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收集

1、漫步人生经典语句是:我们需要非常用心,用心才能爱上!

2、“这事我负责!” = 领导者

“这事我搞定!” = 顶梁柱

“这事我来做!” = 左右手

“这事我要学。” = 基层员工

“这事找谁啊?” = 团队多余之人

“这事不怪我。” = 团队垃圾

“这事没人教。” = 团队落后分子

“这事为什么我来做?” = 团队寄生虫

这就是2017年的生存方式,反思一下自己处在什么位置。

在行走的道路上,诱惑实在太多,走着走着,突然一抬头,发现自己已经偏离了目标路线。




读再多的书,如果不内化,不去践行,也是徒然,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也许也仅仅是你的电脑硬盘上又多霸占了十几兆的空间罢!


阅读最大的成本有:

1.花太多时间在选书上面;

2.不知如何选书;

3.等待书籍到手时间太长;

4.选错书;

5.阅读时间;

6.读了不思考;

7.读完不践行。

其实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的智商都差不多,而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是:你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你修正的程度。


所以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烂开始,好开展,好结果。

而当你首先能够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你就赢得了更多的信心,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一个有截止日的任务,如果我们能早早地动手做完它,我们就有时间去修改修正它,越修改越修正它就会越完美。

总结一下今天的分享主题:就是要先完成再完美;烂开始,好开展,好结果;大量重复持续的练习,能够让我们创造完美的结果。

距离完美,我们只欠一个很重要的开始!

为了配合时代发展的步伐,终身学习已经是现代人的一个共识,很多朋友学习了很多课程,但是为什么大家没有能力把知识内化为涵养,外化为能力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分享一下“学习的金字塔”。

这里把学习主要分成: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

由于这样学习态度的不一样,就造成了学习内容留存在我们身上的不同的比例。

书籍《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第一个习惯就谈到了要“积极主动”,只有积极主动,你才能够拥有高效能。

这具体怎么解释呢?

学习的金字塔分成上部和下部。

上部:被动学习。它包含了:听讲、阅读、视听。

上部和下部的过渡是:演示。

下部:主动学习,在学习的基座上。它包含了:讨论实践和教授他人。

在被动的学习当中,知识在你身上的留存是低的;

在主动的学习当中,知识在你身上的留存是高的。

只是听讲,在一个月之后就剩下5%;

只是阅读,在一个月之后就剩下10%;

只是视听,在一个月之后就剩下20%;

经常看演示,在一个月之后就剩下30%;

经常讨论,在一个月之后就剩下50%;

经常实践,在一个月之后就剩下75%;

把学到的知识教授给他人,在一个月之后能剩下90%!

所以主动地学习和被动地学习的差距是巨大的。

它们在细微之处的方式上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应该知道,如果课程只上一遍,知识只学一次,如果自己是是被动地学习,那么这样的学习一点意义都没有。

这里想要给大家明确一个观点:一个知识只是听了,它的意义并不大,重点是要去实践,实践一次,意义也不是很大,大家要做的是持续地、反复地去实践!


听讲、阅读、视听都是被动的学习,它重复的次数是非常少的。

当我们看到演示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使用自己的左右脑;而与大家一起讨论时,你就能从他人身上得到他所学到的知识点,这叫“三人行必有我师”。

最好的学习是教会别人。


这句话来自查尔斯·阿迪的书籍《思想者》。他认为不是学以致用,而是教以致用!

教会别人,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付出,我们会遇到很多别人的问题。

当我们能把别人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逐步解决掉时,我们就能从中学到更多,也学得更深入。

当你愿意去帮助身边的人,帮助他们效率提升,那么你自己效率的提升,一定比你自己学习的速度快10倍以上!


分享得越多,收获就越大!

《金刚经》的智慧也告诉我们:服务他人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学习的金字塔。

我们讲的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最好的学习是教会别人!

主动地帮助别人学习,教授他人,能让我们的知识得到不断地重复,从而在一个月之后还能留存90%。

要主动地学习,重复地学习。


那么如何正确地“重复”呢?这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

兴趣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慢慢积累升华,就让我们得到更多。

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普及一下“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人的大脑很容易忘记,所以在上一讲中我们强调学习要靠重复。

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上课学习一遍,课后不复习的话,一个月之后脑子里就只剩下5%了,这基本上就等于没学。

如果我们去重复,我们会记得更多,但是我们重复的周期如果没有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来进行设定,那我们也会将大部分遗忘,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很理想。

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八大周期来对一个知识进行复习,那么我们就能轻松地牢它。

那么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八大周期到底是什么结构呢?

第一个周期是5分钟;

第二个周期是30分钟;

第三个周期是12小时;

第四个周期是1天;

第五个周期是2天;

第六个周期是4天;

第七个周期是7天;

第八个周期是15天;

如果能够严密地按照这八个周期来进行学习,我们就可以牢记住任何知识。

所以大家现在更清晰我们上一讲的内容:知识学一遍没有用,要重复地,积极地去学习才有用,而且要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严密地进行学习,我们才能学得更牢固!

学习要主动,学习要重复,重复地学习还要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八大周期来科学地进行。


所以,成功等于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大家也能看到无数的成功人士,都是在专注地、重复地做一件事情。

比如前段时间刚宣布退役的科比,他一个人代表了一座城市。

记者采访他:你为什么能成功?

他说:我知道每天早上4点钟洛杉矶的太阳。

科比每天早上4点钟起床练习篮球技巧,他每天早上练习投篮1000个,就在退役后的第二天早上,他还去练习了篮球。

他的故事说明,成功真的来得不简单,因为需要持续地、重复地练习。


所以说,成功等于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其实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后半句才更重要,但是大家如果能做到前半句话,就已经相当了不起。

“持续”是硬道理,水滴石穿,冰冻三尺,这些都是因为持续的力量。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这句话的后半段,也是更加重要的内容。

是什么呢?

就是在重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学习,我们把它分为3个区域:

第一个是舒适区,就是大家已经掌握的部分;

第二个是学习区,就是大家还没有掌握,需要接下来刻意练习的地方;

第三个是恐慌区,就是大家害怕的区域。

如果永远只呆在舒适区学习,大家不会有进步,但是如果过于快速地进入恐慌区,大家学习的意愿就会被打压,所以只有在学习区,那些大家不够熟练、经常犯错的地方,就可以刻意地去练习了。

重复地学习、持续地学习被人称作:天才10000小时的定律。

有人说从零到“天才”,你需要经过10000个小时的重复,

专注和持续,让他得到了大量的积累,大量的经验。


但是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这10000个小时,还是你如何使用这10000个小时。


有的人在某件事情上可能只花了1000个小时,但是他刻意练习的程度所占比重更高。

所以其实“天才”是来自刻意的练习,它决定了我们是不是伟大水平,而非一般水平。

刻意练习就是让我们永远在不熟练的地方,在经常犯错的地方练习,而且要大量重复。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还能获得教练的反馈,有人辅导你不断地提升,那就太妙了!

所以大家看到的很多体育竞技活动,不论是像打网球这种单人竞技项目,还是像踢足球这种群体性比赛项目,它们的背后都配有教练。

教练是做什么的?

教练就是一面镜子,让每一个训练者都能从他那里持续获得反馈。


我们是在谈学习的规律:


按照学习的金字塔,大家要重复地学习;

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大家需要按照固定的周期、科学的周期重复地学习;

最后,学习要想获得最大收益,就一定要在“学习区”进行大量重复地学习,而且还要得到有效的反馈。

不仅仅是看书,也不仅仅是听课,更不仅仅是阅读......要做好学习笔记,更重要的是找老师、同学、朋友进行讨论,而且要去寻求自己的导师给予自己更多反馈。

动机的第三层---内在驱动的话题。

想要主导自己的人生,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需求。

三大要素:

1、自主;

2、专精;

3、目的。

通过以上三大要素,在这动机的第三层“内在驱动”上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卓越,你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

自主是什么?就是由自己来决定!

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心甘情愿它都会变得简单,如果是被逼迫的,那一定是不太容易成功的。

我们在前面系列拖延症的话题也谈到了:快乐和有意义,是拖延症公式的分子(不清楚的伙伴请返回我们前面几讲的内容)。

所以自主决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始,如果你是外在决定,哪怕是奖励和惩罚,它也不会让你持续得太久。

叶老师之所以能够养成许许多多的好习惯,例如:写日记、洗冷水澡、跑马拉松,甚至是在全国开设易效能时间管理课程......都是因为他特别喜欢做这些事情,而且这些事情都是由他自主选择,自己决定的。

如果大家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就一定要自主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关键的第一点。

第二点,不要奢望自己3天成为一个大师。这是保证大家能在3000天成为一个大师的最好办法。

也就是说,大家要透过长期持续的努力,要每天让自己进步一点点,1.01的365次方等于37.8倍,这就是冰冻三尺、滴水穿石的威力。

这就引出了“专精”的理念。

大家做出了“自主选择”,那么你还要专注在你的选择里,然后不断地精进。

有5个步骤可以让大家达到“专精”:

前面讲的“刻意练习”,其实讲的就是要达到“专精”。

只有刻意练习,才能让我们做到专注,做到精益求精,也就是“专精”。

K. Anders Ericsson 谈到了“刻意练习”的定义,他说,是为了改善在某个特定领域的成绩而进行的,长达一生的努力,需要更有决心,注意力更集中,而且它会让我们更痛苦。

刻意练习的目标是什么?

就是不断提高我们在某一个领域的成绩,我们要重复重复再重复。

我们要想方设法得到身边人的反馈,特别是教练的反馈,如果是批评性的反馈更好,那是我们的薄弱项。

我们要严加关注自己的薄弱项。

但是这样会让我们的身心非常疲惫。

所以我们要为身心疲惫,做好准备。

要做好抗击暴风雨的准备,因为我们要磨练自己,磨练自己的弱项,它往往会让我们痛苦。

训练自己的弱项可能不会让我们在短时间里得到快乐,所以我们要做好抗击痛苦的准备。

但是大家如果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力量,那么你就能更快速地在训练中享受到快乐,或者是减轻痛苦,或者让自己觉得苦就是乐。

讲了“自主”,讲了“专精”,最后就是要明白自己做这件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神经学科早已用实验证明,大量的重复练习和刻意练习会让大脑产生新的神经突触(synapse: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并不断变得强壮,神经突触就像是大脑里的道路,重复课刻意的练习会让这个通道变得越来宽,越高速。

最终反应在技能的呈现的时候,你的处理响应时间就会越快。

最能让人感到快乐的事,莫过于经过一番努力后,所有东西正慢慢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乐于分享,乐于给予的人 总是最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素材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