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7

                                                                                                                               吴承恩其人

        读一本书,不得不谈谈这本书的作者。有关《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前没怎么和孩子深聊,随着每天阅读的深入,感觉有必要和孩子谈谈这个人。因为作者的命运,作者对人生的很多想法,都寄予在作品中。

    ”妈妈,我知道吴承恩是明代的。”孩子脱口而出,一般,我们对作者的了解就限于此了。吴承恩出生于明朝由盛到衰的过渡期,而且明代的文化环境是比较严苛的,明太祖朱元璋在统一天下,皇位坐稳后,便屡兴文字狱,文人的写作就需要格外小心。

     吴承恩出身于贵族,祖上做官,从父辈开始弃文经商,我们知道当时的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是很低的。所以,吴承恩就励精图治,想要通过科举考试,光宗耀祖。“你觉得吴承恩的出身和《西游记》这本书有关系吗?”这个问题不那么简单,但是我们得不断地找到问题并思考,读书才变得更有意义。“吴承恩写的人好像和他自己有点像。”其实,小朋友也说不上哪里像,不论是唐僧、悟空、八戒、沙僧,甚至是白龙马,都拥有曾经辉煌的过去,显贵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吴承恩是把自己的身世寄托在了小说的人物身上。

     可惜,美好的理想与现实总是背道而驰的,17岁的吴承恩参加科举考试一直不中,就这么坚持着,到51岁终于考中.....做官也只做了七八年,58岁的时候,被迫辞职。就是这么一个经历坎坷的人,写出了古今名著《西游记》。包括曹雪芹也有这种坎坷的经历,才能把自己的理想,经历全部寄托在书中,变成另外一种财富......

      相比那个时代,我们的今天真的是非常幸福,一考定终身的时代,距离我们越来越远,人们由过去一元化的追求,逐渐变得多元,其实,这从每年在不断减少的高考人数就能窥见一斑。社会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思维还没有随着时代变化,那将是一件痛苦而危险的事.....

     “妈妈,吴承恩的经历,有点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孩子这么一提,好像还真有点那个意思,考中科举之前的吴承恩,屡败屡战,一点没有放弃的意思,就像这悟空,除魔被唐僧误会,一次次地念紧箍咒,可是看到妖精这悟空还要打。有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求无愧我心的意思,这不正像从17岁参加科举考试,一直考到51岁的吴承恩吗?但是这一路走,悟空也慢慢发生改变,从愤怒,嫉恶如仇变得冷静,理性,这有点像辞官以后的吴承恩,看透世事,看淡人生.....

       读一本好书,其实也是在读作者,当我们了解了作者的人生之后,更能体会他笔下的人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