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忙年终总结的同时,很多人也在寄望未来。可是问题就是,未来到底在哪里。
最近就有一些读者问我:“刚上大学,不太知道怎么去规划比较好。”
或者“大学已经两三年了,我觉得没劲,应该怎么办。“
这两个问题像是两个极端的哲学问题,一个带有冲劲却不知路在何方,一个是早已摸清套路没有继续行走的动力。
两者的交汇点在一个客观问题上,那就是大学到底能给我们提供些什么资源,大学还能给我们提供哪些资源。
在2017年的末尾,我试着从我自身的角度整理出一些我认为很宝贵的资源分享给各位,给你们的未来一些可选择的方向。
不是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1.哪怕是乏味的课程,你也可以有所得
那天收到一则消息,是一个同学发来的:“一会儿上课你可不可以不要问我问题”。
扑哧一声笑出来,原来问问题是这么可怕的事情吗?
也记得有个同学也跟我说还好某某课没跟我一起上,不然作报告都要提心吊胆的。
其实我原来也是个默默无闻的人,尤其是在本来就默默无闻的环境里。后来我看到一本书里的一句话,“回想一下今天都提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吧?”
每天都被填鸭式教育,起床上课睡觉,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学会没学会。于是我决定要做一个经常思考会问问题的人。
一开始是各种思想斗争,因为一般面对老师那个“大家有什么问题吗”,底下都是各种低头。
后来终于强迫自己去提问题。说来也奇怪,强迫了几次以后慢慢地就成了习惯了,在听课的时候听报告的时候都会各种集中注意力去理解,一开始还是努力去找问题的过程,到了后面就是脑子里面自己就蹦出各种问题了。
如果不主动思考脑子里的东西是真的很容易随着考试过去的。当你慢慢从他人所讲内化成自己的理解,你才知道自己是真的算是了解过,明白过。
大二还没养成问问题的习惯的时候,有一个老师彻底改变了我的态度。我还记得她问我们保税区和自贸区的区别。那节课做报告的同学正好讲到了自贸区,而实际上我们所有人对于自贸区的概念都是一知半解。如果不是老师这么问,我们可能就这么让这个问题过去了。
老师说,如果做报告只是单纯地念内容那就没有意思了,同学们想听的不是朗诵而是讲解或是讨论。而同样的,做报告的人尽可能去剖析,底下的同学也要尽可能去思考,才对得起他们的准备才是。
大学里的老师有讲课很好的,也有单纯念讲义的。但是不管他们讲课如何,都是能很好利用的资源,因为他们一定比你厉害。所以如果你愿意尝试多思考记下问题并去询问老师和同学,你会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大多数的他们总是很乐意帮你们的。
老师和同学,也许是你没有发现的却近在咫尺的资源。
关键是你愿意思考并愿意挖掘。
2.社团:你说它不好,可能只是你没参与
很多人说大学社团就是浪费时间。但是其实社团是大学里最能挖掘的资源了。毕竟有句话说:“现在努力已经不是通往成功的重要通道了,社交能力才是”。
我是亲眼见过一个羞涩腼腆的男生在加了社团之后的蜕变,大二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在社团里独当一面了。就算不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在社团里认识的不同的人也可以扩充你的人脉,还可以获取很多的机会和资源,不过前提是你要真正参与进社团里。
大一的时候加了几个社团,可以说大学生涯里最正确的决定了吧。加了学生会,学会做新媒体和策划,在大二的时候虽然没有在学生会里继续待下去,但是开始涉猎新媒体运营,深入学习了很多东西。
在另外的几个社团里,我认识了不一样的但都很优秀的人,经常向他们咨询很多我不太清楚的问题。其实在社团里面留下来的人,都是真正热爱并在相关领域很优秀的人,不管是哪个大学,他们应该是大学里面的佼佼者,是你可以看齐的对象。你会发现大学里很多迷茫的时刻,很多无助的时刻,都是他们给你力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学与高中最大的区别就是,你可以去做你喜欢做的事情,那么大学社团是挖掘你兴趣爱好最好的地方。可能有的人就是因为社团而确立了人生目标,不那么功利看,你是真的可以觉得很快乐呀。
你会慢慢发现,越长大,快乐就越变成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有一个获得快乐的渠道,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
我把我大学的第一年定位为适应期,这个阶段是与大学慢慢磨合的一个阶段;而大学的第二年则定位为体验期,这个时期是从大一的适应到真正去体验所谓大学,到底是何物;而大三则定位为提升期,这个阶段应该在确立方向的基础上疯狂学习,汲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和经验,到了大四则是与社会的衔接期了。
所以大一大二那段在社团里被称为“体验”的日子,让我在大学这个“体制化”的社会里不断地成长,同时也因为在社团的这些日子,让我能像肖申克一样冲破“体制化”的牢笼去看更宽广的世界。
你真的参与过,为之努力过,让自己成长过,你才会感谢这段时光。
3.大学之本质在于悟道
我时常觉得,一所有人文底蕴的学校,总是要办得起有底蕴的讲座的。为此我也特别羡慕那些在北京读书的同学。每次看到那些诸如白岩松、杨澜这类人在北京什么大学办讲座,我就各种羡慕嫉妒恨。
有幸在学校听到哈佛毕业的教授的关于历史的讲座,短短的一个小时,却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不说内容,光是其言谈举止,就值得毕生修炼。
其实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会办一些讲座的,在那本《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书里甚至说,如果有好的讲座,翘课坐远车都要去听。去听一些非专业的东西,总能有一些“物外之趣”。
大学的文化还来自于其通识课。事实上中国大学通识课修读学分少这一事已经被很多学者专家批评了。很多的学校大学四年只修三四门通识课,实在是不能够满足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嘛。
更令人觉得诧异的是,现在很多同学选课的标准都是看课程“水不水”。试问,交钱上水课难道不会是一件很亏的事情吗?
如果每天只是去课上玩玩手机期末考个试就过去了,真的甘心吗?
大学的通识课对我来说是大学里最有趣课程了。我选过了电影、心理学、绘画等相关课程。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了解怎么在这些领域进行基础研究探索分析,然后在每次的讨论、作业、小测当中巩固并加深理解。我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在课下做心理实验、相关性分析,去看不同国家的电影看不同导演的电影,去翻各种绘画书籍找关于书画的资料和专家分析,去博物馆时尝试与文物交流。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累吗?也许会花相当一部分时间,但内心的富足感告诉我值得。
在这些课程中得到的不仅是身心的放松,还有对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科学文化的了解。
如果说2017得有一个最大的感悟的话,我觉得就是,当你走出你所谓的世界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还有长大的空间。
而认真对待每一门本来就少的通识课,是走出自我构建世界的好办法。
当然咯,谈到大学文化就不得不提图书馆了。
一直都有买书的习惯所以很少借阅图书馆书的我实在是觉得自己浪费了几年的阅读时光。这学期去找图书馆的各种参考资料的书籍的时候的心情,就跟寻宝一样。翻到一些爱不释手的书,就想终日与之为伴。
利用好图书馆的资源,就利用好了大学资源的又一大半。
一所大学里的文化还来自于各种文体活动和比赛。
你可以参与进里面去收获不同的体验之感,你也可以做一个观众,接受文学艺术文化知识的熏陶和感染。
学校的话剧表演、艺术演出、实践比赛,这些不含杂质单纯的资源,免费的资源,在社会里就几乎没有了。
新亚学规里提到,“求学之最高旨趣在做人”,而如何学做人不会在课本里教你。
人到二十几岁突然就变得贪婪。时间每一秒的重量好像都比过去重上几倍。象牙塔的日子每过一天就少一天,那么多限量限时且免费的资源,如果不利用好那可是天下第一憾事。如果做为大学生的你正在迷茫2018要干什么,那么我来告诉你——行动。
去榨干你大学里那些珍稀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