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為了直播而直播

別為了直播而直播_第1张图片
於台灣各大企業、大專院校主講自媒體系列課程-潮直播

「要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傳播人!」
  這是我昔日的千禧年畢業宣言,在當時根本就是狂言,殊不知卻剛好應驗現在當下的現狀。台灣的蔡阿嘎、howhow、阿滴滴妹、這群人、白癡公主、聖結石、那對夫妻....等youtuber形式的自媒體人陸續走紅,說學逗唱,會演會拍還會剪接,除了自身專業,對經營網路社群的行銷功力也是一等一。是的!我們已進入了自媒體時代!

  以前廣為人知的廣播、報紙、電視、雜誌及強迫投放廣告式的web1.0網路等大眾媒體,被視為「傳統媒體」;而因應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及強調互動體驗式的web2.0網路則形塑出「新媒體」的前身;演變至智慧型手機普及、雲端科技進步,許多數位工具日趨簡化及方便取得下,透過這些工具傳遞、展現個人風采的素人,則成為時下最夯的「自媒體」。除此之外,結合物聯網、全渠道跨屏營銷,形成「新媒體2.0」。

甚麼是「自媒體」?
  或許你會回答部落客、臉書客、直播主,甚至是網紅。但我認為,那只是針對使用不同工具載體,而給予這些人的稱呼。

  真正的「自媒體」其實是一種精神,一種概念。這是甚麼意思呢?

  「自媒體」應指把自身專業透過工具傳達給某部分人知道,而這些人有可能是講師、活動主持人、作家、記者,當然也包括前述眾所皆知的部落客、臉書客、直播主及網紅,所以三年前我創立「中華自媒體暨部落客協會(簡稱自媒會)」時,即已納入這些屬性的工作者成為會員。

  「自媒體」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態度,所以,昔日提筆寫日記,今日拍照寫臉書記錄生命。這個世界是九零後、零零後的年輕人的時代,他們生活在網路上,習慣網路帶來的便利,也對網路上發生的一切習以為常。吃飯會先拍照、溝通使用line、上街逛完再到網路上買,結婚必在臉書中昭告天下,而已讀不回和刪臉書朋友,更是人際關係的疏離展現。彷彿網路的虛擬世界凌駕在現實生活上,虛幻的反而比較真實!

  也因為如此,人人依賴網路,萬事問臉書、拜GOOGLE大神,所以,我們在網路上呈現的面貌就相當的重要,我稱它為「網路履歷」,其實就是搜尋結果。試試,現在的你去搜尋一下自己的名字,到底會出現甚麼網頁內容呢?這就是陌生人看你的樣子!這年頭若能在網路上留下許多評論或資訊,似乎就能稱得上是位知名人物!如何把網路上的「自己」經營得好?吸引更多關注,獲得更多生意,是現今每個人,甚至每家企業都需要好好面對的問題!

別為了直播而直播
  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有15分鐘的成名機會。」而這個「未來」已成為當下。新媒體工具不斷推陳出新,投入門檻低,在網路上申請個帳號,就可擁有網路電視、網路廣播、新聞發報台等形式的自我表達管道,因應而生的自媒體如雨春筍般林立,而其中隨時能展現自我的絕佳互動模式:直播,更是走紅大街小巷。

  越來越多企業在找我規劃全通路行銷策略時,都提到想找網紅作直播,如同前幾年大家會一窩蜂找部落客做體驗、寫口碑一樣。不是不可以,而是要搞清楚自己為何要做直播?做了直播對自己有沒有好處?千萬別為了別人在做,自己也要跟著做而做。盲從是企業在做整合行銷規劃的大忌,那意味著喪失自身的優勢,模糊品牌文化及精神,讓市場風向左右自家的命運。這是何等可怕嚴重的事情哪!

  但不可諱言,「直播」蔚為風潮,成為時下年輕人,也是網路市場主力消費客群最喜歡且最容易注意的行銷方式。所以,無論是個人或企業,我會建議找時間去嘗試看看,看似隨興卻不隨便的「直播」,帶給消費者不僅僅是視覺衝擊,還有直觀互動、場景體驗及社群黏著度等面向的設計,透過全通路的佈局,以直播形式引導消費者走向哪裡?做出怎樣的回應?如同消費者眼前的一場大秀,在幕後規劃上則是一本精彩的劇本。

怎樣才能把直播做好做潮呢?
  坊間無論是以影視產業、廣告角度或行銷工具運用等,皆有不少專業的論述,而從事電視製播、網遊社群、電商網購,直到現今新媒體、行銷顧問這麼多年的我來說,如何做出好的直播內容?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心態」。

  除了前段提及了「別為直播而直播」,需清楚自己為何直播,想達到怎樣的直播目的外,再來就是我在「第九屆海峽論壇暨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論壇」(註1)中所闡述的『四心』:同理心、好奇心、企圖心與莫忘初心。

  自媒體年代,人人都能輕易地透過直播表達自己的想法,任何一位素人都有闡述他自己理念的機會,以至於大家都在講,大家都只專注在自己講的東西,卻忽略了「誰願意聽?」這件事,及聽眾、觀眾的感受;甚至任意去回應與自己立場不同的人,於是造就許多鄉民、酸民,充斥著低俗、謾罵、詆毀的內容。所以我們應當靜下心去思考:是否能在直播過程中謹慎發言,多以「同理心」去為對方設身處地點,溝通自然順暢、和諧,成效必定顯著。

  在直播節目的內容企劃上,須緊扣行銷目的才行。所以,優先釐清目標客群的特性,明確其相關背景,及日常生活所經歷的事件,才能設計出相關或喜愛的話題、劇情及關鍵字。如何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去吸睛,是第二步。所以為何會有直播主戴上可愛的頭飾;桌上丟整疊鈔票;做出一些超乎常人的舉動…一切都是為了吸睛。

  往往有不少人以為引發網友的好奇心或注意力,就必須是長相甜美,顏值高的女性當直播主,其實並不然。我倒覺得,與其說是顏值高是長相美,不如說是長相有特色、有個性、能產生共鳴,具高度辨識力,會令人印象深刻來得貼切。例如:敢怒敢言的健身房館長,就擁有極高的辨識度。

  因此,目標客群才能記住,才能討論產生共鳴,才有關鍵字去轉薦宣傳。當達到一定的能見度後,自然形成所謂「爆紅」的市場氛圍。但爆紅後是否能持續長久?之後就得靠內容力來支撐。

  掌握目標客群的關注後,就得用內容與他們做深度溝通。這時就該展現「企圖心」,所以用字遣詞該長該短?該深該淺?透過直播想達到怎樣的效果?想拓展到多大的市場?這都是直播企畫中所須事先設定的方向。決定好高度、廣度及商業模式,才能選擇最有利且最有效的直播平台,進行深度工作。例如:若是想靠網友的互動回應及流量來獲利,就須優先選擇有打賞機制的直播平台;若是運用直播來觸及大量的潛在客戶,引導至線下實體去購買產品或服務,那就需選擇廣為大眾使用的平台。

  有了同理心、好奇心、企圖心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心態之一:莫忘初心。為了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爭取更多發光發熱的機會,無可厚非會以標新立異、突發奇想去求新求變求表現求關注。但千萬別走火入魔,過於在意粉絲數、按讚數或打賞而鋌而走險,像電影《玩命直播》的情節,男女主角貪圖網友給予的金錢而聽從指示辦事,一開始只是到某個地點吃飯、散步,再來就是飆車、偷竊等脫序行徑,甚至是走高樓、謀殺他人等瘋狂舉動,最後還差點把自己的性命給陪葬進去,看完此片不禁令人深深打起一個冷顫,雖是電影情節,但似乎也離我們不太遙遠,不得不引以為戒。

「莫忘初心」極為重要!

  若一開始秉持著傳遞善知識、正能量的真善美,那就好好做自己,別被虛擬的成效數字給綁架。不帶任何預設立場、意識形態,著眼於文化、經濟、教育上,將自身的專業或個人論述去影響某部分的人就好。這世界無論我們設想的多麼圓融、面面俱到,本來就不能討好每一位人。好好做自己,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註1:「第九屆海峽論壇暨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論壇」主題是《如何運用新媒體促進兩岸青年交流?》
註2:此內容同步發表於2018.01.19台灣發行《勇於超越的聲音:15位扶輪好講師的生命智言輯》。
註3:歡迎關注....讲师自媒体联盟

別為了直播而直播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別為了直播而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