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读书笔记03 第一部分 我的历程:做决策时最好假设自己没有看到全部 20180224

时间就像一条河流,载着我们顺流而下,遇到现实,遇到决策,但我们无法停留,也无法回避,只能以最好的方式应对。

你要问自己要什么,将那些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的人作为范例,努力分析潜藏在他们成就背后的因果关系模式,这样你就能应用这些模式,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

1. 我的探险召唤(1949-1967年)

瑞于1949年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名职业爵士乐手,母亲是家庭主妇,他是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普通孩子,学习成绩较差。

瑞是一个独立的思考者,为赢得奖赏而甘愿冒险——不仅是在市场上,而是在几乎所有方面,与失败比起来,他对乏味和平庸要更恐惧。对他而言很好的事比糟糕的事好,而糟糕的事要比平庸的事好,糟糕的事至少给生活增加了滋味。

2.跨越门槛(1967-1979年)

1967年Ray开始在长岛大学学习,1968年他开始学习冥想,他很喜欢冥想,在他的一生中,冥想对他的帮助很大,应为冥想让人拥有平静的开放思维,让他可以更清晰、更有创造性的思考。

1971年Ray以优异的成绩从刚大学毕业,接着被哈佛商学院录取。

1975年Ray和同样一位来自哈佛商学院的朋友创办了桥水,意指“在不同的水域之间架起桥梁”。

设计机器化的市场模型

把复杂的系统设想为机器,发现其内部的因果关系,把处理这些因果关系的原则写下来,将其输入计算机,从而让计算机为他们“决策”;所有这些都成了标准的做法。

这种做法远远称不上完美,不断真切显现的最痛苦的教训是,没有任何东西是确定的:总是存在会给你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即使在看起来最安全的押注也是如此,所以你最好假设自己没有看到全部,其实绝大多数时候,你不可能看到全部。这个教训在很多方面改变了Ray的决策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则》读书笔记03 第一部分 我的历程:做决策时最好假设自己没有看到全部 20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