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规划出来的

好孩子是规划出来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一直坚信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庭教育占绝对的主导作用。既然肩负使命,就要学做合格的父母。三十多岁的人,第一次当妈,真的是如履薄冰,且行且学习。今天风驰电掣地奔赴会场,聆听郝少林教授的报告《好孩子是规划出来的》。

      郝少林

      现任北京市新京华实验学校执行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主持编创“韵律识字教学法”“韵律拼音教学法”“循环写字教学法”“快速记忆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备考复习教学法”“英语六字学习法”等“双快”系列教学法。“十一五”期间,先后组织高效阅读、幼小衔接、学习力培养等多项课题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超过100万人,实验效果显著。2012年郝校长的大女儿圆梦剑桥。十年间,他的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应各地教育局和中小学校、幼儿园邀请,上公开课、举行专题讲座近千场,20多万名学生、教师和家长直接受益。

讲座分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儿童大脑结构的发展。人脑是由数十亿个脑细胞组成,并且由无数的神经缘联系在一起。孩子出生以后的0---3岁是大脑发育最快速的时期大约占60%,4---6岁占40%6岁以后人脑的结构基本发育完成。到了13岁以后人脑的结构就基本无法改变了。那么怎么让人脑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呢?那就是读名著,听名曲,赏名画。3岁前的孩子基本没有记忆,但不等于没有潜意识。在3岁前接受的知识都会潜藏起来,适时会得到发展。教育不会隔裂发展的,我们说一个孩子他的文字感觉好,他潜意识里感受的好,那么这完全得益于3岁前的教育。三岁前的教育主要依靠于父母。这就是我要提到的第二个问题。

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最早出现在孩子的生命里也是在孩子两岁之后。而父母却是他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基础好不好完全取决于父母。我们的父母有推卸不了的责任。既作为母亲又作为班主任,我是有深刻体会的。作为教师,学校教育是面向群体的教育,因为时间不允许它面向个体教育,但是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同,只有父母最了解孩子,也最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但很多家长非常无奈:孩子大了,很多东西我们也不会,我们说话他们也不听。这些家长忘记了,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过程。每个父母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但如何做合格的父母,那就是和孩子一同学习,一起进步。学校的教育其实就是收割机的教育,因为学校更重视传授知识,至于学习习惯也仅仅是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如果说学习的品质,培养的可能性就更小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个家长都盼着孩子把字写好,但是最终这个工作谁来做?我想答案不言而喻。老师不是推卸责任,有时候真的是力不从心。没有家庭教育的绝对化领导,学校教育鞭长莫及。比如,我们有个天天迟到的孩子。即便罚站也不为所动。问题的症结何在?前十年的教育结果所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演变到这个程度,如果懂得防微杜渐,何至于此?

三,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的特点。小学重在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方法。中学重在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然而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都是急功近利地一步到位:要成绩。老师也有很多的无奈,其中的苦我不想多抱怨。但是一上小学就加码加量,我似乎有些接受不了。孩子基础差就写上百八十遍,为了升学考试,卷子铺天盖地。为了让孩子有个好成绩,就让孩子上好多辅导班。然而最让家长困惑的是,孩子成绩不仅没提高,孩子还出现了让人头疼的厌学症状。忙坏了家长,急坏了孩子。我就想说一句话:如果天天让一个人吃肉,他能受得了吗?补习补习却忘了留住最重要的学习兴趣。我重视主张将学习兴趣保留的时间最大化。只有学习兴趣越持久,学习耐力越足,一个孩子成功的几率越大。那么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很简单:读书,背诵,写作。这时有人可能会质疑:读书能把数学读成100吗?我非常负责任地说,如果量够,持久读下去,人的思维结构,思维方式就会发生变化。书读得多思维就会缜密,视野就会开阔,知识就会丰厚。但必须达到一个量。最少每年要读上60--70本书。10年就是700本。18岁就是1300本。有人可能单纯地认为书也读了,为何不见效?我只能说你还没有将读书变为生活的一种习惯。那么我们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各种能力呢?

四,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累,但累得无效。每天疲于奔波在上辅导班的路上。做题能够解决一时的问题,却不能解决长久的问题。如果一个明智的父母就应该培养孩子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一个好孩子到底应该具备各种素养?郝老师指出:良好的身心,健康的体魄,自学的能力,持之以恒的品质,勤学善思的习惯等等。这些抽象而微的东西,看不了摸不到,只有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说生活中处处皆学问,生活中处处皆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孩子是规划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