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自喻为礼仪之邦,但作为礼仪之邦子民的我们,到日本旅游时却常常为日本人的礼仪和素质震撼不已。
“不给别人添麻烦”,
是日本人从娃娃抓起的行事准则。
相比之下,
有些中国游客的言行举止反倒令人汗颜。
是如外人所见,中国人素质太低?
还是如中国人所言,日本人太过虚伪?
穿过这些浅层的认识,
“以文化角度论,中日之间的现象差异,实际上源于“心”和“礼”的道德观分歧。”
自古以来中国推崇的是孔子和他的核心思想“仁”,即心的道德观。日本首推的却是荀子和他的核心思想“礼”,即礼的道德观。
[中国教科书中提到荀子,主要只重点论述了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性恶论]
韩东育教授对中国的道德观的论述是
“对内在心性的主动塑造和追求 远重于对外在规范的严格遵循和顺应。”
而日本哲学家荻生徂徕则主张“以外化内”,
“所致力的是外在理性的建立,即对行为规范、姿态仪容等礼文细节的坚决确立和严厉执行,而并未去着重内在心性的塑造。”
所以情况正如作家王东所言,
“中国人强调私德,只要心是好的,外在言行似乎可以不拘甚至放诞。仿佛应了那个词,微瑕不足以掩瑜。于是,许多人明明缺乏公德观念,做着缺乏公德的事情,却毫不怀疑自己内心良善。“心”成了借口和托词。
日本人强调公德,在外在的言行举止上礼节繁多,哪怕流于虚伪做作。至于内心是否真诚则少有人过问。“礼”成了冠冕堂皇的装饰。在日本社会中生活久的中国人,常常对日本人的“礼”讥为“虚伪”,倒不仅是怨言而已。“
如果对有违公德的事情,否定之的着眼点不是对行为本身的对错进行发自内心的检讨,而是外在的“礼”的层面上给别人带来了“迷惑”[日语中是添麻烦的意思]。
这就解释了,为何当日本人身处在可以不计较别人反映的社会环境中,比如战争中的非本国领土上,“礼”的约束会自然崩解,心中之恶会毫无顾忌地倾泻而出了。
由此可见,所谓的“中国人素质低下”,其实是过于强调“心”的道德性和正确性,而忽视了对外在礼节的严格规范。
而“日本人虚伪”,则是过于重视外在的“礼”,少了对“心”的道德性和正确性的追问和思考。
“礼”和“心”并不存在好坏的比较。
但是,
内在的“心”是正确的,就做什么都没关系么?
忽视了礼,如何让他人切实感知到你的善。
外在的“礼”是正确的,念头就无谓善恶了么?
忽视了心,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坚持从善。
内在也好,外在也好,对某一方面的执念过深都是过犹不及。
所以 可不可以 不要再觉得
我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
大家都这样谁会介意呀
我椅子拖得不大声啊
没人会在意这种事的
我不排队是因为赶时间
别人理解的吧
……
这些你不以为意的小事
或许有人在为此感到困扰
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坐连排的椅子不抖腿,有人在周围时咳嗽打喷嚏捂一下嘴,好好排队,搬东西轻拿轻放……这些都不过是 多注意一点就可以做到的“礼”的小细节。
尽管我们没办法做到每时每刻都谨小慎微,但尽力不给别人添麻烦,是有心之人都可以做到的举手之劳。
既然我们自认内心向善,能在外在上也表现出善,传达给别人我们的善意和体贴,不就更锦上添花了么。
另外,私以为我们可以学习日本,共同构造一个对外在礼也有所要求的社会环境。
看到旁人“迷惑”的举动时适时地提醒一下,而不是暗暗地在心里骂一句没素质,然后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走开。
你完全不需要感到不好意思,应该感到不好意思的是给别人造成困扰的人。
作为社会人,大多数人总有羞耻心的吧,被人说了多少会做出些改观。
说出口的一两个人的努力或显单薄,但所有人都保持沉默的话,就什么也不会改变。
至少,在我自己多次的提醒经历中,面带微笑不失礼貌地说一句“您好,可以麻烦您让孩子小声一点嘛,机上的乘客都在睡觉。” 有些时候是可以起到效果的。
最后 我想
缺少“心”的他们 也一定存在有心的一小撮
缺少“礼”的我们 也不乏彬彬有礼的一小撮
如何让心和礼二者兼有
则是我们必须相互学习 各自考虑的 未来的路
文 / 萤
引用参考书目/ <跟着王东读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