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产品思维30讲》学习笔记(2)

第一模块:同理心

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愉悦与不爽

为什么要重视情绪?

用户往往无法分层次准确地说出他的体验,能展现的只是用户情绪。

把人比作“手机”,后天学的知识就像一个个“App”,而情绪是底层“操作系统”。

我们后天学习的东西,都是理性,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他的情绪、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理性知识的调用需要时间和思考,而用户情绪却是一瞬间的体验

只有读懂用户情绪,才能做好产品

四种最基础的生物性情绪: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愉悦、不爽

“愉悦”就是需求被满足,

不爽的本质,都是某个点没有被满足

“爽”就是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

微小的愉悦感+突然被满足的爽感=确定性的满足。确定性的满足,会成瘾 。

满足是度量产品、人与人关系的刻度

产品服务的本质,就是用户是否通过你的服务得到了满足

你不厌其烦愿意一直去做的事,就是上帝给你的操作系统的初始密码,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你会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不厌其烦。时间久了,你就会与众不同

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愤怒与恐惧 

愤怒与恐惧

愉悦与不爽是一对感觉,满足就愉悦,得不到满足就不爽。

愤怒和恐惧也是一对感觉,都是来自于被侵犯。

程度轻就是愤怒,程度重就是恐惧,持续的恐惧就会内化为焦虑。

恐惧是边界

当你很努力地想说服一个人,去做一件你看来非常正确的动作时,对方不动,不是道理他不懂,而是他内心有恐惧,但他不愿意告诉你。

如果他能卸下恐惧,很多事,他自己就做了,因为他其实都懂。而能帮他卸下恐惧的人,既不是我,也不是你。

有人在一个没啥前途的公司岗位上待着不辞职不转行,在一段没有爱的关系里呆着被折磨,而不离开,不是对方对她好,有 承诺,而是对方抓住了她的恐惧。

看到一个人的恐惧,你就基本上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

后天的知识技能道理逻辑都是一个一个的APP,而你内在的愉悦、恐惧才是操作系统。

有时候你不是缺某个APP,而是你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你到这里了。

恐惧是动力

恐惧是另外一种动力, 甚至比愉悦的动力更为强大

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既没有愉悦,也没有恐惧。那么他不会有什么成就。

恐惧是痛点

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爆爽的产品,要么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

如果一个产品在“爽”和“恐惧”方面无所作为,那它就是一个不痛不痒的产品。

人们会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地花钱。

医疗和教育是最大的市场,为什么?对生存的恐惧;

为什么医美产品比普通化妆品贵那么多?对青春流逝的恐惧;

听罗辑思维、用得到,为什么?认知焦虑,还是恐惧。

如何找产品的接入点或者怎么改变自己的人生:直面恐惧



同理心训练:产品要顺应用户潜意识

本节主讲:潜意识、防御与说服

找到用户的真实选择

用户就是普通人,他们不会像产品经理一样,有一个思考框架,知道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感受和体验。作为一个用户,他的表达是混沌的、完全没条理的。

一个人会基于自身所处的角色、所在的场景和个人的认知判断,选择性地说一些他觉得正确的话。但这个所谓“正确的话”,并不代表这个用户真实的选择。

不要被一个人基于角色化交流而说出的言辞所迷惑;,要看到人基于潜意识流露的真实选择。

好销售和好产品经理的区别:对用户防御的态度和敏感度

一个好销售:擅长的就是打破防御

用户意识层面:让用户认为自己获得了专业服务,而且赚了便宜

用户潜意识层面:抓住用户心理上小小的满足或不安,打破用户的防御,说服用户,促成用户的选择

一个好产品经理:根本不让用户启动防御

意识即防御。你让用户思考,就是让用户戒备。

产品是被动的艺术,《Don’t Make Me Think》,别让我思考。

作为静态的产品,其实是没有机会说服用户的。所有让用户思考、琢磨一下的产品,其实都是给自己抬高门槛,降低转化率。

退到网络背后,根据数据看到了人们在独处时,在没有压力的状况下,潜意识流露而做出的自然选择。

他们对用户的行为不评判、不教育,最多就是柔性地引导,多半的时候只是默默响应和持续地服务。

一个产品要做到的就是: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

“人欲即天理”,做产品要尊重人欲

人做一个动作,也许是意识判断,但是70%是潜意识的选择。

基于意识与人交流,其实是高防御模式。基于意识清醒的交流,达成交易的唯一方式,就是让对方清晰地感觉到一点——“我占了便宜”

如果你不能用持续高压灌输、高频重复的方法,改变对方的潜意识,那么就要放下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判断,放下显示自己高明、教育用户、说服用户的念头。

主观愿望过强的产品经理,非常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要做的事就是不让用户启动防御。

所谓的用户调研,就是清空自己,接纳别人的世界观。


欢迎点赞,感谢鼓励,我在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梁宁《产品思维30讲》学习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