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女人教会我的事

那些女人教会我的事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过去几年里,我的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她们从20几岁到50几岁,从创业女强人到打扫卫生的清洁工,从职场女员工到投资人,从公司CEO到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从偏远的农村的姑娘到走遍十几个国家的女汉子,从懵懂的少女到成熟稳重的精英,从单身女青年到离婚仍然享受生活的女性。我对生活的观点被这些女人一会儿拉成了长方形,一会儿变成平行四边形,不断的变形,不断的重组。


1. 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2013年12月,老书虫。

“I really don't care how people judge me, that is not my business.”“如果你很不自信,那你说话的时候尽量大声,让别人觉得你很自信。They will think that youare someone who is in charge! 就像我现在这样。”

牛仔裤,黑布衬衫,红头发。她叫Claudia,是CHEERS WINE的CEO。

几年前,Claudia刚刚结束了4年在印度的生活,把所有的积蓄投身公益,身无分文的她回到瑞士。在瑞士,她找不到那种生活中激烈的感觉。所以提着两个装满葡萄酒的手提箱,一句中文不会讲,来中国闯荡。今天她的酒庄已经有100多个店遍布全国。


临走,Claudia和每一个人大力的拥抱。她的形象,举止,热情都太不像一个我们以往见到的CEO。我甚至在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有些失望。她看上去没有那么成功。

什么是CEO的形象? 什么是成功的定义?Claudia近中年,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事业有成,穿着朴素。用中国人的定义来说,这算是成功的女性吗?我第一次这样问自己。

2. 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我们为此努力改变过多少在放弃之前?

自小学离开了中国去美国读书,再回到北大读书,又返回美国的几经周折,无法忍受中国的价值观单一,社会巨大转型带来的社会问题。再次逃离这个自己又爱又恨的地方,回美国。在西北大学的领导力的课程上,老师问到"你最想改变什么?”

她说我想改变中国教育。但是她知道这几乎也许是不可能的,只是一个梦想。

老师对她说:“我们最深的恐惧不是我们没有能力。我们最深的恐惧是我们拥有无穷的力量。我们最害怕的,不是我们的黑暗,而是我们的光明。我们自已问自己,我算老几啊,我怎么可能充满智慧,英俊亮丽,才华横溢,魅力无限?但是事实上,我们怎么不是这样的呢?”

“使自己渺小,并不能帮助世界,放低自己,让周围人有安全感,并不能启发别人。我们都应该光鲜照人,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当我们允许自己发光时,我们也在不知不觉的允许他人发光。当我们从自己的恐惧中解放出来后,我们的存在也解放了他人”。

她叫Shell,“一初教育”的联合创始人。我认识她的时候只知道她在做一个青少年领导力有关的事情。并不知道她曾经在咨询公司工作,为了创业又返回中国,放弃了高薪工作,从头开始。我们每一个人都骂过中国教育,深受义务教育弊端的折磨,但是又有谁为改变这个现状而做出过改变,哪怕是一点点?

3. 30岁的时候我们还敢不敢从头开始?从新上路?

刚从蒙古回来的伊宁轻松说起自己在外蒙古和黑车司机大汉对峙的经历。她在30岁的时候辞职,开始周游各个自己喜欢的国家深度旅游,走世界。听上去如此的疯狂。

“其实这都是源于之前在上海的1年多的临终关怀。”“见了那么多将死之人,在临死的时候面对自己无法实现的毕生梦想的沮丧和绝望,让我觉得人生短暂,说不定哪一天自己也要措手不及的面临死亡,但是什么都没做。”

“有一个28岁的医生得了胃癌。她得知自己得病3个月后就离开了。她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得癌症。完全接受不了。”“有一个老总,每天躺在病床上,周围还围着几个经理会议讨论方案,十几天后他离开了。”“我从小就在内心里探索死亡得秘密,觉得神奇而害怕,因为我妈妈在医院上班。”伊宁的话让我害怕。她说“我们都有可能明天就死了,我们也都有可能什么都没做。”是的,我们都觉得不幸离自己很远,即使一辈子很长,就应该稀里糊涂的?所以她出发了。

伊宁已经周游了日本、蒙古、台湾、越南和印度。她讲到在印度恒河,那些最穷困潦倒得,身缠重病得人就是爬也要在临死之前爬到恒河。恒河是一个接近神灵得地方。河面上一直在焚烧尸体,河水浑浊,但是人们还在饮恒河水。就是这样看上去满目疮痍得地方,你看不到那种人和人之间得不平等。那种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得对人得不尊重。

从新加坡到马来西亚坐飞机很快半个小时。但是伊宁选择了大巴,她说“我有得是时间。我想体验最不一样得方式出发,而不是最舒服。那种方式我学到得看到得最少。”

那天是2013年的最后一天,雾霾。北京汪芝麻胡同,青年旅舍。屋里大束的植物和干花直直的,屋顶的透明玻璃可以看到上面灰秃秃的天空。老板一边挖土,一边摆弄植物。回来看到微信上大批的人在写年终总结,一年之内去了哪里旅行,爱情,事业的大事件。

4. 你会不会为了愉悦你的男朋友而放低自己?

2014年一月上海。铜仁路,一座旧上海司法局样式的楼上面写着英孚教育总部。Melissa说:“我是70年代的香港人,那时候父母希望我们去美国,讲英语。不像现在大家都希望自己孩子讲中文。”说到自己带领的几百人公司的心得,她说“我其实很会做饭,但是我必须让阿姨做饭,因为我要做更重要的事情。就像在工作上,我是CFO,不见得我的每一项技能都要比所有的人厉害,作为领导者,你要让你的职员发挥他们最擅长的能力。”

“在工作中想要得到什么,ASK!如果你不说,别人永远不会知道。”

关于婚姻,她说:“婚姻是一个TEAMWORK,即使你是对的,你也要注意说话的方式。”

“我认识很多结婚了不幸福的人,我也认识很多单身幸福的人,不管怎么样,你的幸福最重要,这和单身结婚没有关系。”

问道:“很多中国的女性觉得自己太强会不招惹男朋友喜爱,所以要be less successful?”她说:“That is really not your business how your partner feels about your success.

“我20几岁的时候,总是喜欢和别人对比,发现你没有办法控制别人的速度,你只能控制自己。如果你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你不会成长。”

5. 那些走捷径的女人呢?

“离开中国十几年,为什么回来中国?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为什么会写女性故事?”我问。她说:“我想了解中国女性。我的第一份回国的工作是一个外企。你知道吗?老总和我面试的时候,居然和我耳语,很亲密,在大庭广众之下。我不太了解,难道这1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东西?I look very professionalduring the whole interview, what is going on here?”

“有一次,我去了一个高大上的会所参加活动,认识了一些所谓的达官显贵。发现这些大老板的家庭都是破碎的,在外面比谁的小三数量多。我再次的问自己,那那些老板的妻子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某次做一个项目需要请教一些老教授,我很虚心请教。但是慢慢发现,对方却操心另一个算盘。我想知道,那些和我面临一样的情况,没有放弃诱惑和捷径的女性呢?”

回来的路上我突然想起来,一个做社会创新的89年男孩告诉我 “他觉得身边很多女人都在走捷径。”

6. 做一个传播者还是传承者?

“你是怎么找到《中国的好女人们》这本书的?”这本书的作者,著名作家欣然正坐在我对面看着我微笑着问我。周围的服务员大声的吆喝其他旅行团的客人坐在旁边的大圆桌吃饭。

找遍了京城的所有图书馆。电子图书馆。在牛街的社区图书馆仓库有一本旧书。去拿书的时候图书馆的阿姨见到我,满脸疑问操着京腔问我“值吗?大老远的,知道吗这本书才20块钱,你打车怎么也的30几块吧,来来回回的?”我说了声“谢谢”匆匆走了。上了出租车到后来在忘返泰国的12个小时的飞机上我看完了这本书。领子全被眼泪浸的湿透了。回来马上写了5000字的一封长信。

“谢谢你喜欢这本书。如果不是那封信,我可能真的没时间见你。”“你的东西,我看了。你写文章的时候,记住不要戴着笼子飞,那样你受到了太多干扰。”“将来等你成熟了以后再写现在的感受,可能写的更加理智和成熟,但是不会写出小时候那种鲜活了。鲜活是无价的。”“你的文章,让别人像逛街一样,被吸引走进了这家店,但是你要找到用什么让她们走出去,心里留下了什么。”“写东西,永远不要失去自我,你在哪里?你的位置很重要。”欣然说。“记住这个社会传播的人很多,传承的人很少,你要做哪种人?”

那天我们聊了6个小时,回到家已经凌晨2点。回来收到她的短信,“我喜欢听你讲故事,谢谢你。”

7. 每一个微笑背后都是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在网上看到一个叫面包的女人的故事。我用微博留言给她。同意采访。买了第二天的飞机飞去上海见这个人。5个小时。我们两个人没吃什么东西。她在我对面说几句话,泪如雨下。我在她对面听着。中途有几次我想起,“你是一个记者前,别忘了你是一个人!”陈牤对柴静说的。我不是记者,但是认可这句话。我凭什么让别人这么痛苦?她凭什么就要告诉我她最痛苦的事情,就因为我堂而皇之的要写一篇稿子吗?准备放弃采访的时候,她讲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水晶泡泡里长大的姑娘,讲到丈夫的双向情感抑郁症的绝望,讲到了刚出生的女儿,讲到了公公重病,家里祸不单行,讲到父母的苦口婆心。讲到自己的小店的起步,讲到被无理取闹的客户投诉,讲到手下的亲如姐妹的员工的,两次被两个男人抛弃,都怀了对方的孩子,对方最后都不肯结婚的无奈。

回北京以后,我一直没碰那个稿子。时隔6个月后,我整理这个稿子,写下了一个题目《每一个微笑背后都是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这个姑娘,从一个公司普通员工,为了丈夫,为了支撑起这个家开淘宝店,现在她的店年营业额上千万。经历涅槃重生的她,却眼睛里还闪烁着最简单的纯真。

她说,一个人的幸运是她选择的结果。

8. 一个从来没有被爱过的人会不会成为一个好的父亲?

5月,我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邀请我们参加一个社会创新项目。开幕电影名字叫“Whocares?”讲述世界各地的社会企业家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瑞士的律师在纪录片里讲述她在非洲的监狱里看到一个黑人妇女抱着自己的孩子。她问对方你犯了什么罪?那个妇女说:“我偷了我的主人的一片尿片。”这位律师说:“你在这里呆了多久?”对方回答“一年半了。”“一片尿片就要被关1年半?”“因为我们都没钱请律师。”非洲的法律规定,你必须有律师帮你辩护你的案子才会被审理。所以监狱里人满为患。这些穷人都是因为很小的问题被关押,因为没有钱请律师,所以一直呆在里面没办法出来。这个律师就开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帮助这些穷人一些法律程序,她呼吁更多的律师加入她,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

另一故事讲述了一个非洲少年。他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走街串巷的长大。没人喜欢他。再一次课上。来了一个嘉宾讲课,她带着自己刚刚几个月大的孩子。很短的时间内,她就注意到了班上这个留着奇怪的发型浑身散发着敌对情绪的少年。

就在课程结束后,她邀请所有的学生过来拥抱自己的孩子,那个少年也在内。少年抱起孩子,几个月大的孩子对着他微笑。在几分钟之内,他身上那种敌对的情绪一下子没有了,他突然把孩子抱起来紧紧的搂在怀里,然后他吞吞吐吐的问他的老师:“你觉得,一个,一个从来没有,从来没有被爱过的人,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好的父亲?”说到这里那个讲述这个故事的社会企业家突然泪如雨下,包括坐在漆黑的剧院里的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

身边有很多做社会创新的人,叫Change Maker,但是我一直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创新。看了这部片子,在黑暗的剧院里,在疲惫了一天的晚上9点,我突然间意识到,社会创新,是一个人人应该有的社会责任感,所有人本来应该做的一件小事,小到随手可做,一件大事,大到它有无限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一件你可以看得到可以改变,一件你可以实现自我的同时帮助别人的事情,一件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实现很大的利益化,一件,这么重要为何我一直不知道的事情-它叫社会创新。

9. 发达的德国,结婚需要一个理由

一本书《东西相遇》。作者刘扬。终于连线,她13岁离开了北京。完全听不出是北京人。英语听上去是欧洲口音。她给我讲了很多德国和中国得文化差异。以及德国女性在德国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种种和文化有关的有意思得事情。她说了在德国很多女性想要升到高层,必须打扮得很中性化,减少男女之间那种差异。关于单身和结婚。在德国的年轻人中大多数人都是追求自由,如果有人要结婚要给别人一个你结婚的理由,否则大家会觉得你怎么不追求自由了,你难道怀孕了吗?要不然为什么结婚?就像中国的单身剩女一样被质问着。

德国的妇女解放得很早,大概是70、80年代。所以社会正在调查,从那个时期开始解放自由的德国女性,很多人选择了自由的生活方式,没有结婚,生孩子,更多的是注重自我, 那么现在已经40几岁的这部分人的生活状态怎么样?社会调查她们普遍很孤独。所以现在的社会形式鼓励更多的人了解这部分调查。一部分现在的年轻人开始选择有孩子但是不一定结婚。这和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发达是分不开的。

同时在德国,不管是不是单身还是有男女朋友,或者结婚,有孩子,很多人都不止有一个性伴侣。

10. 所有的压力都是来自自己而不是外在

2012年TED798的活动上第一个女嘉宾上台讲自己在德国柏林电影节工作期间的事情,后来讲当代艺术,突然问台下,“你们连这个艺术家都不知道?”迷迷糊糊中我看了一下人物介绍上写着-崔嶠。

她来了。干脆的坐下来,告诉我她只有一个小时。我开始问一些男人女人的问题,她马上打断了我,“没有那么多男人女人之分的讨论,你今天讨论说男人这样,明天说女人怎么样,马上就会出来一个人和你说的不一样,因为人都是个性主张。”我问到在德国的那些年,德国和中国的差异,我又被打断,“没有国家之分,每一个人都是她们个体,说中国人怎么怎么,日本人怎么怎么,我就见过很多不一样的。”我问到现在剩女压力很大的时候,她说:“所有的压力都是来自自己,不是来自别人,你觉得来自别人是因为这样说你最舒服,我们无法面对自己内心的脆弱,以及弱小的自己的时候,会找借口怨别人。如果你真的非常想做一件事情,想成为一种人你一定会奋不顾身,就像你爱一个人一样,愿意为那个人付出一切。”

“如果一个人需要一个平台才能成就自己,那么这个人本身也就一般。平台只是扶助,不是绝对的。有本事,有没有平台都无所谓。”崔嶠在2003年刚回来的时候以个人名义策划了三年展览。她是一个少有给人感觉个人自我意识很强的人,特别是中国人。她也没有微博,她不在乎别人喜欢她还是讨厌她,她只想做自己的事情。她是在有孩子的时候才准备结婚的,否则连那一张纸她也不在乎。

我在做笔记的时候,她站起来,说“我先走了。” 礼貌的笑了笑,转身消失在当代MOMA宏伟的建筑群中。晃神中,我在想,嗯,中国应该只有一个崔嶠。

11. 只有你内心充满爱你才会得到爱

8月一天,下着大雨。国贸三期。开门见山的,我说了我为什么做这个项目,我对自己30岁的认识和理解。Bei说,“其实你说这些,我都经历过。” 28岁左右的时候回国,认为自己还很年轻,一回来就被国内的大龄剩女危机文化吓了一跳。也有过家人的压力,也有过彷徨。“有一本书叫《The art of love》里说过我们都渴望被爱,从别人那里得到爱,但是只有你自己内心充满了爱,你才懂得爱,才懂得给予,你才会得到爱。往往很多人越是想得到,越是得不到。因为她们在渴望的得到的过程中,忽略了爱自己,也忽略了把爱给予对方。

几年后她投身到自己的创业中,忙碌让她的生活熠熠生辉。就在这个时候,转角遇到了爱。她说当你用所有的能量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你整个人散发的光芒,也会吸引到别人。如果垂头丧气的,整天想着自己为什么不得志,整个人也不会发光。Bei现在是一个母亲,一个公司的副总裁,一个妻子。她说:“我现在真的觉得,女人是要用你前30年学到东西,在后面的日子里发挥能量的,所以你要不停的再生能量,只有更多的能量才会让你协调所有的事情。”

12. 年轻不惑

2013年年底我在青年志参加了一期活动叫年轻不惑。年轻如何才能不惑?在场有人问。读书,去见识世界,见人,经历事情,缺一不可。你读的书帮你更加的理解你见得人,你经历的事情帮你更好的处理和你见的人之间的关系,你见的人会帮你更好的了解自己,你见识的世界会帮你更好的解读你自己的世界,处理你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所以我很感谢我那些见过的人,让我成为更好的我自己。

2014年一定要总结最大的收获就是感谢当初的我们,一无所有,也一无所知,但是还是愿意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建立Think Tank智囊团,并且在不知道未来的路的情况下,每一天都在花自己除了吃饭睡觉上班以外的最多的时间,充满希望的一起往前走。

前几天在一个加拿大朋友家吃饭,她说你用几个词来总结2014。我说了 Connection, Network, Possibility。Connection,让我们和世界各地的人联系在一起,分享。Network,因为一个目标和理想,我们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也得到很多人帮助,支持,鼓励,让我们做的事情越来越有意义。Possibility,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和别人,以及我们一起的可能性。


2014年 12月31号 凌晨 北京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女人教会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