果你不去奋斗,被身边的环境所同化,你开始懒散、庸庸碌碌、无所事事,你以为你过得舒坦自在,其实不过也是走在死亡的路上。你的灵魂只是无比空虚。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不是么?

我们都应该学会顺境平淡,逆境从容。

在电影的最后一幕,安迪在他的船上敲敲打打,不停的劳动着。有网友说,我多欣慰安迪出狱后是在劳动,而不是在享受。

这句话令我有了深深的触动,人生其实就像一盘棋,棋局不稳,双方势均力敌,一旦自己出了招臭棋,局面陷入被动,就越想着把场子找回来。棋风会突然变得特别冒进,下棋的破绽就越大,反而让对手趁虚而入,最终满盘皆输。

所谓自乱阵脚,失去了翻盘的机会,一切都覆水难收。其实此刻,你能做的以及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永远不要让自己陷入被动。

我希望我们在新的环境面前,无论它是好是坏,你要始终保持你的一份理性。学会平淡和从容不迫。

没有一种命运是对人的惩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才是真的悲剧。

此刻,与君共勉之。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肖申克的救赎》:希望你是忙着活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