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十四)

第六章    明清时期

    在开始讲述这一章时,我想先提一提时间。为什么提时间呢?因为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且听我说!

    明朝是个有意思的朝代,他们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自然也是历史中赫赫有名的人物。高中时看过一部关于写明朝历史的书籍《明朝那些事》,最近又重新拾起看了一番,再读自然很有趣,相信很多人也都看过。但是现在,我要讲述的并不是朱元璋如何如何。我想说一说时间,时间有趣在明朝建立至灭亡大约两百多年(1368年 - 1644年)这个时候能猜到西方音乐史的发展是哪个阶段吗?是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音乐连巴洛克时期都没到。

    再来看,清朝,这个建立至灭亡依旧有两百多年(1636-1911年),而西方的音乐史,终于成火箭般迅速飞升。是的,在明清时期,西方音乐经历了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古典主义时期(1750-1800年)、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所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音乐家都在这个时间段产生巴赫、维也纳三杰、舒曼、舒伯特、肖邦、李斯特……太多太多。这个时候的西方,正值工业革命的爆发和启蒙思想运动的兴起。

    天才太多,他们要多努力才能在音乐史中留下一抹痕迹?!

    回到中国,这时候的明清就更有意思了,虽然比不上西方音乐如此辉煌,但是明清时期绝对是我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高潮,音乐日趋成熟。

一、戏曲音乐的发展

  (一)明代的四大声腔

    1、海盐腔,流行于浙江海盐,由元代的南戏声腔与当地戏曲、民间音乐相结合演变而来。剧本多属于文人创作,音乐风格文静、优雅,伴奏用锣鼓拍板等打击乐。

    2、余姚腔,产生于浙江余姚县,演唱时只用鼓板不用管弦,常用“滚调”唱法。

    3、戈阳腔,形成于元末江西戈阳。戈阳腔是后世高腔戏的前身,清代称作“高腔”。

    4、昆山腔,四大声腔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又称“昆曲”或“昆剧”。由戏曲家顾坚始创,魏良辅与梁辰鱼发展,产生于江苏。

  (1)魏良辅,将昆山土调与海盐腔、余姚腔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腔。曲调细腻婉转,轻柔舒缓,在唱法上强调吐字、过腔、收音,被称为“水磨腔”。

  (2)梁辰鱼,昆山人,曾向魏良辅学唱昆山腔,以《吴越春秋》中西施与范蠡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传奇《浣纱记》,奠定了昆山腔的地位。

  (二)汤显祖与《临川四梦》

    汤显祖,明代著名文学家和戏剧家,代表作《临川四梦》。“四梦”是指《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还魂记》(即《牡丹亭》),是现存乐谱最多的戏曲古本

    《牡丹亭》,继王实甫《西厢记》之后戏曲史上又一里程碑作品,以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为线索。

  (三)乱弹

    1、乱弹

    指自清康熙末年以来的一百多年间各类新兴的地方声腔剧种,创造了以版式变化为主(即板腔体)的“乱弹”形式。

    2、花雅之争

    “雅部”指受文人与统治者推崇的昆曲。

    “花部”即“乱弹”,又称“花部乱弹”。

    3、明代的五大声腔

    南昆(苏州的昆曲),北戈(河北的高腔),东柳(山东的柳子戏),西梆(山西和陕西的梆子腔),皮黄腔。

  (四)梆子腔

    也称西秦腔、乱弹、秦腔。起源于陕西、山西、甘肃一带的戏曲曲种。

  (五)皮黄腔

    1、西皮腔,清代初期,传入湖北襄阳、武汉一带。采用6 ,3定弦。

    2、二黄腔,产生于江西、安徽一带,是在戈阳腔的影响下形成的。采用5 ,2定弦。

  (六)京剧

    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寿,诏令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进京汇演,经历了六十余年的时间,逐渐演变成京剧,唱腔以皮黄腔为主。

    京剧,是板腔体戏曲中最完善的戏曲腔体。

    谭鑫培,谭派创始人,工老生,被誉为“伶界大王”。曾与孙菊仙,汪桂芬并称“老生新三杰”。他的成就在于,统一了京剧字音。


    以上便是今天的讲述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