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苔藓植物的教学,提前布置了学生采集葫芦藓。在设计教学时,脑子里突然冒出那首被唱红了的古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于是,上课伊始就先给学生播放歌曲《苔》。学生并不奇怪,似乎在我课堂上有歌声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但音乐响起,学生并不熟悉旋律,不断问“这是什么歌?”当第一句“白日不到处”响起,学生马上明白了,会唱的还跟着哼哼。
“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知道这首诗谁写的吗?”没想到学生有知道的,那就让学生讲一讲。
一群农村的孩子,虽然条件很艰苦,但也很努力,希望自己也能很优秀、很坚强,不比城市的孩子差……
不考虑诗词之外的含义,只看古诗的字面意思,又是什么呢?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角落,生命依然蓬勃向上,茁壮成长;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的花虽然很小很小,像小米粒,但也不自卑,努力像牡丹一样开放。
苔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生长在哪里,是否如诗中描述的那样,长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它的植株为什么会长那么小,它的花真的如小米粒一般大小?那它的种子又长什么样子的?结合你采集苔藓的环境,自学课本,做出解释。
学生开始看书。一般来说,我很少直接说看哪一段哪一行,而是自己快速浏览找到需要的内容,再仔细看内容,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经过学生自学,基本找到答案了:
苔藓植物生长在温暖、阴暗、潮湿的地方,正是诗中所写“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这是它的生活环境;
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是假根,只有固定作用。
老师补充: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说明没有什么组织?——输导组织。根不是真正的根,可以知道这和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不同,绿色开花植物的根有什么用呢?——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和无机盐。那苔藓植物只有假根,说明假根不具有什么功能?——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是什么结构可以完成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小小的叶。由此决定了它的植株有什么特点?——很矮小。这就是生物学一个著名的思想: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它的花呢?课本中是否有描述?“没有!”
知道课本中为什么不给你看它的花的样子?因为它根本就没有花!它是不开花的植物。看来诗人的知识面不够宽,未必知道这一点,所以才写出“苔花如米小”的句子,但也可能知道,只是一种形容?我们无法追究诗人到底是否知道,只想问下:苔藓植物不开花,当然也不会产生种子,那么,它是怎么繁殖后代呢?
课本上没有写。没关系,你先不妨看看后面蕨类植物是怎么繁殖的,找到了讲一讲。
学生很快找到“孢子”。
孢子和种子一样吗?回忆一下上学期学过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是怎么构成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六种器官构成绿色开花植物。那种子是什么?“器官”孢子是什么?学生在自学中找到了答案,“孢子是生殖细胞”,孢子和种子比,谁的结构更复杂?“当然是种子了。”可见,种子植物是更复杂、更高等的植物。苔藓植物也和蕨类植物一样,用孢子繁殖后代,所以它们都被称作孢子植物。然后通过图片介绍葫芦藓的孢蒴和孢子。所以,“苔花”是不存在的,但它一样自在的生长在大地上,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
学完苔藓植物,紧接着学蕨类植物,出示我准备的肾蕨、铁线蕨等盆栽,让学生比较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差异,依然是植株大小不同,为什么蕨类植物会比苔藓植物高大?是不是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找到它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回头看这节课,这首《苔》被我用的淋漓尽致了,心中小小的得意——用古诗或者说是歌曲来上课,学生不仅学会了植物知识,肯定也都会背诵那首袁枚的《苔》了(这有点像有的人说的,种了别人家的田……但自家地也没荒)。这节课还有另外一个收获是,认识了生命的顽强,无论简单还是复杂,低等还是高等,也无论长在什么环境,都自由自在的生长。我希望,每个学生也都能在这样的学习中有所体悟:无论今后的发展如何,无论遇到的是坦途还是荆棘,也能活出自我,如苔藓一样: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后记:
这是两周前的课,当时记录了,却忘记整理,今整理发出。
上图的葫芦藓是3班孔超凡同学采集的,养了一周多,竟长出了孢蒴,正好后面实验时可以观查了。