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游戏是家庭早期干预的核心。但亲子游戏的方式千千万,为何要独取这一瓢?今天,苏老师有话说。
马上十一长假就要来啦,先读完这篇后,再开始亲子游戏也不迟。
苏雪云
momo妈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美国乔治敦大学医学院儿童与人类发展中心博士后
「亲子游戏」至少包含了两个必要的主体——家长和儿童,那今天先来探讨几个最基础的概念:儿童是什么、脑部发展是什么、如何促进儿童的脑部发展以及亲子游戏的意义。
儿童是什么
我们常把儿童比作祖国的花朵,那老师和家长就是园丁。园丁常做浇水施肥除虫修剪的工作。
但我们需要反思,每一朵花需要的水量不同,我们以为在施肥但对于儿童也许是「毒料」,我们所修剪的部分,确实是需要修剪的么?好的园丁需要根据每朵花的特性来照料花朵。
花朵与花朵是不同的,每个孩子也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也有独一无二的需求。
但现实是,我们的文化里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不时地要拿出来和自己的孩子比较,或者用别人家的要求和需要来「套」我们的孩子。
而在早期干预中,这种「独一无二性」非常重要。每个孩子都需要基于科学评估,量身定制IEP(个别化教育方案),这需要家长对自己儿童和家庭充分了解,包括儿童的优势、家庭的资源、对孩子的期望......才能做出恰当的、适合孩子发展的决策。
对于儿童是什么这个问题,还要落在每一个具体的儿童:你的孩子是什么样子?你了解你的孩子吗?你了解孩子的每个言行吗?
儿童首先是儿童,而不是被诊断的某种障碍。
如何促进脑补发展
俗话说「三岁看老」。早期干预肯定是越早越好,因此家长总会很焦虑,觉得再不干预来不及。
但是究竟在这一过程中,大脑扮演什么角色?它是如何发展的?我们又该如何促进这一发展?
三岁以前大脑发育很迅速,0-2岁的大脑每一秒会新生700个神经元。在这段时期中,如果孩子能获得高质量的刺激与互动,将对日后的发展,包括学业表现和社会性发展起到不小的帮助。
相对的,如果周围环境没有提供相应刺激和经验,那么部分神经元就会消亡。
当然,这并不是说3岁之后大脑就不发展了,只是发展速度放缓。想要促进大脑的发育,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营养。大部分营养来自食物。营养均衡,适量运动,良好的睡眠,来保证大脑发育具有足够的养料。
二是刺激。刺激来自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物理和心理。
感知觉刺激是最常见的,视听触味嗅都是一种学习。要给孩子多元的感知觉体验,让孩子用眼睛去看、用嘴巴去尝、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皮肤和手去触摸……去探索不同的材质和不同的元素。
那家长可以做什么来促进大脑发展?
多抚触!
皮肤是最大的感知觉器官,多玩一些手指游戏,刺激他们的触觉。
多说话!
有输入才有输出,即便孩子不理你,我们也可以多评价孩子在做的事情或者他在关注的事情,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
例如孩子在玩积木,我们可以在旁边说,「哦你在拿一块积木,你在往上搭,搭上啦!」,或者是发表评论,「你搭得真高!真快!你的力气好大!」......
多体验!
秋天是野营的好时机,有条件的话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如果长途旅游不行,那附近的公园、小区里的「探险」也能丰富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渠道。
刺激的形式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是有益的。比如电视就不是一个好刺激,因为它是被动的信息源。
而对于争议颇大的电子产品,我的意见是,最好能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并且有节制的使用。
还有一些因素会阻碍孩子的大脑发育,如家庭环境的冷漠、长期的忽视、父母吵架、打架、药物....
亲子游戏的意义
儿童各领域发展的关键基础是积极的亲子关系和丰富的互动环境。
亲子关系是儿童人生中的第一个人际关系,越频繁的亲子互动,越亲密的情感联系,对儿童所有未来发展的影响就越大。
而游戏最根本的特征是儿童自发性的活动。游戏是儿童的语言,儿童在游戏里学习。亲子游戏中的「互动」,就像玩球时候的传球和接球,真正可以促进儿童的大脑发展的是儿童自己主动的「传球」机会和经验。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亲子游戏必须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的,是他「跳一跳就能够够到」的目标,切勿设得太高。
如何选择发展目标:
家长可添加公众号后,回复「发展阶段」,看看孩子处于什么阶段,再选择他下一阶段要出现的标志作为干预目标。
亲子游戏里,我们是「陪玩」的。
要玩什么、怎么玩,是孩子说了算,我们去跟随,然后在孩子的能力基础上有创造力地「示范」新的玩法,和孩子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
这都需要基于家长的第一个责任:「回应力」(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家长在游戏时要观察、回应、反思,其中观察是最基础的。
在本文最后,我希望家长能完成一道「作业」:花一整天观察孩子,我的眼里只有你,不要有太多的干涉,看孩子在做什么事情、喜欢什么物品玩具,他关注什么......
只有我们了解每一朵花的特性,我们才能成为好的园丁,幸运地是,我们只需要了解这一朵花。
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心中「世界上最好玩」的父母!
整理自苏雪云老师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