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哲学家康德告诉你怎么育儿

你有没有反思过,你的育儿方式是从哪儿学来的?它们到底好不好?

大哲学家康德告诉你怎么育儿_第1张图片

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康德简直就是个资深宅男,因为他几乎终生都是作为学生、教师、学者在他所出生的城市度过的。戏谑地讲,他还是一个老牌单身汉,打了一辈子光棍。尽管如此,他对育儿却有着极为卓越的见解。不过据考证,康德的育儿理念多源于卢梭。康德用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现了一种极高的境界:不凭任何外在经验,仅凭大脑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也能很厉害。正如薛忆沩在小说《遗弃》(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中说的那样,“有的人走遍了世界,有丰富的经历,对生活却没有什么精辟的认识。而有的人游历肤浅、生活单调,对世界却有极为深刻的见地。”康德无疑是后者的典型。

以下是笔者从康德的小册子《论教育学》(赵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中摘要出来的有关育儿的部分内容,其中的问题多为笔者所拟。

 

怎样开展保育或养育?母亲应当亲自哺育,用母乳喂养孩子,除非母亲有病。母亲或乳母在哺乳时期最好的食物乃是那些最适合她的东西。哺乳结束后,要注意不要喂刺激性的东西,像酒、调料、盐等等,因为这种对神经的过早刺激会产生很多紊乱。不要让孩子接触太热的食物和饮料,因为这会造成体质虚弱。不要为了激起孩子的食欲而使用刺激性的调料,相反,食欲应该是活动和劳动的结果。不能让孩子养成依赖某些事物的习惯,必须防止孩子对什么东西上瘾,不要让他产生什么嗜好。因为一个人的嗜好越多,他就越不自由和独立。

不要让孩子穿得太暖,因为他们的血液温度本来就比成年人的高很多。一般说来,孩子应该睡比较凉而硬的床,洗冷水澡也有好处,因为凉爽的生活环境能使人强壮,艰苦教育防止安逸,更能促进身体的强健。人们应该习惯在特定时间睡觉和进食,这样身体的功能才不会受到扰乱。摇篮一般无益。可以使用一种上面缚着皮带的盒子放置孩子,而必须放弃传统的襁褓,因为这种包裹恰恰经常是折损的原因,这样做还会让孩子变得胆怯,并陷于某种绝望,以为他们完全不能运用自己的肢体。

最好是让孩子就在地上爬来爬去,直到他们自己逐步学会走路,而不用牵引带和学步车这类辅助工具。一般说来,在最初阶段越少使用器具越好。让孩子更多地自己学习,这样反而可能对某些东西掌握得更根本。人为的工具用得越多,人就会越依赖器具,工具只会毁掉天然的能力。

应该给予儿童充足的有益于他们的东西,然后才可说:这对你来说足够了。而且绝对必要的是,这些东西一旦给他,大人就不能再反悔。当孩子友好地要求的东西,只要是对他有好处的,就应该给他。这样孩子就能习惯于坦率地表达想法,而不会以哭喊扰人,而每个人反过来也都会友好地对待他。

孩子哭喊怎么办?不妨置若罔闻,任其哭喊,那么他们自己最后也会厌倦,就会停止哭喊。因为哭喊对孩子有益,通过哭喊,孩子体内的各种器官和管脉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发育。人们往往一听到孩子哭就立刻过来看护,靠唱歌来哄他们,逗他们玩,这只会让他们哭得更频繁。这样做其实非常有害,因为这会是孩子学坏的开始,因为当他发现他只要呼唤就能得到一切时,他就会一再地以哭喊为手段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靠哭喊就能迫使一切人就范。这只会让孩子养成习惯,总是渴望别人来满足自己的一切任性要求。而要是满足孩子小时候的所有任性要求,依从他们独裁式的意志,就会败坏其心志和道德。

为什么在早期教育中决不应该对孩子叫喊说:“呸!真可耻,怎么能这样”?因为这时孩子还没有羞耻和得体的概念,他们没有什么可感到羞耻的,也不应该感到羞耻,这样的呵斥只会让他们变得畏首畏尾。他们会在别人的目光下不知所措,并且尽量躲避。这就会使孩子产生拘谨和一种有害的隐瞒,使他在本来能够请求的地方也不敢要求,不是坦率地说出应该说的东西而是隐瞒自己的想法,总是表现得跟实际所是的不一样。人们只要不败坏儿童,就不要给他太多关于规矩的概念——因为那样只会使他畏首畏尾怕见人。

儿童可以参与哪些运动或游戏?登山、跳远、举重、负重、投掷、定位抛掷、摔跤、赛跑、球类游戏、荡秋千、放风筝。一般说来,最好的游戏是那些除了能锻炼技能外还能附带锻炼感官的活动。

儿童可以在游戏中学会什么?学会忍受匮乏,增强和锤炼自己的身体,抵御娇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为什么儿童要学会劳动?因为人是惟一必须劳动的动物。他必须先做许多准备,才能享有一生活的保障。人向往工作,包括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工作,否则就会感到极其无聊。人必须以这样一种方式加以充实,即以忘我的方式来达成他的目的,对他来说,最好的休息是劳动之后的休息。

人们怎样才能把服从于法则的强制和运用自由的能力结合起来?怎么才能用强制培养出自由来?应该让儿童习惯于忍受对其自由所施加的强制,并应同时指导他去良好地运用其自由。否则一切都是机械性的,离开了教育的人就不知道如何运用其自由。只要他没有妨碍别人的自由,且不会损害自己,就在各方面都给他以自由。必须向他证明,对他施加一定的强制,是为了指导他去运用自己的自由,人们对他进行培养,是为了他有朝一日能够自由,即不再依赖他人的照料。他必须尽早感受到来自社会的不可避免的阻力,以便能认识到为了独立而谋生和奋斗是多么艰辛。

儿童说谎怎么办?当孩子说谎时,父母应当让孩子意识到这是一种羞耻。在任何情况下,大人都不要通过刻意施加惩罚来迫使孩子说真话,而应该让他受到自己谎话所招致的不良后果的惩罚。对于撒谎来说,面对别人的轻蔑、丧失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是最适当的惩罚。

应当奖惩儿童吗?如果儿童做了坏事大人就加以惩罚,做了好事则予以表扬,就会使他为了得到好处而做好事。往后,当他进人一个并无这种奖惩的世界,做好事而无奖赏、做坏事而无惩罚时,就会变得只关心自己在世上过得怎么样,他之行善或作恶,取决于怎样做对他来说最有好处。

 

当然,康德这些主张有的值得商榷。例如,面对孩子哭喊,我们应当首先弄明白孩子多大了,最应该做的恐怕是搞清楚孩子的真实需求,而不是一味地置之不理。但康德对哭喊的见解确实令人脑洞大开,孩子用哭喊要挟父母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家庭教育如果沦落到这个地步,就是一种莫大的失败。

康德的育儿理念瑕不掩瑜,其实这也正好让读者发挥主动作用,而不是死读书。在笔者看来,一本好书或许不是呈现最多正确观点的书,而是启发人思考、引发人讨论的书,康德这本书就是这样的好书。

康德让我们重视审视奖赏的作用,正视自由与强制的矛盾、游戏与劳动的矛盾。这些问题都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深入探讨。

其实,一个人成长成熟的过程就是逐渐从自由到不自由的过程,如何从那不自由中寻求最大的自由,就成了人们孜孜以求的事。

为了向康德学习育儿,最好还是亲自读他这本书,亲自与他对话。

注:文中配图源自互联网,谨此致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哲学家康德告诉你怎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