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六元 图片提供/BMW文化之旅 苗炜线象艺术工作室
开封郊外,汴河波光旖旎,船夫紧张劳作,士大夫闲庭信步;沿河两边的房屋绵延不绝,店铺、酒肆全都是一派繁忙景象;巍峨的城楼,雄伟的虹桥,熙来攘往的行人,林林总总的行当店招……这个场景,人们并不陌生——清明上河图。
对于大多数手艺人来说,《清明上河图》已经是一个象征极端的符号,以至于无论做什么手工,平面的还是立体的,都会在技艺、财力和精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去尝试打造一件《清明上河图》。而对于从事汴绣的人来说,绣这幅画绝不仅仅是一个表达极致状态的方式。他们在绣张择端的大手笔,也在绣自己的历史;在呈现千余年前的历史场景,也在思考自己从何处来,将向何处去。
有意思的是,触摸汴绣,竟然是打开中国丹青妙笔历史长卷的一个方式。
名古画的另一种表达
走进开封,只要稍稍留意,就能感受到这里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汴京”、“汴梁”穿越千年依旧车水马龙,如今的繁华和其他大都市几无二致。但是,这里曾经以显赫的王者风范统驭九州大地,其源远流长的手工文化也曾在各自的领域盛极一时。
“汴京”出“汴绣”,在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并称四大名绣的当下,“汴绣”并不为人所知。好事者甚至很想让汴绣挤进刺绣第一方阵,称其为“五大名绣”之一。殊不知,早在遥远的北宋,汴绣已经作为皇室专宠名满天下。那时候,其他四个南方绣种,还没形成大气候。
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朝廷成立“文绣院”,面向全国招募最优秀的刺绣工匠300名。这样,全国善绣者基本上都集中在开封了。之前,民间刺绣不成体系,朝廷需要刺绣产品,就交给民间的绣女做,完了付工钱。现在,有了水平一流的御用刺绣机构,朝廷就不断换着花样要大制作。久而久之,“汴绣”形成了用色沉稳、古朴典雅、端庄大气的特点,极具宫廷气质。在题材内容上,则以绣名古画见长,并成为一个传统。
汴绣研究所副所长、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程曼萍介绍,从制作而言,汴绣讲究平、齐、光、亮、和、顺。所谓“平”是指绣面平整,边缘整齐,画面光亮,色彩柔和,丝理顺畅。从针法角度讲,用针法要恰到好处,即所谓的“应物象形”。
漫步汴绣厂展厅,仿佛穿行在丹青妙笔长廊。这些画作全部由针线挥就,呈现丝线的质感,“较画更佳”:唐周昉《簪花仕女图》,主要用“高古游丝描”,使得画面明快、雅洁,人物丰满、亮丽,整个绣品比原作更鲜艳,更具舞动的感觉;面对唐闫立本《步辇图》,绣工们克服了原作色彩已经陈旧和单调的不足,使用“平针绣”、“散套绣”、“对针绣”和“滚针绣”等针法,把人物服装雍容、飘逸的质感表现出来;清代画家郎世宁的作品《百骏图》,绣工们借鉴西洋画技法,山坡、草地用“乱针绣”,树木用“打籽绣”表现茂密的感觉,马匹则用“平针绣”和“散套绣”,将马儿的膘肥体壮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也是汴绣的代表题材。 这些名古画,经由画师再设计,由绣工用丝线表现出来,所呈现的画作别有一番韵味。名古画似乎通过汴绣,找到了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真正的大跨越当然是《清明上河图》。1958年,经设计人员和绣工们对色彩和针法的反复探索,鸿篇巨制《清明上河图》绣制成功,并成为开封针对建国十周年的国庆献礼。经过千余年的沉淀,汴绣以一个登峰造极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长525cm,高25.5cm,郊野、汴河、城关三个部分囊括800多个人物,90多头牲畜,170多棵树木,要把这样的画作“搬”到绣布上,难度可想而知。“原有的针法远远不够用,绣工和设计人员集思广益,多次在一起开会研究,去公园、农村、河边进行仔细观察和揣摩。经过多次实验,最终成功。”程曼萍说起这件事,就像在讲述自己家里的一段辉煌传奇。
转眼40多年过去,汴绣《清明上河图》已经像湘绣的狮虎、苏绣的猫狗一样,成为一个视觉符号、一个地理标志。
汴绣传世之本
在汴绣车间看飞针走线是一种享受,硕大的绣布上,针线穿梭,简直眼花缭乱。明代史学家屠隆在《考槃余事·宋绣画》中写道:“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女红之巧,十指春风,迥不可及”。汴绣之精细可见一斑。
程曼萍介绍,在绣制一幅作品时,首先要选好画稿,然后进行白描,把原画勾勒下来作为刺绣的底稿。将真丝软缎上在绷床上,将白描底稿描绘其上。“然后选线、定针法,有时一根绣线要劈成36支细线,比头发丝还细。”
面对一些写实作品,绣线的颜色可能不够,这就需要两种、三种线交叉使用。“比如绿色,绣的时候不一定用绿色丝线,而是蓝色、黄色交叉。”这样做,绿色就有了由深到浅的层次,呈现油画的效果,并不乏刺绣的韵味和丝质美感。
建国初期,开封市汴绣厂成立,“那个时候的针法仅有十几种,一些绣女们常用的甚至只有几种针法。”程曼萍说:“上世纪80年代初进行过一次针法调研,我们跑遍了河南的乡村,搜集民间刺绣针法,后来总结出新老针法共36种。”这36种针法中,有一种叫“叠彩绣”,特别适合绣制动物的皮毛。“绣一只小鹿,不但形象生动,而且立体感特别强,特别逼真,有一位苏绣大师看了之后赞不绝口,说没见过这样独特的针法。”
王素花是汴绣国家级传承人,目前为素花宋绣工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因为她十分能干,领导曾经将她调离刺绣岗位,到某经销公司任副总经理。那个年代,组织的决定是不能违抗的,但是她多么想从事汴绣啊,王素花越想越伤心,在回去的路上倚着古城墙边的电线杆哭了一场。
然而,时代变迁的力量虽然强大,终究无法阻挡一个热爱汴绣的人接近刺绣。王素花后来依然从事这个行业,并带领一帮好姐妹,在前人的基础上做深耕,整理撰写出《开封汴绣、宋绣历史及针法》一书,创新了滚针、反抢、拉练、悠针、蒙针等十余种刺绣针法。
现在年逾古稀的王大师,依然在她热爱的刺绣岗位上带徒弟,做技术指导,她曾说:“汴绣就是我的命。”这让笔者想到北宋灭亡后,很多绣女被金兵抓走,部分逃到南方。现在的有些苏绣老艺人,祖籍为开封。绣女的迁移,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让一种指尖的文化流动起来。官方虽然再无类似文绣院这样的机构,但是在民间,汴绣技艺的传承从未中断过。正是因为这些以汴绣为安身立命根本的人的存在,汴绣才得以流传千年。
汴绣之变
2012年9月25日,在长沙“中国当代刺绣艺术品大展”上,汴绣名家、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苗炜作品《寒烟翠》以一种难以言说的气质,引来无数赞叹。这件作品后来荣获该展创新技艺奖。紧接着,10月举行的“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该作品又获金奖。
这幅作品绣的是一个美貌的花旦,整体清雅、宁静,乍看就是一幅工笔重彩,但它确实是一件汴绣作品。刺绣最重要的有两个要素;画稿和绣技。大多数时候,画和绣是分开的,会画的人不会绣,会绣的人不会画。能同时掌握两者的人并不多,苗炜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觉得刺绣就是对画稿的还原,其实不然。”苗炜认为刺绣是用绣线对画作进行再创作,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具有刺绣独特的语言。因为懂丹青,了解矿物颜料,苗炜会分析古画中天的颜色为什么那样呈现,山川树木的颜色是怎么来的,在绣的时候,会巧妙利用绣线的颜色,一层叠一层,以呈现出理想的效果。
以绣线为丹青,苗炜无疑是行家,她也成为汴绣创新派的主要力量。在她看来,“如果一幅刚创作的刺绣作品,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其实已经是创新。”例如《寒烟翠》,人人看过之后都会问“这是刺绣吗”?它过于清雅和宁静的气质,是因为遵照工笔重彩原稿的用色,强调色彩的单纯性,不刻意套色,因此很好地还原了矿物颜料中和、均匀的色调。
汴绣所绣的名古画,都是用的矿物颜料,所以绣线所创作的画作,呈现沉稳、安静的气质,这是汴绣的传统。苗炜只是在这个传统的基础上,稍微做了一些改变,呈现清新、干净、舒服的感觉,便做到了让人耳目一新。
全国各地街边刺绣店面,产品图案、款式全都大同小异,外行完全无法判定良莠,要么因困惑而不去购买,要么因为贸然购买而心有余悸。苗炜说:“全国的主要刺绣种类,基本针法都差不多,绣线也是一样的,甚至题材内容都重复,机绣充斥,加上东南亚一些地区的代工,普通市场上看到的必然是千篇一律的产品。”
但是,之所以在某地发展出一种刺绣,必然跟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气质相关,这些才是一个绣种无法复制的部分,是它区别于其他地区刺绣的最根本的东西。汴绣的大师们早就意识到了市场杂乱的这个问题,眼下他们操刀的所有绣品都走精品路线,目标直指商务送礼、个人收藏或者博物馆收藏。对于没排进“四大名绣”的汴绣来说,似乎这些才是技艺和文化传承的主流。
此外,政府和民间协会也在推动“汴绣”的传承和发展,2011年底,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汴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注册成功,创国家刺绣行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先河。
开封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汴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为规范管理目前较为混乱的汴绣市场提供了法律依据,必将大大促进我市汴绣行业的规范发展。”
政府支持力度挺大,但是摆在汴绣面前的问题依然很多,例如后继乏人。目前苗炜的线象工作室在北京798,主要做展示。她现在在花更多的精力建立在开封的工作室,她说“我从小做的是汴绣,研究的是汴绣,人也是开封人,无论在哪里,做出来的刺绣必然是汴绣!但是必须在开封这片土壤上培养年轻人,可以借鉴湘绣的模式在学校开设刺绣专业,我免费给他们上课都行,工作室将来就作为免费实习基地……”
有这样的大师在,汴绣之“变”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